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不是專註中醫兒科,就是專註中醫兒科教育

不是專註中醫兒科,就是專註中醫兒科教育

「我一向認為,學科發展的關鍵是人才,中醫兒科學發展的關鍵是培養一批熟諳傳統中醫兒科學、掌握現代相關學科知識、具備創新型思維和開拓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懷著為中醫兒科培養後續人才的信念,汪受傳在三尺講台上站了近40年,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他對中醫教育有著無比的執著,對學生更是充滿了赤誠的愛。

說起汪受傳,只要從事與中醫兒科工作有關的人大概都聽說過這個名字。從事中醫兒科工作數十年的他,是終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學學科帶頭人,是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會長,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中醫兒科專家。

在患兒和他們家長的心中,集眾多榮譽於一身的汪受傳教授,更是和藹可親、樸素樂觀、簡單而富學者氣的「汪爺爺」。

矢志啞科,衣帶漸寬終不

自古以來,對於兒科就有「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的說法。這言明的是小兒發病率高,且發病時因不能仔細說明自身的癥狀,全憑醫生水平的高低來判別病情,故一直以來很多人也把「兒科」稱之為「啞科」。這是一門極其考校醫生心理素養和能力的學科,但汪受傳教授自青年時期就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醫兒科事業。他的讀書、工作履歷,就是一段中醫兒科學的傳承、弘揚、創新的求索歷程。

1970年,汪受傳從南京中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畢業,被分配到了江蘇省響水縣雙港公社的翻身大隊。兩年後,又被安排到了公社醫院做普通門診醫生。由於鄉下的醫療條件差,縣醫院又在幾十里外,有的農民的孩子就死在了送往縣醫院的路上,這深深地刺痛了汪受傳的心,使他產生了鑽研兒科的想法。在鹽城紡織廠做廠醫時,汪受傳接觸到廣大的女職工和她們的孩子,在與她們的交流中,汪受傳更感受到了社會對兒科醫生的需要。1979年他毅然考取了南京中醫學院中醫兒科研究生,師從名聞遐邇的中醫兒科專家江育仁教授,走上了專攻兒科的道路。

作為江老的研究生和師承弟子,汪受傳傳承江育仁教授學術思想,加以闡釋和臨床應用,並注重研究和解決不同歷史時期兒科面對的問題,促進理論創新。

「我在臨床上始終堅持中醫藥治療,越來越嘗到甜頭。」七十年代,汪受傳以溫病學、傷寒學為指導治療小兒傳染病,在農村基層簡陋的條件下挽救了數以百計危重患兒的生命;八十年代,獨生子女增多,厭食症大量發病,他又專門研究此病,通過數年研究,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診斷標準、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方案;九十年代起,抗菌素大量應用,小兒細菌性疾病減少,病毒性疾病不斷增多,他再次結合臨床實踐得出結論:要發展中醫,必須拋棄中醫只能治慢性病的觀點,在急性病方面下功夫。為此,他以小兒病毒性肺炎為主要研究目標,悉心研究中醫治療急性病毒性疾病的方法……通過臨證體驗,他提出了一系列可用於指導臨床的學術觀點,這些觀點,均源於中醫傳統理論,來自理論指導臨床的實踐,切合當今兒科臨床發病情況,多數已通過學術論文、著作得到推廣。

大醫精誠,赤誠從醫德為

汪受傳在中醫兒科領域的成就,使很多病兒遠離了疾病和痛苦,為無數家庭帶來了健康和歡笑。他知識廣博,醫技精湛,跟過汪受傳查過房的學生都知道,在查房的過程中,他常常會大段地背誦相關中醫經典。汪受傳常對弟子們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應盡職責,我們唯有不斷進取,打好紮實的基礎才能很好地履行我們的職責。

在治病救人時,無論是對高層領導的後代,還是來自農村的鄉下娃,汪受傳都一視同仁,有些小朋友一進他的診室門就大聲叫喊「汪爺爺」。汪受傳以自己對患兒如親生後代的態度,實踐著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格言。他的門診患兒,有近一半來自南京市外,有遠至雲南、新疆各省慕名而來的求診者,還有來自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頑症求治者。為了讓患兒們能夠得到及時診治,不管多忙,汪受傳常常捨棄自己的休息時間為遠道而來求醫的病患加號,絕不會把當天的病人推到第二天。每次門診加班一兩個小時,對汪受傳而言都是家常便飯。他的門診總是那麼繁忙,有些弟子剛跟汪受傳抄方時,常常跟不上他的節奏,也受不了他工作的強度。他的一位博士生還記得,汪老師一個上午的門診量常常是60多號病人,為了節省病人的就診時間,汪老師堅持不喝一口水,不上廁所,不停地跟患兒家長交流,一直忙到中午一點多鐘。這位博士生曾私下問汪老師:「這麼多病人,您不覺得累嗎?怎麼精神還那麼好?」汪受傳說:「哪能不累,但病人信任我們,我們應覺得光榮,只要能很好地為病人服務,解除病患的痛苦,再多的累也值得!」

汪受傳當了17年的兒科主任,又是一個醫學權威,掌握著醫院的「進葯權」,但他常說「醫者仁心,做醫生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從醫多年,汪受傳沒有收受過一個紅包,拿過一分錢回扣。一名新加坡癲癇患兒治療未效每天頻發,經他診治後獲得痊癒,作為航運商的患兒祖父專程到南京來面謝,他只肯應邀吃了一頓飯了卻盛情。汪受傳曾在接收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道:我做的只是一個醫生應有的醫德。別人認為我從來不拿藥品回扣、患者紅包實屬不易,而這不是我們理所應當遵守的道德底線嗎?

「我一向對兒科情有獨鍾。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1986年起就走上了醫療、教學的科主任崗位。我參加一線值班直到55周歲,學醫行醫到如今已經半個多世紀。」數十年風雨如故,數十年風雨兼程,當年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如今已兩鬢斑白到了含飴弄孫之齡,但汪受傳卻從來沒有給自己設定過休息下來的時間,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自己前進的步伐,只因他真正熱愛著中醫兒科這份事業,他的心也一直如自己所診治的對象一般,永遠天真、赤誠。

三尺講台,誨人不倦育新

還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汪受傳就已經擔任了學校中醫專業78級的《中醫兒科學》教學任務。在教師崗位上,他經常為大學生做思想政治教育講座,用自己長期在農村、工廠基層工作的經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以自己的老師江育仁的「四能」標準來培養學生。他說:「我們培養的中醫兒科學人才,要既能臨床、教學,又能科研、寫作。」在授課過程中,他始終堅持「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理念,每次上課前都收集最新的病例,選取最具代表性的臨床病案展開課堂討論.教學相長,在積極的互動之中,學生的知識也得到了升華。一位學生這樣描述講台上的汪受傳:「他上課語速不快,娓娓道來,入耳入腦,令人感到誠摯親切,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

汪受傳不僅以他的學問,更以他的育人文化彰顯誨人不倦的師長風範,受人尊敬。學生選擇他為自己的導師,是因為他淵博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精神;而他在選擇學生時始終遵循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學生必須有心向學。汪受傳崇尚「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對於弟子無分貴賤、不論國別一視同仁,他與弟子間亦師亦友、親如家人。為了激勵包括本學科和其他中醫臨床學科的學子們在繼承中醫學術方面更加發奮努力,近年來,汪受傳還拿出50萬元建立獎學金,每年獎勵一批品學兼優的研究生、本科生,給新的學科人才湧現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

汪受傳常說:「教師的威信,是建立在對學生的責任心上。」無論是中國學生還是海外學生,跟隨汪受傳學習,大家都會被他高度的責任感以及敬業精神所打動。不論酷暑寒冬,還是春節元旦,汪受傳工作室的燈在晚上十一點仍亮著。每每說起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加班工作,他只是笑笑說:「已經習慣了。」

「教師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培養出了優秀的學生。」汪受傳是全國第二個中醫兒科學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數十年堅持在教學一線的他如今已是 「桃李滿天下」。每每說起這些,汪受傳都很自豪:「可以說到2005年6月份為止,全世界的中醫兒科學博士都是南中醫培養的。」他培養的學術繼承人、研究生、優秀臨床研修人才、進修醫師等數以百計,分布在祖國各地的高級院校、科研院所和中西醫醫院,或成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或成為單位的學術骨幹,或成為學科帶頭人。

而他所帶的外籍研究生也是成績斐然:洪兩是新加坡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劉少夫是新加坡中華醫院院長;林文賢是馬來西亞柔佛中華醫院院長;徐偉英是澳門歷史上第一位中醫博士,也是澳門中醫兒科醫療和教學事業的開拓者;林吉原現已成為台灣南部最有影響力的中醫兒科專家之一;Gamet Charles,碩士來華隨汪受傳學習後,將在中國廣泛應用的敷貼冬病夏治法運用於法國哮喘患兒,取得良好效果……在汪受傳的努力下,南京中醫藥大學兒科成了最重要的中醫兒科高級人才培養基地。

汪受傳教授在兒科門診帶教學生

有人說:「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汪受傳平時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在他的診室中,在看病的閑暇間,時常聽到這位老教授與學生高談闊論,笑聲洋溢。在閑談間,他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近況,哪位學生有生活上的困難,哪位學生有情緒變化他都了如指掌。時間長了,學生們與老師的關係從起初的敬畏拘束悄然轉變為如父似友般的親近自然。每年教師節,遠在各地的學生總是會打電話過來和恩師聊聊天,談談工作和生活的近況,聊得投機時,汪受傳會高興地像個孩子,「他們能夠打個電話來,叫我一聲『老師好』,就是給我最好的禮物啦!」

樹人著書,不用揚鞭自奮蹄

自古道:文官立德、武將立功、學者立言。自1998年以來,汪受傳本人及指導研究生髮表了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50餘本。目前全國使用的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大專、中醫護理、自學考試、繼續教育《中醫兒科學》教材都由他主編,中國、新加坡的國家醫師資格考試都以他主編的大綱、教材為藍本。

汪受傳主編的書,除自己認真完成編寫大綱、體例、樣稿外,還親自承擔大量的編輯和審校工作。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有人批評現在是無錯不成書,我們決不能做這樣誤人子弟的事情。科學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等眾多出版社的編輯都說,出版汪教授的書他們放心。

更重要的是,汪受傳所編的書每本都有特色,絕不類同,能按照學科學術發展狀況不斷更新知識,根據時代對中醫人才的要求不斷更新教材內容,觀點新穎,方法先進,他主編的教材多次被評為全國和江蘇省優秀教材、精品教材。

「我時時想到的是,我們不僅要將每節課講好,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帶好,還要讓我們的教學隨著時代而進步。周圍的學術環境在不斷變化,兒科的疾病譜在不斷更新,我們必須隨之不斷改進教學內容,使我們培養的學生適應時代的需求。」汪受傳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近十年來,他和同事在不斷新編紙質教材的同時,又嘗試將現代教育技術用於中醫兒科學教材,編製了一批視聽教材、CAI課件,特別是在2003年完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兒科學網路課程》,運用了文字、音頻、照片、錄像、動畫等多種媒體,利用網路的交互功能,加強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

汪教授在中醫兒科教學崗位上辛勤耕耘近40年,倡導「建立中醫兒科學立體化教材體系」,他為當代中醫兒科高等教育建立了完善的課程體系,成為中醫兒科學課程的典範,他也成了中醫兒科唯一的「國家級教學名師」,他帶領的團隊成為全國唯一的中醫兒科學國家級教學團隊,「中醫兒科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謙謙君子,厚德載物。」汪受傳是同道心中的學者大家、學生眼中的師表楷模。幾十年來,汪受傳已記不清受到國家、省、市等部門的表彰獎勵聘任有多少次。眾多金光閃閃的獎章、大紅印章的獎狀、各級組織的聘書都被他收入了箱底。他經常只是說:「做人要活得實在點,不要圖虛名」,「教師的成就感來自學生成才,醫生的成就感來自患者病癒。培育英才、普濟眾生,就是我們人生的價值體現。」

汪受傳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

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終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團執行委員、兒科專業委員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第四、五屆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型醫院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醫藥重點學科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醫藥標準化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診療指南、治未病標準專家總指導組副組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傳承汪受傳工作室,編輯/半夏。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中醫為什麼那麼關心病人的吃飯問題,從《傷寒論》說起!
成為名醫的十大必備條件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