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你吃對了嗎?

今天,你吃對了嗎?

今天,你吃對了嗎?

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是一個吃貨」,「真能吃啊,吃貨一個」……吃貨是指喜歡吃各種美食,並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嚮往、追求的人。

GIF

既然那麼多人對美食都毫無抵抗力,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飲食及它的心理學影響吧。

飲食與情緒狀態有密切關係。

心理學家辛西婭·博爾對500多份病歷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缺乏安全感的人喜歡雪糕和蛋奶凍等帶甜又軟綿綿的食品;情緒緊張的人青睞油炸土豆片一類的高鹽鬆脆食品。吃填滿肚子的大塊食物會減輕孤單感,而食用鈣、鐵有助於克服緊張、焦躁狀態,維生素B1、B6,葉酸可緩解憂鬱,維生素C可減輕壓力。

飲食影響認知能力

研究發現,食用健康的食物能有效改善大腦的記憶力。研究人員通過白鼠進行實驗,一組白鼠食用含有蛋氨酸的有害食物,而另一組白鼠食用不含蛋氨酸的健康食物。食用含有蛋氨酸食物三個月的白鼠大腦出現認知功能損傷,但在改吃健康食物後,這種損傷得到了逆轉,認知功能得到恢復。營養學家也告誡我們,多吃富含蛋白質、糖類和維生素的食物可以增強記憶力和加快反應速度。

飲食與人格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夏烏斯博士在《飲食·犯罪,不正當行為》一書中曾提到一個從小多動、難以管教的怪癖少年,在接受糖類食物控制療法後,少年的性格明顯好轉。研究者還發現,低膽固醇飲食可以導致人格問題,誘發如自殺、謀殺等行為。

飲食具有獨特的社會心理功能

飲食常常是一種社交活動,是人與人溝通的媒介。用餐時人們進行慶祝、感謝、談判等社交活動。以中餐為例,座席的方向、著匙的排列,上菜的順序等都體現一定的社交信息。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飲食不僅能影響情緒狀態、認知能力和人格發展,還具有強大的社會心理功能。所以,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也可以通過飲食來緩解自己緊張抑鬱的心情。心情不好嗎?那就去吃一頓吧,沒有什麼是吃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吃兩頓!讓我們做一個會吃的、快樂的吃貨吧!

GIF

文字圖片來源於博心苑心理健康協會

本期小編:李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先鋒特教 的精彩文章:

萬里長江第一城

TAG:先鋒特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