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狡黠
小孩子的內心是比較統一的,心理學稱之為「知情意統一」,王陽明稱之為「知行合一」。看見媽媽(知),心生歡喜(情),因而撲上去(行);看到不喜歡的人(知),心生畏懼(情),因而躲開(行);看到受傷的人(知),心生憐憫(情),施以援手(行);看到看不慣的事情(知),心生厭惡(情),直言進諫(行)。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被「社會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不能說,於是知和行就不一致了,心和口也不一致了。看到不喜歡的人,內心厭惡,但不能表現出來,還要出於禮貌跟他打招呼,說違心的話;遇到喜歡的事,不能欣喜若狂,而要故作矜持,不露聲色。久而久之,知和行就分裂了,「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因而陷入內心衝突。
絕大多數心理障礙都可以用知行不一來解釋。精神分裂症是內心的分裂,當然包括知和行的分裂,表現為行為雜亂無章,不可理喻。躁狂症是在「無知」的狀態下(脫離實際)做出衝動的行為。強迫症的特點是知道某些事情沒必要做,但控制不住去做;衝動控制障礙和各種成癮行為的特點是知道某些事情不應該做,但控制不住去做。恐懼症是知道某些事情並不可怕,卻控制不住害怕,甚至逃避。拖延症則是知道某些事情很重要,必須去做,卻一直拖著不做。
按羅傑斯的觀點,社會化就是異化。為了適應社會,人越來越遠離自己,分化為現實我(真我)和理想我(假我)。分化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分裂,出現內心衝突,導致心理障礙。知行不一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我知、假我行,內心不想做,但為了適應環境不得不做,雖然適應良好,但內心空虛、痛苦;一種是假我知、真我行,「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真我相當於心,假我相當於腦。做違「心」的事,就是心知和腦行的分裂;「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則是腦知和心行的分裂。
也有人認為,知是腦的功能,行是心的功能。知行不一就是心和腦的分裂。反之,知行合一就是心和腦的統一。知行合一了,心理障礙就「治癒」了。知行合一了,就變成聖人了。
那麼,知行合一到底是行合於知,還是知合於行?王陽明傾向於後者。知合於行就是假我服從真我,腦服從心。
到此為止,我非常贊同王陽明的觀點。但是,他把知行合一的知稱為「良知」和「致良知」,卻讓人一頭霧水。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良知」就是良心、道德、責任感、同情心、愛國主義、仁義禮智信。一個人如果做了不符合社會要求或「普世價值」的事,別人會罵他「沒有良知」。聰明絕頂的王陽明,怎麼會用詞這麼不嚴謹?
他肯定不是一時糊塗,應該是別有用心。
我猜測,他是掛羊頭賣狗肉。他掛出良知的招牌,一可以順利通過朝廷的審查,二可以得到中產階段的支持,三可以招到更多的學生。把學生招進門來之後,他再給他們慢慢洗腦,讓他們明白此良知非彼良知。
南懷瑾說,佛教有四萬八千法門,其實都是「騙術」,針對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騙術,目的就是把人騙進門來。
王陽明用儒家和理學的術語,傳播道家和玄學的觀念,還引用了佛教和禪定的技術,真是用心良苦。
王陽明掛羊頭賣狗肉的另一個例子是,他舉雙手贊成理學家們的「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然後向學生解釋說,天代表自然,人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心理就是天理,當然要保存,而人慾是指人被社會化之後所沾染的不良社會習氣和貪婪、攀比之心,應該把它滅掉。
這樣一來,保守派支持他,激進派贊同他,一舉兩得,左右逢源。保守派喜歡的是他的招牌,激進派喜歡的是他的乾貨。
我擔心他這樣做會不會陰差陽錯?保守派聽了幾堂課後要求退費,激進派拒絕踏進門檻。有的人不求甚解,斷章取義,把此良知理解成彼良知,歪曲陽明心學的精髓,陽明先生不就白費力氣了?
TAG:人格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