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誰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

誰是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

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是誰?你可能已經想到了幾個名字:愛因斯坦、費曼、霍金、居里夫人。或是有人認為最聰明的應該是特斯拉、法拉第、或達芬奇。

因為愛因斯坦本人無與倫比的成就,他的名字就相當於是「天才」的同義詞,「牛頓」一名也是。這一點也不奇怪。他們留給世人的精彩絕倫的科學與文化遺產是他們被描述成「歷史上最聰明的人」的原因。但這個形容短語是否真的有任何含義?有誰可以蓋棺定論般地擁有這個頭銜?

人類文明已經存在了數千年時間,但在那之前,人類這個物種是在生命的不斷進化中誕生的,即35萬年前。進化是一篇宏章巨制,每個章節中的人物都具有獨特的生活經歷與智慧。正是這些聰明才智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如果不是亞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和赫歇爾的研究珠玉在前,便不會出現愛因斯坦著名的相對論。如果沒有地質學先驅Charles Lyell爵士的《地質學原理》一作,達爾文便無從得到啟示而推進理論形成《進化論》。

有誰敢斷言愛因斯坦是最聰明的人?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在數學領域的成就,可以和微積分的創立者——牛頓相媲美。

可以發現,這些影響世界的科學發現是幾代人合作的結果,單論個體很少有人能有這麼深廣的影響力。隨著世界越來越全球化、科學合作越來越普遍與國際化,更加難以分清在這些研究人員中,誰是最聰明的那個人。正如牛頓所言:「看得遠些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正是這些天才推動了世界的進步。

智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主觀的。那些被人熟知的歷史創造者都是科學家,但在藝術與人文學科領域又是什麼情形?政治或經濟領域呢?挑選一個科學家作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也許很容易,但若是挑選一個軍事將領、藝術家、小說家或音樂家冠上這個稱號,卻也是正確且合理的。

除此之外,從一個企業家的角度出發的對智力的定義,可能與科學家所建議的定義會有重疊的部分,但兩者之間仍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性的有效與否,使得定義智力的構成這件事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971年的一篇論文對這種混淆進行了簡要的總結,該文章描述了「當前在衡量智力的實踐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智力定義的嚴重不精確性」。

如果你真的想根據一個客觀的智力標準對某些人進行排名,你可能下意識就會用IQ指數來衡量。但這也有個問題,即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大多數最聰明的人的候選人如今都已經去世了。死後的智商測試並不完全可靠,但這也阻止不了人們去嘗試。

智商測試的範圍很廣,其中有些細微的差別我們無法深入地衡量。但從本質上來說,智商測試衡量的是一個人處理現有信息和全新數據的能力。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W. Joel Schneider在2014年曾解釋道:「一個優秀的智商測試方法應當衡量視覺空間處理、聽覺處理、短期記憶、以及反應速度等各個方面。」

IQ測試遵循泊松分布,因此智商值處於峰值、極左、極右的人都是極少數。

人們普遍的平均智商大約在100左右。而根據參與的智商測試不同,在 Cattell III B測試中,最高分可以達到161/162左右。若在Cattell Culture Fair III(卡特爾文化公平智力測驗)中,最高分則達到了183分。這並不意味著最高智商止步於此,而是因為,泊松分布的峰值就在那裡,限制的智商分數的上升,因此智商測量的準確性便相應地不那麼可靠了。

儘管如此,人們仍有一些不尋常(存在疑問)的方法來測算智商,包括一個人在他一生中的成就也被當作分數之一加進智商的衡量中。這個方法並不好,但是它仍不失為一個估算智商的方法。通常普遍認為,莎士比亞的智商在210左右,牛頓在190至200左右,而歌德的智商則高達225。

據我們所知,美國的Marilynvos Savant在10歲時參加了斯坦福大學的一項成人智商測試,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其智商分數為228分。這是全球記錄的最高智商。

其他人包括霍金,都經常與「高智商」綁定在一起,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智商分數是多少。2004年,霍金曾表示,他不知道自己的智商多高,並補充道:「吹噓自己智商的人都是失敗者。」

Schneider還指出,這些價值觀在孤立的情況下並不那麼有價值;但當你看到經常與它們相關的東西時,它們的真正價值就會顯現出來,比如創造力、或是普遍意義上的「成功」。智商是一種衡量當前潛力的標準。

但是,智商測試最突出的一點是,它到底測量了什麼、以及它沒有測量什麼,這是值得商榷的。人們通常認為智商是衡量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優秀方式,但那並不能代表一個人全部的能力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智商的高低與接受測試的人的動機有關。僅憑原始的智力不足以保證這個人將做出偉大的貢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智力也會發生變化,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所以IQ測試只能測量一個人在那個時間點的認知能力。

這些考試也無法測量出一個人的智力的全部範圍。例如,情商是不能通過智商測試來量化的,而你的實際智商也是如此。另外,智商測試也測量不出好奇心,而那卻被許多人稱為是「天才」的關鍵特徵。

必須強調的是,這種測試並沒有考慮到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存在著根本性不同的事實。如果將智商分數轉化為科學發現與社會進步的方法不存在,那麼「智商」就不具有什麼影響力。

從經濟局限、出生的地點、時間,或許歷史上有很多天才用他們的聰明才智躲過歷史的洪流、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和名聲。此外,女性從古至今一直是受到性別歧視的社會弱勢群體,這也使得歷史上或許有聰明決絕的偉大女性因生活在性別歧視的陰影中而不為人知。

這並非代表智商測試無用。那是一項有用的衡量措施,但不具備壟斷性。因此當然不能用它來快速地對一個人的智慧進行排名,無論他在世與否。

綜上所述,「有史以來最聰明的人」這一命題不僅複雜,而且毫無意義。相反,我們應當做的,是確保盡我們所能提升弱勢群體,並支持每一個新出現的「聰明人」。這樣,新的「天才」才不會從社會傾斜的裂縫中溜走。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iflscience,譯者 狗格格,轉載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如果地球是平的,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生命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氨基酸?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