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促進國內消費投資需求的政策措施研究

促進國內消費投資需求的政策措施研究

面對現階段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實質性行動增多、美中貿易摩擦高頻化帶來的外需收縮的不確定性,為進一步擴大國內總需求、提高需求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對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進行深入研究基礎上,提出以下建議:

(一)促進合理消費需求充分釋放。一是健全並落實公務員、事業編製人員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二是通過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理順公用事業價格形成機制等手段促進居住服務消費合理增長。三是通過全面放開幼兒教育准入、促進職業教育培訓、加快發展冰雪等體育消費、推動數字文化服務發展等措施釋放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潛力。四是通過推動全域旅遊、增加部分黃金周假期、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降低通信價格以促進通信消費等手段促進交通通信服務繼續較快增長。五是通過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範圍、適當減少汽車進口關稅、鼓勵汽車消費向高品質升級、促進中小城市和農村汽車消費、加大汽車消費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推動汽車消費平穩增長。

(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有效性。一是加大製造業技改項目、環保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高技術製造業加快發展。二是合理把握基建融資支持力度,維持基建投資增速高位緩落。三是引導地方政府合理增加供地、因地制宜地部分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加快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鼓勵民間資本承建公共租賃住房。四是優化批發零售業投資環境,切實降低批零企業稅費負擔,設立批發零售企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批發零售業的支持力度,推進大型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五是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加大農村農業補短板建設力度。六是鼓勵民間資本承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基礎設施項目、PPP項目。研究探索將民間投資比重作為約束指標,督促各地政府積極扶持民間投資發展。

附件:促進國內消費投資需求的政策措施研究

促進國內消費投資需求的政策措施研究

一、國內總需求的概念

根據國民經濟核算理論,總需求(Aggregate Demand,AD)是指一個經濟體系在一定時期內實際佔有和使用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價值之和,也即是一定時期內社會的全部支出或總支出。從支出法的角度來看,總需求AD由最終消費支出(含居民消費C和政府購買G)、資本形成總額I,以及進出口NX四部分組成。Y=(C+G)+I+NX

其中,前三者可以歸併為國內總需求,進出口可視為國外凈需求。2016年,我國總需求中,國內總需求佔比高達97.8%,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國外凈需求佔比為2.2%。

二、剖析最終消費支出的構成

最終消費支出包括居民消費支出和政府消費支出,其中居民消費支出又可以再分為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基本結構是:在總消費盤子里,政府消費佔26%左右,居民消費佔74%左右,這個比例保持基本穩定;居民消費中,城鎮居民消費大概是農村居民消費的3.5倍,城鎮比重逐年提升。

2016年,最終消費支出為39.99萬億元,居民消費29.34萬億元,政府消費10.65萬億元;居民消費中,城鎮為22.91萬億元,農村為6.43萬億元。

(一)2018年政府消費支出增長將基本平穩

政府消費支出指政府部門(行政單位和非營利性事業單位)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消費支出和免費或以較低價格向居民住戶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的凈支出,主要對應的是公共財政支出中的經常性業務支出,如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等。

展望2018年,政府消費支出有望延續較快增長。當前宏觀經濟起步向好、工業價格水平較高,財政增收基礎較好,有利於支撐政府消費支出增長。建議健全並落實公務員、事業編製人員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二)2018年居民消費支出升級潛力較大

2013年住戶調查一體化之後,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費支出與住戶調查中的居民消費支出在涵蓋內容、數據來源上存在較強的順承關係,可以用來做比較,是反映我國居民消費需求變化的準確指標。其局限性在於,支出法GDP的居民消費支出按年度發布,住戶調查的居民消費支出按季度發布,難以滿足及時跟蹤居民消費需求變動、預判居民消費需求走勢的客觀需要。

住戶調查中居民消費支出可劃分為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務共八大類。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於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1]。其中,2013-2016年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十分穩定,分別是82.6%、82.6%、82.7%和82.7%。

1. 促進服務消費需求潛力充分釋放

當前,我國居民對實物商品和服務的消費比例大概為50%對50%。2015-2016年,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年均名義增長8.7%,服務消費支出(表5中水平,下同)年均名義增速達到10.1%。從對服務消費結構的分析可知,比重較大的前三支出板塊是居住服務、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交通通信費服務,三者比重合計接近80%。

近年來居住服務支出占服務消費支出的比重有所回落,主要原因可能有:一是居住用水、供暖、物業管理費等價格的市場化進展相對較慢,價格正常上漲機制缺失。二是住房買賣市場火爆,相應減少了租賃市場的活躍度。建議通過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理順公用事業價格形成機制等手段促進居住服務消費合理增長。

2015-2016年,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年均增長11.7%,高出服務消費1.6個百分點。建議通過全面放開幼兒教育准入、促進職業教育培訓、加快發展冰雪等體育消費、推動數字文化服務發展等措施釋放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潛力。

交通和通信服務也是服務消費的主要內容。2015-2016年,交通通信服務支出年均增長11.8%,高出服務消費1.7個百分點。建議通過推動全域旅遊、增加部分黃金周假期、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降低通信價格以促進通信消費等手段促進交通通信服務繼續較快增長。

2. 促進傳統實物消費擴大升級

居民實物商品消費部分的分析可以採用社會消費品統計中的「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數據[2]。該統計將商品消費分為糧油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化妝品、金銀珠寶、日用品、體育娛樂用品、書報雜誌、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中西藥品、文化辦公用品、傢具、通訊器材、石油及製品、建築及裝潢材料、汽車、其他類等18個類別,統計信息相對比較豐富。

可見,在實物商品消費中,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消費是比較重要的龍頭消費品種。2017年,限額以上汽車類消費額同比增長5.6%,較上年回落4.5個百分點,下拉社會消費總額增速0.53個百分點。若扣除汽車類商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高0.3個百分點。得益於國際原油價格恢復性上漲帶動國內成品油價格提升,石油及製品類消費額同比增長9.2%,較上年提升8個百分點,上拉社會消費總額增速0.44個百分點,較好地對沖了汽車類消費額增速下滑的負面影響。

展望2018年,受國際原油價格增幅將收窄的影響,石油及製品類消費額增速將基本平穩,難以發揮明顯的上拉作用。然而,隨著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到期、營改增對汽車購置的刺激作用基本消退,汽車類消費額增速面臨較大的回落壓力。建議通過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擴大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範圍、適當減少汽車進口關稅、鼓勵汽車消費向高品質升級、促進中小城市和農村汽車消費、加大汽車消費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推動汽車消費平穩增長。

需要強調的是,在居民收入增長難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通過理順商品和服務價格、提前激發消費意願等措施促進居民消費增長,實質上是加重居民支出負擔,只能在短期內奏效。在中長期,促居民消費的關鍵仍是提高全社會生產效率、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切實增加居民收入。

三、剖析資本形成總額的構成

資本形成總額包括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變動。2016年,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為31.8萬億元,存貨變動為1.1萬億元,分別占資本形成總額比重的96.6%和3.4%,佔GDP比重的42.7%和1.5%。

存貨變動主要發生在農業、工業、批發零售業以及其他服務業上,其中工業領域存貨變動佔據絕大部分比重(常年佔75%以上)。考慮到2016年四季度至今工業領域出現明顯補庫存,結合庫存周期變動規律,預計2018年存貨變動可能為負,對資本形成總額形成下拉作用。鑒於存貨變動佔比小、2018年拉動作用大概率為負,因此,重點分析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的變化情況,以此來判斷2018年資本形成總額走勢。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是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核算的重要數據基礎,具有分行業結構數據、月度統計及時高效等優勢,是投資分析的重要資料來源。

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63.2萬億元,增長7.2%,較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四大領域呈現出「一加快、三回落」的態勢。製造業投資比重最大,增長有所加快,拉動總體投資增長1.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3]比重次之,持續高速增長,拉動3.8個百分點,發揮著穩投資的「半壁江山」作用。房地產業投資[4]出現明顯回落,僅拉動0.8個百分點。其他行業投資也有所回落,拉動1.1個百分點。

(一)2018年製造業投資增速料將基本平穩。裝備製造業投資、高技術製造業投資、技改投資等實現較快增長,但消費品投資低迷、高耗能製造業投資繼續壓減。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改善,有助於企業增強投資意願。

(二)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料將有所放緩,但隨著基建盤子逐年擴大且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其對總體投資的拉動作用將基本持平。近三年,基建投資對總體投資的拉動作用基本保持在3.8個百分點左右的水平上。2018年,儘管面臨著「嚴控地方政府違規融資」、「提高軌道交通申建門檻」等制約,但基建投資仍有較多的利好支撐因素,比如,赤字規模保持不變、地方政府專項債務擴張55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300億元、國有土地出讓收入持續大增等。預計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14%以上,繼續發揮穩投資的重要作用。

(三)房地產業投資不會出現大的崩盤,因為2017年房地產業投資增速就已經回落了,從2016年的6.8%回落到3.6%。可以預判,在調控政策收緊、商品房銷售放慢的影響下,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大概率明顯回落,但只要政策得當(如地方政府增加供地、因地制宜地部分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適當增加「非開發」房地產業投資,整體上房地產業投資仍然具有平穩增長或者緩降的條件。

(四)其他行業投資有望小幅加快。重點關注採礦業、建築業、金融業,尤其是批發零售業投資出現連續兩年左右的持續下降。其中,採礦業投資下滑主要是受煤炭、鋼鐵去產能的影響,建築業投資下滑主要是受國內整體投資放緩、建築業產能過剩的影響,金融業投資下滑主要是受信息技術發展導致物理網點需求減少、金融業規模過大[5]等的影響。

批發零售業,具有投資規模大、中小企業偏多、民間資本集中的特點,行業投資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貸款難度加大。批發零售業中小企業居多,不良貸款率偏高,導致銀行系統普遍收緊其貸款規模,批發零售行業融資困難。二是經營成本不斷提高。批發零售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勞動力成本連續攀升、商業房屋租賃費用不斷上漲,侵蝕了批發零售企業的盈利水平。三是網路購物等新興消費模式分流了部分線下傳統消費,擠壓了傳統批發零售企業的利潤空間。投資在當期是需求,項目建成後會形成有效供給。因此,當某個行業出現投資持續下降的局面,就需要關注其成因,實施相應政策,防止行業投資過度衰減而導致後續發展動能和有效供給不足。

此外,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速也出現大幅回落。2017年,農林牧漁業投資額為2.46萬億元,同比增長9.1%,大幅回落10.4個百分點。主要是受農業階段性供過於求、種植業結構調整等的影響。

2017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額為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較上年回落16.1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前期連續高速增長(此前6年平均增速30%以上)、會展服務市場增長放慢、雙創孵化基地建設放緩等的影響。

建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市場供大於求、投資主體理性收縮投資規模的行業,應順勢引導,繼續壓縮無效低效投資,鼓勵支持行業投資優化升級。針對投資環境惡化、補短板缺口大的行業,要出台相應支持政策,激發行業潛在的投資意願。

(1)製造業投資方面,加大製造業技改支持力度,加大製造業企業環保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高技術製造業加快發展。

(2)基建投資方面,合理把握基建融資支持力度,維持基建投資增速高位緩落。

(3)房地產業投資方面,地方政府合理增加供地、因地制宜地部分取消棚改貨幣化安置、加快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鼓勵民間資本承建公共租賃住房(一石二鳥,既穩房地產業投資、又穩民間投資)。

(4)批發零售業投資方面,優化批發零售業投資環境,切實降低批零企業稅費負擔,設立批發零售企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批發零售業的支持力度,推進大型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

(5)農林牧漁業投資方面,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加大農業補短板建設力度。

(6)民間投資方面,鼓勵民間資本承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基礎設施項目、PPP項目。但最有實效的、能夠打破民企面臨的隱形壁壘的,就是建議將民間投資比重作為約束指標,督促各地政府積極扶持民間投資發展。

[1]實物消費支出主要發生在居住和醫療保健領域。

[2]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數據包括直接售給個人、社會集團非生產、非經營用的實物商品金額。因此,口徑上不同於居民的實物商品消費,這裡的分析忽略這些差異。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數據可以反映整個社會實物商品的消費結構。

[3]此處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大口徑的,包括三個大類行業,分別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4]理解房地產業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區別,是正確認識當前房地產市場對投資影響的關鍵,也是正確研判投資走勢的關鍵。詳見專欄:房地產業與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區別詳解。

[5]2016年我國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8.4%,為主要經濟體最高,超過美國的7.5%、英國的6.6%、日本的4.2%、德國的3.9%。筆者認為,金融業也需要一輪「去產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燈塔和探照燈 的精彩文章:

TAG:燈塔和探照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