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摩訶薩的十種魔業和舍離之道

菩薩摩訶薩的十種魔業和舍離之道

《華嚴經》中之「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廣為古今大德所引用,各位想必耳熟能詳。此一警戒乃 《華嚴經離世間品》中普賢菩薩所開示之十種菩薩應防止的魔業之一。普賢菩薩同時還宣說了十種舍離魔業之道,特一併恭錄於後,願與諸兄常生警覺之心。

普賢菩薩云: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業。何等為十。

所謂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噁心布施。嗔心持戒。舍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是為魔業。

於甚深法。心生慳吝。有堪化者。而不為說。若得財利。恭敬供養。雖非法器。而強為說。是為魔業。

不樂聽聞諸波羅蜜。假使聞說。而不修行。雖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狹劣。不求無上大菩提法。是為魔業。

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樂求二乘。不樂受生。志尚涅槃離欲寂靜。是為魔業。

於菩薩所。起嗔恚心。惡眼視之。求其罪釁。說其過惡。斷彼所有。財利供養。是為魔業。

誹謗正法。不樂聽聞。假使得聞。便生毀呰。見人說法。不生尊重。言自說是。余說悉非。是為魔業。

樂學世論。巧術文詞。開闡二乘。隱覆深法。或以妙義。授非其人。遠離菩提。住於邪道。是為魔業。

已得解脫。已安隱者。常樂親近。而供養之。未得解脫。未安隱者。不肯親近。亦不教化。是為魔業。

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正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是為魔業。

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速遠離。勤求佛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舍離魔業。何等為十。

所謂近善知識。恭敬供養。舍離魔業。

不自尊舉。不自讚歎。舍離魔業。

於佛深法。信解不謗。舍離魔業。

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離魔業。

勤修妙行。恆不放逸。舍離魔業。

常求一切菩薩藏法。舍離魔業。

恆演說法。心無疲倦。舍離魔業。

歸依十方一切諸佛。起救護想。舍離魔業。

信受憶念。一切諸佛。神力加持。舍離魔業。

與一切菩薩。同種善根。平等無二。舍離魔業。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出離一切魔道。

(編按:這時有人問問題):「未真實發起菩提心者,行此之十,是否是行魔業呢?」

這要先說明「魔」義。

《大智度論》中有:「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龍樹菩薩又說:「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從根本上講,凡障礙我們成佛的一切都是魔。菩提心是成佛種子,只有在菩提心的攝持下,諸種修行才能成為無上菩提的助道因緣,因此若離菩提心便絕無成佛的可能,從這個角度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未真實發起菩提心者,還未走上真正的解脫之路,還完全被「魔」掌所控制。

如來為使眾生逐步擺脫魔掌,設置了人天乘、聲聞緣覺乘等化城,但如來利生的本懷是願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是故若有眾生貪著化城不肯出離,同樣是為魔所制。

《華嚴經出世間品》中,普賢菩薩告誡諸佛子,即使是已經發起了菩提心的菩薩,還時常會受到種種魔的障礙。普賢菩薩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恆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恆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舍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

其中這幾種魔大家要格外小心:

善根魔,恆執取故──以善根為實有而生執著之心,不能觀照種種善根亦是緣起如幻。

三昧魔,久耽味故──貪著禪定三昧之了,不思利生之廣大悲願,從而流入欲界。

善知識魔,起著心故──不知善知識乃如來大智大悲的顯現,以善知識為實有法而執著宛然。

菩提法智魔,不願舍離故──對種種修法方便心生貪著,不願舍離。《金剛經》中之教誨不應忘記:如來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對善知識魔,密乘弟子應特別留神。親近上師(上師是善知識之一種)無疑是解脫的因緣,但如心生執著貪愛便成系縛。普賢菩薩的下列開示可視為對上師瑜伽真義的開顯: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根迴向。菩薩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迴向。何等為十。

所謂以我善根。同善知識願。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行。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善根。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平等。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念。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清凈。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所住。如是成就。莫別成就。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成滿。如是成就。莫別成就。(「成滿」可能指善知識成滿諸菩薩行願之義。)

以我善根。同善知識不壞。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不壞」可能指善知識之菩提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之義。)

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根迴向。

(編按:這時網名「劣根」的網友問問題):「轉念又生一疑,祈善知識釋之。《阿含經》里,佛陀示寂時,諸大弟子不堪忍受,有的甚至先於佛而入涅槃;阿難等弟子,惋轉哀號,痛不欲生。難道這些已證果的羅漢也因對師父的貪執而悲傷?」

莫疑,這裡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是否悲傷只能由貪執所引起?斷離貪執者是否就不會有悲傷了?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先看看佛典中「執著」一詞的本意。

執著,或簡稱「執」或「著」,是指由虛妄分別心認定實有我及法等,亦即將虛妄非實的人我及萬法,執以為實有自性,執之著之,而起種種迷妄顛倒、虛偽不實之見解(詳見佛學辭典)。

可見執著的根本錯誤在於我法二執,對任何法,包括諸佛菩薩、上師和善知識的執著都是迷妄顛倒,與般若正見相違背,均須破除。

破除對上師、善知識的執著,絕不是說我們對上師善知識不要恭敬供養皈依,何以故?緣起法無有自性,但有作用,善知識的作用就是引導我們走向解脫,我們只有尊重承事善知識才能真正獲得法益。

《華嚴經》中普賢菩薩開示了承事的十種心及其利益:

佛子。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為悟入一切智智故。親近供養善知識時。應起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起給侍心。歡喜心。無違心。隨順心。無異求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圓滿行心。是為十。佛子。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心。則得十種清凈。何等為十。所謂深心清凈。到於究竟無失壞故。色身清凈。隨其所宜。為示現故。音聲清凈。了達一切諸語言故。辯才清凈。善說無邊諸佛法故。智慧清凈。舍離一切愚痴暗故。受生清凈。具足菩薩。自在力故。眷屬清凈。成就過去同行眾生。諸善根故。果報清凈。除滅一切諸業障故。大願清凈。與諸菩薩。性無二故。諸行清凈。以普賢乘。而出離故。是為十。

另外關於悲傷,眾生患得患失可能導致悲傷,諸佛菩薩出於大悲心,見眾生執迷不悟同樣會悲傷。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講述了一段釋迦牟尼佛與十方諸佛共同流淚悲戚的故事,十分感人。現將該經部分內容敬錄如下: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特進試鴻臚卿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與大菩薩及大聲聞天龍葯叉犍闥婆訶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無量百千。前後圍繞。爾時眾中有一大婆羅門名無垢妙光多聞聰慧人所樂見。常行十善歸信三寶。善心殷重智慧微細。常恆欲令一切眾生。圓滿善利大富豐饒。時婆羅門無垢妙光從座而起。往詣佛所繞佛七匝。以眾香華奉獻世尊。無價妙衣瓔珞珠鬘持覆佛上。頂禮雙足卻住一面作是請言。唯願世尊與諸大眾。明日晨朝至我宅中受我供養。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婆羅門知佛受請。遽還所住。即於夜間廣辦餚膳百味飲食。洒掃殿宇張施幡蓋。至明旦己與諸眷屬。持眾香華及諸伎樂。至如來所白言時至。願垂降臨。爾時世尊軟語。安慰彼婆羅門無垢妙光。遍告大眾宣言。汝等皆應往彼婆羅門家攝受供養。為欲令彼獲大利故。於時世尊即從座起。才起座已。從佛身出種種光明。間錯妙色照觸十方。悉皆警覺然後趣道。時婆羅門以恭敬心持妙香華。與諸眷屬及天龍八部釋梵四王。先行治道奉引如來。爾時世尊前路不遠。中至一園名曰豐財。於彼園中有古朽塔摧壞崩倒荊棘掩庭蔓草封戶。瓦礫埋隱狀若土堆。爾時世尊逕往塔所。於時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熾盛。於土聚中出聲贊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今日所行極善境界。又婆羅門汝於今日獲大善利。爾時世尊禮彼朽塔右繞三匝。脫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淚涕血交流。泣已微笑。當爾之時十方諸佛。皆同觀視亦皆流淚。各所放光來照是塔。於時大眾驚愕變色互欲決疑。爾時金剛手菩薩等亦皆流淚。威焰熾盛執杵旋轉。往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緣現是光相。何如來眼流淚如是。亦彼十方諸佛大瑞光相現前。唯願如來於此大眾解釋我疑。時薄伽梵告金剛手。此大全身舍利積聚如來寶塔。一切如來無量俱胝心陀羅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剛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變為重疊無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來之身。當知亦是如胡麻子。百千俱胝如來全身舍利之聚。乃至八萬四千法蘊亦在其中。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頂相亦在其中。由是妙事是塔所在之處。有大神驗殊勝威德。能滿一切世間吉慶。爾時大眾聞佛是說。遠塵離垢斷諸煩惱得法眼凈。時眾機異利益亦別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及菩薩道阿鞞跋致薩波若智。於如是事各得其一。或有證得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或有滿足六波羅蜜。其婆羅門遠塵離垢得五神通。時金剛手見此奇特希有之事。白言世尊妙哉奇異。但聞此事尚獲如是殊勝功德況聞深理至心起信得幾功德。佛言諦聽汝金剛手。後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復我等四部弟子。發心書寫此一經典。即准書寫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所說一切經典。即過於彼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之前久植善根。即亦彼諸一切如來。加持護念猶如愛眼。亦如慈母愛護幼子。若人讀誦此一卷經。即為讀誦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說經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萬俱胝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側塞無隙猶如胡麻重疊赴來。晝夜現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諸佛如來無數恆沙。前聚未去後群重來須臾推遷迴轉更赴。譬如細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滯回去復來。若有人以香華塗香華鬘衣服微妙嚴具供養此經。即成於彼十方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之前。以天香華衣服嚴具七寶所成。積如須彌盡以供養。種植善根亦復如是。爾時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聞是說已。各懷希奇互相謂言。奇哉威德是朽土聚。如來神力所加持故有是神變。金剛手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是七寶塔現為土聚。佛告金剛手。此非土聚乃是殊妙大寶塔耳。由諸眾生業果劣故隱蔽不現。由塔隱故如來全身非可毀壞。豈有如來金剛藏身而可壞哉。我若滅度後世末法逼迫之時。若有眾生習行非法應墮地獄。不信三寶不植善根。為是因緣佛法當隱。然猶是塔堅固不滅。一切如來神力所持。無智眾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寶不知採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淚。彼諸如來亦皆流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學弟已經抵達荒廟
史上震撼事,誠誦《金剛經》燭光竟然自行漂移!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