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領域的基礎研究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孟庭葦
00:00/04:23
人文領域的基礎研究
兀兀窮年,苦苦追尋,這是我們的生活或者說生命常態。我們認為遠方的外界才有安放心靈的處所,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從事實的角度(區別與真理的角度)來說,內心的世界才更真實,才更具有實際意義。
沒有一顆寧靜的心,即使身在安樂之鄉,也可以說是無家可歸之人。我認為做一切事情的根本前提就要有一顆釋然、靈透、智慧、淡泊、堅韌、富有迴旋空間的心靈。如何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我們要做好人文領域的基礎研究,也可以說是精神世界的基礎研究。
其實,精神世界這個命題一直是人文學界的研究對象,比如歷史研究、藝術研究、文學研究、國學研究等,這些研究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通過作品還原作者或者人們當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風貌。或許之前我們對人們生活的研究深度和廣度不夠,又或許我們的理念還沒有得到改進,於是我們沒有重視精神世界這個課題。如今,精神世界可以單獨拿出來為我們所探索、重建、發展、提升,應當說,精神世界是我們做文化、藝術甚至生活研究的重要母體,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巨大的創造能量。
尤其是在當今的新時代,國家要強盛,民族要復興,人民要幸福。主觀與客觀的現實都需要繁榮的文化作為卓越前行的精神支撐,而對精神世界的清晰認知和自覺實踐則可以為文化的創造與強盛提供基礎的理論基礎和動力源泉。當然,這里的精神世界要與人文領域對接,然後辨明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提供有利條件實現其中基礎研究與現實文化創造之間的互動交流。
在目前為止,我們都在對人類經典作深入研究,第一步就是闡發精義,第二步就是普及推廣。但我認為這樣說還是顯得力度不夠,至少人們看到或聽到後內心產生的自覺感還不夠強烈,既然要推廣普及所闡發的精義,就要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或者說要在更高一層的意義上對闡發精義本身的意義做進一步闡發。這里我引用基礎研究這個名詞來解釋這個問題。當然,這里說的是人文領域的基礎研究。然而,要更清楚的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是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
當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不言而喻,就是純粹客觀的知識。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可以改變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或者使我們發現新的物質和物質的運行規律,或者使我們發現新的物質間的組合方式或組合順序。自從世界近代史上科學革命以來,人們極大地認識到了科學領域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事實上,任何應用技術的革新與新生都離不開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從歷史的角度說,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提升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層級。
援引這樣的歷史實踐總結,我們也要認識到人文領域中也應該有基礎研究。或者人文領域中的基礎研究本身就存在,我們應該用基礎研究的視角對看待它們,而且這種視角應該常態化、普及化,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讓更多的人理解人文研究的存在形式和重要意義。比如,我們高校里的人文學術研究就屬於基礎研究,比如國學研究、歷史研究、哲學研究、文學研究等,可以說這是人文領域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然而這里還要有一個重點要談,那就是人文領域中基礎研究者本身也要有清醒的生命自覺,要認識到自己的研究屬於基礎研究,具有潛在、巨大的歷史性意義。
甚至,我們必須有這樣一個生命自覺,因為這不僅是一種自覺,它本身也是一種極好的研究視角,或者說研究方法。如果有這麼一種極富使命感的生命自覺,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高度的責任感,而這種心靈的敬意無疑是最強的工作動力和最好的工作狀態。因為我們意識到要對自我負責,要對生命負責,要對歷史負責,要對人類負責。
與科學領域中的基礎研究一樣,人文領域中的基礎研究也具有提升人類社會文明層級的潛在價值。因為這種研究也可以改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甚至這種看法更為重要,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單純的客觀世界,而是在人的主觀世界映射著的客觀世界。這個世界,不是主觀的世界,也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主觀與客觀共同參與的世界。而參與者就是人本身,因此,人們試圖認識清楚這個世界,因為認識清楚這個世界意味著認識清楚人本身。對人本身清醒認識的追尋似乎是人的天性,這一天性導致了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的產生,因為人為了認識清楚自己便把自己存放在了哲學裡面、歷史裡面、文學裡面、藝術裡面等。
然而,人要做到對自己的清醒認知卻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人對自我的覺醒並不比人對自然的覺醒要早。在人類歷史上,人對自我的認知其實存在著諸多誤區。古希臘人把「認識你自己」刻在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他們的疑問就是「人是什么,讓我們一起看著它。」縱觀中西方文明史,中西方人在互相獨立的歷史環境中展開了對人性的探索,也創作了許多人類意義上的經典作品。然而,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已經對我們自身、對我們眼中的世界有了清醒的認知。相反,似乎人類社會中的情況更為複雜了,人的個性正在越來越強,文化交融的范圍與深度正在擴大與加深,然而這種交融卻有著嚴重的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不僅存在於代際之間,也存在於區域之間,而這種不平衡也在俗常、緩慢卻深刻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再者,現代的心態也在發生了變化,有些心態始終在影響著我們對自身與世界的清晰認知。
而這些人本身的問題,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就從不涉及,也解決不了,而要依靠人文領域的基礎研究。人文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我們自身中善與惡,啟示我們意識和實踐之間存在著差異和距離。
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大米支撐著我們生存著、延續著,也需要詩篇支撐我們生活著、快樂著,甚至,在更多是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後者。
江一
戊戌杏月
【作者簡介】
江一,青年作家,詩人,中文課程設計師,原名金江昆,號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育碩士,師從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專家侯穎教授,現為衡水市作家協會會員,河北衡水中學語文教師,《衡中詩韻》編委,著有長篇小說《渡緣》《一江琴聲》《湖畔弦歌》、詩集《桃花塢雨》《榷山問樵》、美學著作《美的喚醒》、哲學著作《生活世界與藝術境域》、學術著作《情境之門》《一個諸境齋的故事》《灑落的從前》《唐宋詩發展史簡話》等,指導中學生創作詩文集《繁荇集》《化境風》等。發表的論文有《敘事類寫作限制初探》《傳統文化傳承問題探究與解決》等。曾獨立開發課程《漢字硬筆書法入門與提高》《美的喚醒》《中西思想小史與文學寫作》《知「古」與知「己」》,並教授北大先修課《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主持和參與的科研課題《青少年心理問題與對策探究》《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傳承》《責任教育》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和青少年職業規劃》等。曾長期負責全國創新作文大賽的指導工作,並擔任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河北省決賽評審委員會委員。
TAG:江一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