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草原霸主匈奴因何會由盛轉衰?解密漢朝死敵匈奴的滅亡之路!

草原霸主匈奴因何會由盛轉衰?解密漢朝死敵匈奴的滅亡之路!

漢朝初期,匈奴總是一次次入侵中原,甚至直逼長安。可是漢朝,經歷了高祖時期掃滅異姓諸侯王的戰亂,政局剛剛穩定,國力尚未恢復,無法與強大的匈奴正面對抗。這個時候,漢王朝一直處於被動防守、屈辱求和的狀態中。

漢朝對匈奴的反擊始於公元前133年,漢武帝策劃的「馬邑之謀」,漢武帝派遣三十萬人馬埋伏於馬邑附近的山谷中,試圖誘捕軍臣單于。雖計劃失敗,卻拉開了漢匈大戰的序幕。

從公元前129年的龍城大捷到公元前119年的決戰漠北,十年間幾乎所有的戰役都由衛青、霍去病領銜。據《史記》《漢書》記載,衛青一生七伐匈奴,殺虜匈奴五萬餘;霍去病一生六伐匈奴,殺虜匈奴十一萬餘,由此可以估算匈奴在這十年間直接損失的人口應該接近二十萬人。對這個在極盛時期也不過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

曾經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匈奴,為何突然被多年來屈辱忍讓的漢人擊敗,而且敗得那麼徹底,那麼不可挽回呢?

可以從五個層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看領導層面。公元前126年,軍臣單于去世後,本應繼承單于位的於丹卻在慘烈的權力爭奪戰中敗給了叔叔伊稚斜。於是於丹投降漢朝,被漢武帝封為涉安侯。而此時的漢朝,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漢武帝登上了歷史舞台。

再看國家實力。一組數字即能證明曾經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匈奴已經由盛轉衰:冒頓單于時期,冒頓曾率領四十萬騎兵,將漢高祖劉邦圍困於平城白登山;漢文帝時期,老上單于南下寇邊,也組織了十四萬騎兵之多,是白登之圍後匈奴最大規模的一次寇邊行動;而軍臣單于南下,史載只有六萬騎兵。再後來軍臣單于去世,匈奴內亂,太子於丹降漢,國力勢必大大削弱。而反觀漢王朝,經過了七十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國力蒸蒸日上,國庫充足,糧食滿倉,人丁興旺。漢武帝初年,漢王朝的人口超過三千萬,是匈奴人口的近二十倍。在人口是最重要的生產和戰略資源的古代社會,這意味著漢朝國力遠遠超過匈奴。

其次是戰略戰術。從取得龍城大捷的關市之戰到決戰漠北,在這些重大的戰役中,漢軍主動出擊到迂迴包抄的戰術往往讓匈奴出其不意。而匈奴人戰鬥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紀律性差。當漢軍的行動速度比自己還快、還要凌厲時,匈奴人完全被打懵了。

再來看武器裝備。匈奴的武器裝備一直都遠遠落後於漢王朝。漢軍不僅有鐵制的強弓硬弩,鐵制的鎧甲盾牌,到漢武帝時代鐵制的長約一米的環首馬刀已經大量裝備騎兵部隊。而匈奴的優勢僅在於馬匹。匈奴的馬匹一般在草原上自由放養,冬春之時,因為缺乏草料,馬匹會顯得瘦弱。漢軍的軍馬皆由馬廄餵養,營養均衡,在決戰漠北前,甚至用人吃的粟米來餵養,馬匹的質量極高。所以,漢軍出擊匈奴大多選擇在春季。

最後來看單兵素質。西漢之時,實行的是普遍兵役制度,所有身體條件符合的適齡男丁都需要為國家服一定時間的兵役,這時的漢軍單兵素質並不高,難與生長在馬背上的匈奴匹敵。而漢初的騎兵還不能獨立作戰,主要是配合車兵、步兵。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匈奴人眼中的漢人是一群只會俯首耕田,而無法騎馬戰鬥的人。漢武帝時在普遍兵役制上輔之以募兵制,招募了大量體魄強健、騎射技能高超、有勇有謀的兵卒,很多充當常備軍,往往父死子代,成為職業軍人。

所以,當匈奴人進入伊稚斜時代,他們較之七十年前的冒頓時代並沒有任何進步。而漢軍卻已經煥然一新,伊稚斜時代的匈奴已經全面落後於漢王朝。

結果可想而知,戰爭以漢王朝的全面勝利和匈奴的徹底潰敗結束。此後的歲月,因為天災和內部權力的爭奪,曾經自稱「天之驕子」的匈奴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失,雖然他們沸騰的血液至今仍在某些人類族群中流淌著,但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從此在歷史上消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典籍中記載的漢代名劍
平民女子變身大漢公主,忍辱嫁給烏孫王父子三人,幫漢朝擊敗匈奴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