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遇見中國》:英國殖民者筆下的晚清社會圖譜

《遇見中國》:英國殖民者筆下的晚清社會圖譜

晚清中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整個社會處於劇烈的變革之中。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接二連三的戰事,中國均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這些戰爭的結果,就是中國國門被迫對西方列強打開,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在很多人看來,辛亥革命前夕的1900年代是中國最黑暗的時期。

那麼,當時的中國社會、百姓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狀況呢?持不同立場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回答。《遇見中國:卜力眼中的東方世界》從一個英國殖民者的視角,記錄了一個別樣的中國。

《遇見中國》封面

中華傳統文化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本書作者亨利·阿瑟·卜力(1840-1918),是英國第12任香港總督(任期1898-1903)。作為英國殖民統治者,他和李鴻章、張之洞、郭嵩燾等晚清重要人物均有交集。他在任的5年間,走訪了中國許多地區,對長江、珠江流域以及一些南方省份進行過比較深入的考察,並記錄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遇見中國》這本書,就是他留下的文字蹤跡。

資料圖片:1901年7月,醇親王載灃和香港總督亨利·阿瑟·卜力。

《遇見中國》一書中,卜力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農業勞動、名勝古迹、風土人情進行了細膩的描述,原本稀鬆平常的事情,在他的筆下妙趣橫生。起初他看待中國,帶有勝利者的優越感,不免傲慢和自負。但是真正深入中國現實生活後,他發現儘管中國在現代工商業領域和西方比起來是落後的,但是中華傳統文化一點也不落後,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逐漸地,他不再排斥中華文化,並且認為中國有著不可限量的發展後勁。

他對中國做出了樂觀的預測,認為覺醒的中國,必將「加入世界商貿戰場的激烈競爭,其商業潛能巨大,生產能力不可小看,將來一定能自給自足,並且把自己的商品送入遙遠的國外市場。」在他看來,中國的教育只要擺脫科舉制度的束縛,以理性的思考取代死記硬背,「中國就能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

資料圖片:1873年,廣州的科舉考試現場。

然而,卜力畢竟是英國人,他在西方文化的氛圍中長大,骨子裡認同西方的價值理念。對於中國,他有一種非常複雜的心態。他並沒有認識到中國鴉片問題的嚴重性,甚至認為「鴉片問題的惡劣後果通常被放大了」,這反映了當時西方列強對此類問題的普遍看法。

本書有一個看點,那就是一幅幅頗見藝術功力的水彩、素描插圖,給本書增色不少。其插圖作者莫蒂默·曼培斯(1855-1938)是英國著名畫家,以插畫見長,他曾在中國居住過,書中的老人、書生、兒童、風景無不栩栩如生,宛如真實再現。

《遇見中國》一書中的水彩插畫

卜力的晚清中國傳統家庭觀察

其實,西方人對晚清中國見聞的著作,並不在少數,還有一本《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其作者觀察中國的視角,和卜力基本類似。不同的是,卜力是英國的殖民者,而地質學家李希霍芬是德國殖民者代言人。

《遇見中國》分為七章,首先對中國早期歷史進行「速寫」,然後對中國的婚嫁習俗、科舉考試、農業漁業、城鄉生活進行「寫生」,最後對中國的社會組織、民間道德、三教九流等等進行議論。筆者認為,閱讀這類西方人撰寫的「中國之書」,可以換個角度認識歷史,有助於拓寬我們的眼界。

對於任何一個社會而言,家庭的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中國有句俗語叫「家和萬事興」。對於家庭的認識,東西方存在巨大的差異。卜力在《遇見中國》的第一章中,對中國家庭生活狀況進行了敘述。

資料圖片: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出嫁的新娘。

在卜力看來,傳統的中國家庭里,尤其是有教養的家庭里,溫良恭儉讓的價值紮根人心,「禮」的觀念無處不在。孩子對父母要保有虔誠之意,即便是年幼的小孩進入房間,要向父母行磕頭禮。用餐之前,長輩不動筷子,晚輩不能輕舉妄動。若餐間父親問孩子問題,孩子在回答之前必須先站起來,然後恭敬作答。而對於孩子站、坐、走、說以及形體動作,都有嚴苛的禮儀要求。家庭里本應該是放鬆的地方,然而父母和孩子對於各種禮儀,卻並不覺得是一種累贅。

卜力作為英國人,完全看不明白:畢竟在西方家庭里,長輩和晚輩之間,沒有這麼多繁縟的禮儀客套,不但如此,孩子甚至在很多場合直呼父母之名。卜力深深感受到,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禮儀之邦,是底蘊深厚的文明國度。

然而,卜力也指出,在當時的中國傳統家庭里,重男輕女現象和等級制度尤為明顯,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治觀念。

中國傳統社會的審美與矛盾

五千年來,中華文化在漫長的歲月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哲學思想、價值理念和觀念系統,和世界上其他文化不同的是,中華文化一直在東亞大陸上,是一幅獨立的文化圖景,並不斷對外界產生影響。在世界文化譜系中,很多文化變異乃至消亡了,唯獨中華文化幾千年來生生不息。對於這一點,無論是卜力也好、李希霍芬也罷,在他們看來都不可思議。在筆者看來,所謂的中華文化,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百姓的思想觀念里。

《遇見中國》中的插畫描繪了晚清街巷圖景。

中國傳統社會有著與西方迥異的審美品位,並在民間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藝術「印跡」。這裡說的「印跡」,並不是狹義的書畫之作,而是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建築、雕刻以及各種實用的物品。卜力去過北京,被紫禁城恢弘的建築群落所深深震撼,也對布局巧妙的四合院讚不絕口。此外,對於街上裝飾華麗的馬車,乃至精良考究的棺材,也甚為欣賞。晚清金融動蕩,美輪美奐的瓷器在市面上卻不會貶值。瓷器工藝品在某種程度上能充當貨幣,在卜力看來,這一方面表明中國人的審美鑒賞力頗高,同時工藝品本身具有持久的藝術價值。簡單地講,工藝品在民間商品交易中扮演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當時即便在英國,都還沒有出現這種景象。

《遇見中國》一書中,卜力認為中國在很多方面都是矛盾的存在。比如農民生性勤勞勤儉,但是也愛玩各種賭博遊戲,即便是鬥蟋蟀的遊戲也賭注驚人;廣州的街道狹窄無比,可鮮有人車相撞的事故;中國人熱衷戲劇,有名望的戲子儘管收入不菲,卻無資格參加科舉考試;中國建築布局講究對稱,然而園林必定是曲徑通幽。很多看上去針鋒相對的現象和事物,在中國傳統社會卻能「美美與共、各美其美」。

資料圖片:1901年的北京皇城根

當時的卜力怎麼也沒有想到,傳統的中國社會,在1900年代前後已經步入尾聲,隨後風起雲湧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使整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無論歷史如何變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基因,不應該輕易捨棄。卜力作為英國殖民者,在撰寫《遇見中國》這本書時的內心境況,我們今天已經無法得知,然而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對於中國終將崛起,他無法否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先驅導報 的精彩文章:

一張改變了越南戰爭的照片,背後的真相是
總統大選沒懸念,人民投票歡樂多

TAG: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