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發病機理不清,沒有可靠治療措施……自閉症和老年痴呆真的「無藥可救」嗎?

發病機理不清,沒有可靠治療措施……自閉症和老年痴呆真的「無藥可救」嗎?

發病機理不清,沒有可靠治療措施,我們真的走投無路了嗎?——在3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自閉症和阿爾茲海默症診療的創新探索」香山科學會議青年學術討論會上,與會者頻頻發問。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孤獨症譜系障礙,又叫自閉症。這兩類腦疾病,一個涉及老人,一個關乎兒童,隨著發病率的提高,漸漸為大眾熟知,也面臨著「至今無解」的尷尬境地。

李翔研究員在作中心議題評述報告

香山科學會議第一次將主題同時聚焦於兩個疾病。 「它們有共性,不僅是科學與醫學問題,還是一個沉重的社會問題。」作為本次會議的執行主席之一,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翔認為,「目前,腦疾病普遍處於『缺醫少葯』狀態,有效治療手段缺乏,有效性、可重複性低下,各類神經藥物存在較大副作用和依賴性。老年痴呆和自閉症也是如此。探索新的診療手段和思路、建立新的診療體系刻不容緩。」

都面臨「無路可走」的尷尬之境

不能否認的是,這兩種病的發病情況不容樂觀:

——我國阿爾茲海默症(簡稱AD)的患病率為4%—6%,患者接近1000萬,並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

——我國自閉症患者超過1000萬,其中0到14歲兒童患者超過200萬,且98.7%未有效康復。

如果自閉症兒童被稱作「星星的孩子」,遙遠而孤獨;那麼,如果一個家庭有名老年痴呆患者,就是多了一個更難照料的「老小孩」。

可是,雪上加霜的是多家葯企在痴呆葯研製上折戟沉沙,屢屢陷入失敗的怪圈。自閉症也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兩類病『無路可走』,這或許提示我們可能在研究方向上存在問題。」李翔說。

儘早識別、儘早干預非常重要

鬱金泰教授在作主題評述報告

「老年痴呆像其它慢病一樣是可以預防的,並且預防重於治療。」在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立醫院主任醫師鬱金泰看來,預防主要是針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煙、飲酒等可調風險因素的積極控制和對健康飲食、運動鍛煉、教育學習、社會活動等保護因素的強化。

「我們目前不指望完全預防或根本治癒老年痴呆,但可以通過干預延緩該疾病的發生,將老年痴呆的發病年齡延遲5年,就可使其患病率降低50%。」鬱金泰認為,老年痴呆也要實行三級預防策略,在認知正常並沒有病理表現時,可進行初級預防;在認知正常/輕度異常並有病理生理學生物標記改變階段,可實施二級預防,而對於這個臨床前階段老年群體的早期發現和積極干預對老年痴呆的防控意義重大,也是目前該領域國內外關注的重點。」

李斐教授在作主題評述報告

「自閉症同樣強調疾病早期識別和診斷,儘早干預對疾病預後具有重要積極作用。」會議執行主席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教授李斐說,首先,應強調行為學發育早期預警信號的識別及早期診斷的穩定性;同時,關注自閉症合併症診斷,如發育遲緩、胃腸問題等,疾病分型診療有助於更好認識疾病發展和實施個體化干預策略。

然而,李斐也坦承,在自閉症早期行為學診斷和鑒別診斷方面仍然存在瓶頸,亟待遺傳、神經影像方面的特異性生物學指征。「我國自閉症精準診療較少,多是通過大夫用眼睛觀察,由於兒科的特殊性,影像學進展也非常小。」

「當然除了醫學因素,比較大的障礙是家長不能正視和接受孩子患有自閉症這個事實,導致干預滯後。家長更願意相信孩子是語言遲緩或是發育遲緩,延遲對自閉症表型的觀察和干預,延誤治療時間。」李斐說。

需從整體角度向系統醫學延展

「腦科學的研究方向或許要往系統醫學上延展。」李翔對病人長期觀察發現,這兩類疾病的病理表現有很大的相似性,如都有慢性炎症表徵,腦部壓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消化系統特別是腸道系統有較大變動,情緒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表現。「基於此,我們提出從系統和整體角度分析這兩類疾病,針對身體的代謝和體液循環,設計治療的途徑。」

在香山科學會議上,各領域學科專家認為,研究該類疾病除了在病因學上做文章,更應轉移到治療學的方向上,同時應把握幾個診療原則,如從整體醫學分析疾病,不僅考慮神經系統,還將運動、代謝、消化、免疫等納入其中;適當採用非侵入式刺激和天然分子等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實現經濟可行性,減少副作用;提前診斷,精準診療,讓病人早點「入列」,針對不同地區的差異性,對病人分類,並研究適合中國特色的診斷標準。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梁 偉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藍藻有「變色龍」基因,常鍛煉的人患糖尿病風險低
想要甩掉「春節肥」,可以試試這兩招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