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訓與懲罰:誰在監控和操縱著我們的思想?
一
2018年3月17日,facebook被曝因為泄露用戶信息,將被起訴並面臨著2萬億美元的天價罰款。
據稱,一家為特朗普競選服務的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通過在Facebook發布的一款心理測試app,獲取了近50萬用戶的私人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針對性地向這些用戶推送競選新聞,從而幫助特朗普贏得了總統大選!
關於Facebook信息泄露事件的英文報道
網路時代,「信息泄露」或許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辭彙。但個人信息的泄露,竟然會導致我們的意識不自覺地被人所操縱和利用,這可能是大多數人所沒有想到的。
二
談到這則新聞,是想引出小編最近在讀的一本書,就是法國思想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規訓與懲罰(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米歇爾·福柯
在這本書中,福柯談到了現代社會如何通過規訓(discipline)和監視(surveiller)的手段,來控制人們的思想,從而揭示了現代社會權力運作方式的一隅。通過了解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去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在理性昌明的現代社會,還有誰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操縱和控制我們的思想?
簡單來講,在傳統社會中,統治者會通過各種嚴刑峻法,來壓制人們的反抗。為了對人們的反抗行為進行懲罰,統治者發明了種種的酷刑,諸如車裂、凌遲、砍頭、笞刑,等等。相信大家在古裝劇中已經見過很多,就不一一細說了。
三
然而,到了18世紀末期,情況發生了轉變。一方面是啟蒙運動的影響下,理性、自由、民主、人權等逐漸成為西方思想界的共識,那種慘無人道的肉刑越來越不被人們認可和接受。
另一方面,統治者也越來越意識到,只是通過那種肉刑,沒有辦法真正地去壓制人們的反抗。反而,那種在公開場合處決犯人的場面,往往變成了民眾狂歡的盛會。甚至,殺人越貨的「梁山好漢」反而會被認為是「替天行道」,被人們所同情、效仿。
於是,現代化的監獄開始應運而生。犯人們不再被遊街示眾、也不再被拖到刑場上公開處決。而是被關在監獄裡,接受系統的「思想改造」。在這裡,犯人們可以讀書、看報,同時還要進行強制性的勞動,甚至可以賺到工資。
在這裡,監獄為犯人們設計了嚴格的時間表,比如,幾點到幾點吃飯,幾點到幾點工作,幾點到幾點睡覺……除了時間表以外,還有對整齊劃一的動作的訓練……總之,犯人們經過這樣的訓練,變成了一具具「馴順的肉體」。統治者們希望,通過這種辦法,那些生活顛三倒四的流浪漢們可以變成行動有素的工作者。——「規訓(discipline)」由此而生。
四
除了這一招,現代化的監獄還有更厲害的一個招數,那就是「監視」。1785年,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提出了一種監獄設計的構想:「全景敞視建築(panopticon)」。
按照這種設計,環形的監獄中央,只需設置一個監視塔。四周的環形建築分隔成一個個囚室,囚室的一端面向外界,用於採光,另一端面向中間一座用於監視的高塔,這樣這座高塔中的監視人員可以時刻監視到任何一間囚室,而囚室中的犯人因為逆光效果,無法看到監視人員,會疑心自己時刻受到監視,惶惶不可終日。(如圖)
邊沁設計的「全景敞式監獄」
這一招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不必動用一刀一槍,也不必配備太多的監視員。僅僅在環形監獄的中央設置一個監視室,囚室中的犯人們便會俯首帖耳。這種辦法真是又省錢又省力。邊沁對此得意地說道:「若讓我建立這樣的監獄,你們會看到它不需要花錢,不必使用國家一分錢。」
五
福柯對現代監獄制度的研究,當然並不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監獄是怎麼來的。他寫作此書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對監獄的描述,來透析現代社會的權力運作。
在福柯看來,現代社會就好像一個大監獄(a prison-like society)。學校里,學生按照整齊劃一的課程表,定時定點上課下課。古代學堂或者書院中的「因材施教」、坐而論道沒有了。工作以後呢?同樣是定時定點上班下班擠公交擠地鐵。大家整天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流水線上重複著同樣的工作。——這樣固然是方便了社會的管理,但人的理性也因此被湮滅。
不光如此,現代社會發展了嚴密的監視體系。尤其是現代傳媒的發展,讓人們在享受著越來越多的便捷的同時,個人的私人空間也受到了嚴重的壓縮。無處不在的「天網」在監視著每一個人的一舉一動。
電影《摩登時代》中,
時刻通過大屏幕監視員工工作的大BOSS
這一點在當今的新媒體時代,尤為突出和明顯。一個人隨便走在路上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post到網上讓大家議論和監督。在2012年的電影《搜索》中,女主角葉藍秋(高圓圓飾)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後,心灰意冷,沉浸在驚愕與恐懼的她,拒絕給車上的老大爺讓座,引起眾議。其視頻被傳到網上,遭到了全民瘋狂的「人肉搜索」……類似的事件在今天可謂司空見慣,不勝枚舉。
《搜索》(2012)電影海報
雖然福柯本人並沒能見識到互聯網的威力,但他對現代社會「監視」體系的洞悉,同樣也可以為我們認識當今社會提供啟發。由此也可以看出福柯作為一個思想家不凡的洞察力。
六
最後,回到文章一開始的話題,互聯網時代確實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發達的社交網路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知道自己好友的生活狀態,也可以讓自己足不出戶,便可以「神遊」世界。然而,互聯網在為我們打開一扇廣闊天窗的同時,也在向我們伸出一雙巨手,剝開我們用來保護自我世界的屏障。在這裡,所有的個人隱秘都在無意間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甚至在很多時候,我們被誘導心甘情願地交出自己的所有隱私供人「觀賞」。於是乎,朋友圈、微博、Facebook……成了一個個自我展示的舞台。
然而,正如哲學家尼采所說:「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當我們忙著在微信朋友圈裡面花枝招展、顧盼生輝時,一雙雙灼熱的眼睛正透過手機和電腦屏幕向我們伸出雙手,企圖操控我們的靈魂和思想。由福柯的這部經典著作來反思今日的社交媒體,或許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警覺。
作者:熱簫
排版:涼笙
TAG: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