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洋建築,歷史挑選下來的奢靡風物

西洋建築,歷史挑選下來的奢靡風物

隨著越來越多次的境外旅行,金字塔,萬神殿,盧浮宮等等一些著名的建築,已經不再是圖書或影視里的風景。當我們身臨其境,真正與這些建築近距離接觸的時候,依然是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欣賞以及評論眼前的龐然大物。

豐子愷在《認識建築—西方建築六講》一書中,從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遺留下來的建築形態,分析概括建築的變更。沿著這樣的邏輯思路,回望歷史豎立在大地上的奢靡風物。

美國的辛克萊說:「一切藝術都是宣傳」,而建築就是最為有力的宣傳工具。首先,建築形體龐大,最易觸目。再者,建築一般都用於日常,例如神廟用於參拜,教堂用於禱告,殿堂樓閣用於議事或居住,與人生社會關係密切。第三,建築由純粹的形狀和色彩構成,不訴於人類的理智而訴於人的情感。九重城闕使人震撼,巍峨廟宇使人肅然,近代咖啡館或旅館等商業場所,也做出種種布置和裝飾來照顧顧客的感情。

建築因有上述三種利於宣傳的特性,故自古以來,常被社會政策,政治企圖所利用,為它們作有力的宣傳。我們看了各時代或各地方的建築,可以從它們的樣式上窺知當時當地的思想和生活,所以建築可以說是具體化的時代相。

紅海之濱,尼羅河畔,金字塔已經在沙漠里矗立幾千年。那些極大,極高,極厚的建築,是法老窮盡畢生追求的目標,是自己死後華麗的歸宿和登上天國的階梯。勞役十萬大眾,歷經二十年,終於建成一座龐然大物,留一具骨骸,歷經數千年,依然在痴痴等待不知何時才能歸來的魂魄。

聽起來就是一段極度驚恐的往事,當真正站在金字塔的前面,物理上高度的對比,使作為個體的人,在龐大的建築面前微縮成一個小小黑點,分明聽得到從遙遠的天際傳來法老的咒語: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黃沙掩蓋一個王朝,海風迎來一個文明。藝術是希臘人的社會生活必需之物,他們把美給予了心中最神聖的殿堂--帕特農神廟。一系列的支柱,橫卧三角形的門楣,是典型的希臘式建築。結構雖然簡單,但愛美並且懂得審美的希臘人,並不輕易放過任何為美增色的細節。在支柱的柱頭和柱身上,希臘人也做足了細節。單單柱的形式就有多利安式,愛奧尼亞式,科林斯式,健全,典雅或華麗,都成為希臘建築經典的一部分。

做為全世界最具有「藝術的」民族,希臘人的視覺異常敏銳,因為眼睛的錯覺緣故,幾何的線條並不是最美觀的,因此,希臘的建築在設計和建設是做了適度的修正,使得整個建築顯得協調和美滿。

陽光下的帕特農神廟,依然閃爍著希臘唯美的藝術光芒,歷史的腳步已經走到中世紀。教堂的建設在歐洲大陸方興未艾。從供奉神像,到信徒可以登堂入室祈禱和禮拜,建築的訴求從外觀轉到了室內。因為人們要在教堂里聚會,舉行宗教儀式,因此建築面積就要擴大,室內空間就要高挑,內部的裝飾日趨奢華,外部塔尖越來越高。在基督教全盛時期,教堂藝術登峰造極,哥特式的教堂更是利用夷狄的風趣,將教堂建設的又高又尖,試圖擺脫力學的束縛,極力向天空生長。

金字塔,神殿和教堂都是將最恢弘的建築獻給神靈或上帝,而從宮殿開始,建築轉向為人類服務。不再追求更高更尖,華麗和舒適是現代建築的追求。維也納美泉宮,巴黎凡爾賽宮是宮殿建築的傑出代表,精美的繪畫裝飾著宮殿的穹頂,多彩變幻的地毯鋪滿地板,廊柱的柱頭是繁複重疊的雕塑。為人生,為個體,為現世的幸福,極盡裝飾之能事是宮殿建築的特點。

王權走遠,商業時代來臨。現代藝術都努力向公眾開放,獨有建築為少數人所佔有。除了大眾使用的建築要求設計以合理為主要訴求外,那些獨特建築依然是商業帝國之財富炫耀的最大招牌。

時光的腳步依然向前,不舍晝夜,逝去的已經逝去,當下的很快也會成為歷史,不論留下的是誰,消失的是誰,都是時光的痕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城四月文化傳播 的精彩文章:

跨越三萬里的距離,那些不經意間遇到的非洲往事

TAG:洛城四月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