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O」死亡通告-分叉幣還能走多遠?
如果說目前的數字貨幣中,95%的價值都將歸零,那麼「IFO」系列的絕大多數幣種,恐怕將會是獻祭的第一批炮灰。
(名錄一覽)
「IFO」全稱為「Initial Fork Offerings,指的是通過分叉比特幣區塊鏈生成新的數字代幣,這裡閻王可能需要再普及一下「分叉」的概念。
以比特幣為例,分叉分為「軟分叉」和「硬分叉」:
「軟分叉」是指比特幣的交易或者區塊格式的數據結構發生改變時,只改變原有數據的定義,而不產生新的數據格式內容,未升級的節點可以驗證已升級節點生產出的區塊,並且已升級節點也可以驗證未升級節點生產出的區塊。
而「硬分叉」則是指比特幣的區塊格式或交易格式(即所謂共識)發生改變時,未升級的節點拒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出的區塊,不過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出的區塊可以驗證未升級的節點生產的區塊,然後大家各自延續自己認為正確的鏈,所以分成兩條鏈。
閻王這裡給出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比特幣的分叉就好比Word的版本升級,「軟分叉」就如同版本的簡單優化,沒有加入新的無法識別的功能和內容,舊版本的Word仍然可以打開新版本的Word產生的文件;而「硬分叉」就如同Word更新和迭代了幾個版本,加入了許多新的功能、字元,舊版本Word是無法識這些內容的,因而無法打開新的Word所產生的文件。
總之,分叉的初衷是為了比特幣交易系統功能的進一步升級,「以太坊」當時的「The Dao」事件,最後也是通過「硬分叉」得到解決。
一.冒天下之大不韙——BCH
比特幣的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分叉幣,應該是比特大陸,吳忌寒的「BCH」,BCH全拼Bitcoin Cash,早先叫做BCC,後來國外的一個山寨幣也叫做BCC,為了避免混淆,逐漸改為BCH。
BCH的誕生背景要追溯到比特幣,也即BTC的擴容之爭。
BTC在誕生之初,中本聰為了避免惡意礦工行為對整個交易系統造成不良影響,把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大小限制為1M。因為比特幣剛剛問世的2009年,1M的設定在大部分節點電腦硬體的承受範圍之內,也即大部分普通用戶的電腦可以運行全節點。但隨著計算機性能的突飛猛進,電腦硬體越來越好網路也越來越快,即便是區塊增大,也不會影響全節點的運行,1M的區塊容量限制,在後期極大制約了BTC的交易處理速度,並且造成了交易手續費的上漲。
基於這一背景,當時比特幣的主要開發團隊Core與中國礦業展開了一些列的爭議,Core開發組力推隔離見證Segwit方案,並據稱可以達到1.3M的擴容效果,來修復延展性問題。但BTC開發工作者之一Gavin帶著Jeff Garzik和Peter Rizun(同為BTC早期開發者)等人另組建一個開發組BitcoinClassic, 並獲得了包括AntPool和BW礦池在內的50%以上算力的支持,計劃在支持率75%的時候進行硬分叉到2M上限,希望在區塊嚴重阻塞到來前,將區塊擴容。兩個派別逐漸形成,並呈現出水火不容的態勢。
2016年2月,中國礦業達成「92共識」,主要內容是在90%算力支持下進行2MB擴容,而不是75%。這個共識基本表示了礦業對Classic的婉拒和對Core的妥協。很快,中國礦業和Core在香港達成了香港共識:計劃2016年4月發布Segwit,2016年7月發布非見證部分擴容到2MB硬分叉代碼,並在2017年激活2MB硬分叉。
但會議之後,Core開始表現出不遵守2M硬分叉的種種跡象,這開始引發礦業的不滿,比特大陸(AntPool)的吳忌寒甚至通過Twitter警告Core,將不會在沒有2M硬分叉代碼的情況下運行Segwit。
2016年5月,BTC的擁堵問題日益嚴重,Core的2M硬分叉代碼並未如約發布,社區開始出現更多質疑的聲音,Classic也因為造假中本聰身份的事件而遭受社區的背棄。此時,一個比特大陸投資的新礦池ViaBTC(10%算力)橫空出世,宣布其部署了BitcoinUnlimited方案,並呼籲使用BitcoinUnlimited來擴容並得到了礦業大佬江卓爾的支持,江卓爾的btc.top宣布支持itcoinUnlimited,大佬Roger Ver攜http://bitcoin.com礦池加入到隊伍當中。
同年11月,Core開放出Segwit代碼,並發起社區的投票,作為對BitcoinUnlimited的強勢回應。可是BitcoinUnlimited和Segwit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都維持在30%左右,爭議一直持續到2017年3月,AntPool高調進入BitcoinUnlimited的陣營,可是BitcoinUnlimited的客戶端關進時刻掉了鏈子,卻BUG不斷,Core自然不會放過發起攻擊的機會,整個「擴容之爭」的較量到達了白熱化的階段。
雙方僵持不下之時,Sergio Lerner站了出來,提出Segwit2mb,後改名為Segwit2x,主張回歸香港共識,合併激活Segwit軟分叉和2MB硬分叉。並請了請了「擴容第一帖」的Jeff Garzik來主持該項目,但具備戲劇性的是,AntPool針鋒相對地發了布UAHF方案,表示如果Segwit2x未能及時激活,AntPool在8月1日時進行硬分叉對抗。
整個事件的轉折點出現在2017年7月,Craig Wright突然在荷蘭擴容會議上表示了對BitcoinUnlimited的支持,反對Segwit技術。
2017年8月1日,UAHF方案進行8M上限的硬分叉,分叉出來的新鏈幣以BitcoinCash為名,簡稱BCH或BCC,BCH正式誕生,BTC首次分叉為了兩條鏈,開始了長期對抗。
一.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BCH在技術上上對整個區塊鏈行業或者說對比特幣網路本身帶來的意義和影響微不足道,但是它開了一個可怕的先例,那就是,對於比特幣本身「共識」的質疑和「節點」的分流,這導致的一個多諾米骨牌效應就是整個幣圈從業者包括大戶投資者的類比思維,既然比特大陸的「吳忌寒」可以做一個BCH,那我們為什麼不行?你吳忌寒能搞,市場是大家的,別人也能搞。
2017年10月24日,名為「比特黃金」的「BTG」率先緊跟上BCH的步伐,緊隨其後的,比特上帝,比特信仰,比特無限制,比特鑽石.......................一夜之間,BTC彷彿成了一匹脫韁的種馬,遍地都是「親兒子」。
然而,在閻王看來,如果說「BCH」還有僅存一點對於「共識」,對於「社區」的敬畏的話,接下來一系列的分叉幣無疑是將人性和資本的貪婪最赤裸裸的暴露了出來,無論背後是誰在站台,也無論標榜怎麼樣的技術優勢,一切不以「圈錢」,不以「利益」為目的分叉都是在耍流氓,這恐怕才是所有分叉幣的始作俑者的心聲。
那閻王為什麼說,絕大多數的分叉幣基本都會死呢?
三.「IFO」家族的三觀扭曲與認知錯位
BTC作為區塊鏈技術第一個真正落地的里程碑應用,它的價值在哪裡?閻王這裡打一個比方,千百年來,人類真正第一個規模化達成共識的交易貨幣是什麼?是黃金,你把黃金帶到全球大多數的文明社會當中,都可以完成價值的交換。但黃金它重啊,它不方便攜帶,中途會磨損,無法滿足商業化的交易需求,那我們怎麼辦?把黃金扔了?不是,我們是基於黃金做背書,發行各自體系下的便於流通的貨幣,但黃金的價值,千百年來,從未被撼動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本身的顏色,它的質地,而是因為一個在區塊鏈中被反覆提及的辭彙,叫做「共識」,因為千百年來,我們所有人,我們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明體系,達成了一個一致的「共識」——黃金它有價值,這重附著在黃金上的「無差別信任」,才是它價值的核心所在。
那BTC的價值何在?是因為它系統代碼的完善程度?還是因為它交易的效率高低?都不是,是因為BTC是第一個能夠在互聯網中,凝聚所有節點的無差別信任,完成價值交換的數字貨幣,所以它的價值,是來源於其誕生與發展的9年之中,所有節點所達成的默契和共識——BTC有價值,我們信任它。這才是它的價值本身。所以,「IFO」系列下的所有數字貨幣所詬病的,諸如BTC區塊容量小,交易速度慢的問題,就如同黃金的「不易攜帶,交換成本高,和易磨損」等缺憾,是其與生俱來的原罪,但絕不是它被遺棄的理由。這就好比有人突然跳出來說,黃金太重了,不如以後,我們用樹葉,用枯草來取代黃金的貨幣地位吧.........於是,住在河邊的,宣布鵝卵石取代黃金的地位,住在沙漠的宣布沙礫取代黃金的地位.............這不就是現在的「IFO」在乾的事么?
所以,其實在閻王看來,側鏈和閃電網路的微支付的思維在做的,正是傳統紙幣對金本位制度所做的事,因為側鏈和微支付的前提和核心,是承認和尊重BTC的價值,或者說承認和尊重BTC節點的共識價值,其所有的發展模式,都是在促進此種「共識價值」更加高效和多元化的流通,它符合一個基本的哲學原理——新事物的產生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過程。而「IFO」的思維在做的,卻是傳統貨幣體系之中,假幣的對真幣所做的事,它是徹底否認BTC所建立的節點共識,是摧毀和取代BTC所積累起來的無差別信任體系,是製造一種基於私慾的肆無忌憚的混亂,它與整個區塊鏈或者說數字貨幣發展歷史做了一個急功近利的一刀切割,它會獲得短暫的混淆市場秩序的生存空間,但最終的結局必然是死亡。
閻王認為,區塊鏈技術最先成熟和落地的一個應用場景,肯定是出現在支付領域,而支付領域尤其是側鏈和閃電網路技術的成熟與成長,將會是壓死分叉幣的最後一根稻草。
四.「IFO」的死亡通知單
評價說明:
1.生死一念型:特指BCH,在區塊鏈的世界裡面,明白一個概念,非常重要,那就是「節點價值」,所謂「節點價值」就是你所能凝聚的「共識」,能把諸多不同文化,不同階層,不同利益訴求的群體聚在一起,找到他們之間的平衡點,來達成一個確定的妥協。BTC的最大價值,在於互聯網的最原始一代的「去中心化無差別信任」,說白了就是,「無論你是誰,只要在這個系統中,在這個規則下,我信你」,並且BTC已經平穩發展了9年之久,它所被附著的「節點」價值是所有其他數字貨幣都無法比擬的。但BCH有一個自身的優勢,那就是它背後支撐它的「算力」,以比特大陸為首的中國系礦池。如果BCH能夠調整自身的定位,不是做BTC的挑戰者,而是尋求新的發展出路,為自身背後巨大的「算力資源」規劃合理的變現途徑和應用空間,那BCH還是有光明未來,能夠起死回生的。
2.垂死掙扎型:包括BTG,UBTC,BTX三個目前市值尚且能看的分叉幣種,從市值和價格,包括成交量來判斷,這三個分叉幣種背後還是囤積了一定的資本力量在做垂死掙扎,在短暫的波段市場之中,背後的莊家以及少數幾個幸運兒還能有一些獲利的空間和機會,但別忘了資本是最聰明,嗅覺最靈敏的,同時本質還是逐利的,必然不會成為其殉葬品。用足球評論員常常送給國足的一句話來轉贈這三個幣種,那就是「留給它們的時間不多了」。
3.必死無疑型:連流通市值,流通量都尚不明確的一系列包括所謂比特上帝,比特鑽石等五花八門的分叉幣種,閻王都懶得再去詳細分析,市場再顛簸一些,就被篩的連渣都不剩,誰買誰煞筆。
※非凡雷神索爾
※大年初五迎財神,願你今年工作順順利利,步步高升,財源廣進!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