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霍金在世,楊振寧也是活著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量子學派」
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在得知霍金去世的那一刻,全球各大媒體紛紛悼念。
的確,霍金恐怕是這個時代最可愛又最可敬的科學家。
其暢銷科普著作《時間簡史》,使科學第一次如此大面積地在全球飛入尋常百姓家,人類第一次對量子物理、黑洞、宇宙、時間這些抽象而宏大的命題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而《時間簡史》也由此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他在患病和癱瘓之後仍然熱愛生命,持續思考的精神,詮釋了人類生存的終極意義,他一生用「勇氣」與「堅持」鼓舞著全世界,幽默地在大銀屏上演繹另類人生。
這些科學研究之外的處世態度與活力,樂於與大眾對話、傳播科學知識的品質都構成了霍金另一面的偉大,使霍金無愧成為這個時代的偶像。
此外,霍金在科學研究上也是碩果累累,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其中最為突出的,應該要屬「霍金輻射」,各種閃耀的科學成果使得他在科學史上熠熠生輝。
經常有媒體把霍金稱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或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這有點言過其實。從科學成就來看,霍金的科學成果主要是在已有的框架內改進,這固然偉大,但比起那些提出新的框架的大科學家,還是要缺乏說服力。
那有哪些人提出了新的框架呢?
牛頓,提出牛頓力學。麥克斯韋,提出電磁理論。愛因斯坦,提出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諤、狄拉克,提出量子力學。楊振寧,提出規範場論等等。從這點上看,楊振寧才被科學界認為是當代活著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我們不敢對霍金先生有絲毫不敬,也並非貶霍抬楊,只是從科學層面做一個理性的客觀評價,而於霍金而言,這也是對他最大致敬。
大多數人知道楊振寧,基本來源於82歲老頭娶了28歲姑娘一事上。一場轟動一時的「老少戀」使得楊振寧「私德敗壞」之名被普羅大眾傳得沸沸揚揚,謾罵與批評蜂擁而至。
然而,中國人真的了解楊振寧嗎?
2000年《Nature》評選過去1000年影響世界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是活著的唯一一個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炎黃子孫何其多,然唯楊振寧一人長期佔據科技巔峰,為什麼這樣一個人物,被人記住的只是他的八卦瑣事,而沒有人去了解他的科學成就呢?
很多人以為,獲得諾貝爾獎是楊振寧的最大成就。然而,實際上不是諾貝爾獎帶給他榮光,而是他帶給諾貝爾獎以榮光。楊振寧擁有13項 「諾獎級別」 的成果,他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世界級貢獻,完全可以媲美「朗道十誡」。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其實他最大的成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和「楊-巴克斯特方程」。在他獲取諾獎後63多年來,有7個諾獎得主皆是因為找到了楊振寧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預測的粒子而獲獎。
根據《Quora》評,楊振寧先生是有史以來排名前15的物理學家,如果華人在世界上有足夠的話語權的話,楊振寧就是當代牛頓和愛因斯坦。我們尊重霍金先生,但從科學成就上講,霍金或許無法與楊振寧相提並論,楊振寧為科學做出的貢獻遠遠超出我們了解之外。
縱觀古今,超級大國無一不利用全世界之才智,然當全世界都在拚命拉攏科學家、千方百計給科學家更多的尊嚴、更好的環境之時,卻有部分國人在叫囂著讓楊振寧「滾出中國去」。
一位為中國無償服務了46年的老科學家,被如此對待,寒心否?懼怕否?
網路上各種鋪天蓋地的言論在詆毀楊振寧先生,這也誤導了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所謂祖國困難時毅然入美籍之「不忠」,父親至死未原諒之「不孝」,祖國富強便回來頤養天年之「不仁」,竊取李政道成果並醜化對方之「不義」,戾氣叫喧,惡毒言論聞風而起。
然那些享受著楊老科學成果的人,有什麼資格去叫囂著讓我們的科學家「滾出去」呢?
作為物理學界第一人,楊振寧為清華髮展付出多少心血?為中國請回了多少科學家?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科技前沿之間的多少距離?嘔心瀝血為中國做出了多少偉大貢獻?
楊振寧先生為中國人民做出巨大之貢獻,尚且被某些「國人」狂呼「滾出中國去」,全世界幾千萬華人絕大多數沒有為中國做過貢獻,那些海外華人還敢回國報效嗎?
其實不止楊老,不少科學家也被謾罵過,人云亦云三人成虎,少數理性留言一出,立即被淹沒在了唾罵之中。謾罵者甚至言之鑿鑿:如果他們不是壞人,為什麼絕大多數人罵他們?
詆毀楊振寧只是社會現象的一個小小縮影,反映的是對科學的不尊重,以及無良媒體的無底下限,然面對這樣一位卓然的科學家,我們誰都沒有資格叫他「滾出中國」。
世間已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先生已經飛往群星,無數人緬懷悼念。
而楊老,也已經年過九旬,他是最偉大的華人物理學家,一代科學泰斗,卻是罵聲一片,一直身處輿論攻擊之中。
通常,我們對待自己的同胞,總會「賤今而思古」,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在科學成就上,我們又仰西方之鼻息,完全無視科學成就之客觀。或者說,中國沒有幾個人真正看得懂楊-米爾斯規範場論,但大部分人看得懂娛樂八卦。
當然,一個超出時代的偉大人物,他自己可能不在乎這些營苟小事。楊振寧先生自己有「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這種從容坦蕩!但作為一個熱愛科學的普通人,還是希望更多人對這樣一位老科學家尊重、珍惜一些。
※探尋外星生命的「星塵之路」
※比鄰星的行星軌道運動可能是未來星際航行的焦點
TAG:飛碟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