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安徒生獎開獎,你的寶押對了嗎?
蒲蒲蘭為大家熬夜苦等的國際視野來了
最新一手消息來了!
2018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for Illustration
得主是
伊戈爾·歐尼可夫
Igor Oleynikov
俄羅斯
現 場 照 片
蒲蒲蘭婉琳編輯攝影自博洛尼亞現場,獲獎得主正在接受現場媒體報道。
我使用所有可用的東西(作畫):掃帚,抹布......只要這個想法是有表達意義的。對於我來說讀者最大的讚美就是當他翻開書看見我的畫兒時,能發出「啊!」的驚訝讚歎。
1953年生於俄羅斯莫斯科附近的柳別爾齊,雖然從小就學習畫畫,但伊戈爾一開始其實是化學工程學院的理科生呢。不過在1979年,他開始在Soyuzmultfilm動畫工作室擔任藝術家,後來在聖誕節電影工作室工作。正因為這段經歷的關係,伊戈爾的插畫經常顯現齣電影的鏡頭感。
1986年,伊戈爾開始從事兒童期刊和圖書項目的插畫工作。他非常高產,插圖富有活力,並經常創造出不同尋常的人物形象。喜歡用水粉創作有紋理質感的畫面。
代表作
Ballada o malen』kom buksire (2011) by Joseph Brodsky
Mahalia Mouse goes to College (2007) by John Lithgow
Fairy Tales (2016) by Alexander Pushkin
▍HCAA 評委會評論:
伊戈爾·歐尼可夫是設計大師,且擁有大量的、精緻創作的書籍作品,即深深植根於俄羅斯傳統文化,又賦予其全新的面貌。畫面即能表達複雜的傳統文學語言,也能作出充滿表現力、活力和豐富情感的挑戰。
作品欣賞
其實今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短名單一出
就受到世界愛書人士關注
入圍畫家們創作的繪本世界都很吸引人
一起來看看入圍畫家都有哪些吧
巴勃羅·貝爾納斯科尼
Pablo Bernasconi
阿根廷
巴勃羅·貝爾納斯科尼,1973年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他是一名屢獲大獎的平面設計師,1998年開始畫插畫,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其作品發表在在世界各地的報紙和雜誌上,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
巴勃羅最喜歡的技術是拼貼:我使用拼貼畫,因為他能夠最有效地將我的想法表達出來,拼貼包含的隱喻......是直接而且不會過分渲染。他喜歡能夠生長的東西:小狗、樹、頭髮、知識、孩子、雲彩和南瓜!
▍HCAA 評委會評論:
巴勃羅·貝納斯科尼有很棒的設計感,他使用獨出心裁的材料創造出一本富有冒險精神的書,你可以讓自己沉浸其中,去讀,去玩。創意、視覺惡作劇和簡單的樂趣使這位藝術家深受兒童的喜愛。
代表作
El Brujo, el horrible y el libro rojo de los hechizos
(The Wizard, the Ugly, and the Book of Shame 2008)
Mentiras Y Moretones
(Lies and brushes, 2016)
La verdadera explicación
(The real explanation, 2012)
El Diaro del Capitán Arsenio
(The diary of Captain Arsenio, 2006)
琳達·沃爾夫斯古博
Linda Wolfsgruber
奧地利
琳達·沃爾夫斯古博,出生在義大利南蒂羅爾的布魯尼科,現居維也納。她先後創作並創作了多部圖畫書。榮獲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四次榮獲奧地利青少年兒童圖書獎。
她使用混合媒介的方法,包括手繪(用木炭或彩色鉛筆),彩繪(用丙烯酸、茶或替代材料),在紙上噴漆,裁剪,粘合,製作微型畫。她遊歷廣泛,去過內羅畢和德黑蘭,她是這樣描述自己:一個印象的收藏家。
▍HCAA 評委會評論:
她從不重複自己,她的每一幅作品都展現出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的獨到見解。不論是拼貼、手繪、彩繪這些不同的技法,或是如何通過頁面讓故事變得生動有趣這些不同的敘述,使她變成了擁有高超繪畫和敘事技巧的大師。
代表作
Daisy ist ein G?nseblümchen
(Daisy is a daisy – except when it is a girl』s name, 2009)
Der Elefant und der Schmetterling
(The elephant and the butterfly, 2013)
Arche
(Ark, 2013)
娃娜?奇米勒斯
Iwona Chmielewska
波蘭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波蘭插畫家。她的作品以新穎的布料拼貼,多樣的著色技法,充滿想像力、創造力與哲學深度的內容著稱。她參與創作的書籍超過三十多本。
她的風格被形容為微妙而憂鬱。她經常用鉛筆,蠟筆;她把同一種顏色的舊筆記本、雜誌、裝飾剪成碎片。她的作品乾淨,有時略帶天真、寫實,但富有詩意,總是整潔而謹慎。她在插圖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經常使用藍色,這反映了她所描述的許多書的精神和憂鬱特徵。用她自己的話說,她是希望「創造出一些原先不能被定義、可以多維度闡釋的圖像。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自己的東西。」
▍HCAA 評委會評論: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展示了一種非凡的能力,可以將文字和插圖結合起來,表達哲學思想,鼓勵讀者深入思考。她真正的國際職業生涯始於韓國,她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兒童書籍創作者之一。
代表作
Blumka』s Tagebuch
(Blumka』s diary,2011)
艾伯丁
Albertine
瑞士
人們認為,繪畫時需要擁有簡單,隨意的創作感,但其實也需要不斷反思,透視,畫草稿,進行嘗試和反覆修飾......是非常繁重的工作,每天十二小時......全身心投入。
196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達爾達尼,曾在日內瓦高等藝術學院學習。於1990年畢業,並於同年開辦了絲網印刷工作坊,一年後成為新聞插畫師。1996年,艾伯丁嫁給了作家Germano Zullo。他們聯合創作的許多兒童出版物已斬獲多項獎項,包括 Golden Apple &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Best Illustrated Book等。
她的繪畫充滿活力和幽默,使用非常精緻的線條,並且通常是明亮歡快的顏色。她的作品散發出來的魅力十分自然,但又具有細節感,保持著無限的精確度,關聯性以及幽默感。她給每個圖像提供不同層次的想法,這反過來也發散了讀者的思維,可以對其作出自己多方面的解釋。
代表作
La rumeur de Venise (2009)
Les Oiseaux (2011)Les Gratte-Ciel (2011)
Ligne 135 (2012)
Mon tout petit(2015)
▍HCAA 評委會評論:
艾伯丁向她的小讀者展示了充滿活力、歡樂的畫作,她擅於採用幽默的、精緻的講故事方式,同時搭配優雅和抽象的繪畫,並且是非常貼近兒童的心理的,為他們對內容的進一步探索提供了大量空間。
作品欣賞
熊 亮
xiong liang
中國
中國畫家熊亮
獲得2018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畫家
這也是第一次有中國畫家入圍國際安徒生獎短名單
▍HCAA國際安徒生獎評委對其讚歎道:
藝術家熊亮融合現代與傳統,作品來源其豐厚的生活根源、文化淵源。他不僅僅將藝術作為敘事媒介,作品中每幅畫都在傳遞故事、表達情感,不論是抽象還是具象,都具有高度藝術性。
為什麼這麼多人青睞熊亮的作品呢?
也許下面他的一句話可以概述:
中國的童話奧妙是"萬物有情",
小石獅、兔兒爺、樹神、灶神、京劇貓……
一切事物變得熱鬧又和氣,
這就是我想要給孩子的童話世界。
——熊亮——
他是如何創作出這麼曼妙無窮的世界?
他的創作觀有哪些?
不妨看看下面熊亮為蒲蒲蘭2015年
「繪本的未來」原創繪本論壇
分享的繪本創作那些事
熊亮和孩子們
先和大家說說,孩子的認知方式。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看到草地上坐著一個家庭,爸爸媽媽與孩子,陽光灑在鮮花上,這個場景非常溫暖,讓人感覺實在與可靠。
接下來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媽媽本來是和小孩在這裡玩,後來媽媽和小朋友說,你在這邊坐一會兒,我到那邊交完房卡就回來。但是,媽媽一離開,孩子就哭個不停。
對小朋友來說,「我去交一個房卡」,房卡是什麼意思他不知道。「我馬上就回來」也是抽象詞,小朋友更不理解。所以,當他媽媽一離開視線,小朋友就突然捶胸頓足、連滾帶爬的要去找他媽媽。之所以從上一個溫暖畫面轉到這個畫面,是因為小朋友不理解「媽媽會回來」這個事情。
我當時就想,原來兒童不是我們想像得那樣,儘管陽光燦然,但對他來說,「媽媽的離開」就是黑暗降臨,因為他想看的東西消失了。
有了自我之後孩子才能明白,「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今天,我的明天……」,空間的概念才會產生。這件事也讓我深受啟發,如果是繪本應該怎麼描述這件事呢?——
其實可以這樣,第一種方式,讓小朋友坐在原地,媽媽也坐在原地,之後媽媽讓孩子看著自己,走開又跑回來,一遍又一遍演示給孩子看。
還有一種方式,草地旁有一束花叢,媽媽可以與孩子玩捉迷藏,媽媽躲起來,等孩子數完數之後,比如「1到5」之後,媽媽就出現。再下一次,就跟他說我會跑得更遠一點,比如說你要上班的時候就可以玩這樣的遊戲。
不斷重複演示,他就會理解關係,理解「離開與回來」。
除了家長上班離開,孩子初次上幼兒園,也是讓家長最煩惱的吧?「晚上下課就來接你」這概念是很難講清楚的。但是如果有一個遊戲,小朋友就能理解這個事情,繪本有時候就是做這樣的一個工作。
另一點,想和大家聊聊靈感來源。
創作繪本的人不一定寫作好可能是擅長繪畫,有像孩子一樣的天然思維,能洞見最自然的事物。我們說的繪本圖文結構是一種抽象思維,在圖文之間,當我們講述一件事物的時候,它自己存在的結構,一個從頭到尾的結構,這是做繪本創作比較重要的。
比如你跟孩子說,你不能哭、要乖乖的,小孩可能就不哭了,但他的不安感會永遠存在,而繪本是不是強行灌輸概念,而是讓一個人活得比較自由的,讓他自己去探索與理解。我做繪本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基礎原則,讓繪本故事跟隨孩子的世界去發展去誕生。
創作繪本的時候,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里去找靈感,這幾年我都在積累素材——尋找中國民間故事,但不是寫在書上的文本,而是到實地去聽別人去講。在民間,熟悉故事的人,有些不相信說,會有人喜歡聽這個,你要和他們長居熟悉後,才會跟你講一點點東西。這樣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素材。
我們的創作可以從生活中、文化中、愛好中、感受中,尋找繪本的結構,而不是完全按照西方文化的結構,因為這個結構裡面包含著很多的東西。
很多人說,中國原創繪本沒有傳統,因為中國繪本才剛剛發展十年多嘛。實際上,繪本文化不必局限,中國那麼久的文化傳統可以取材,從生活中感受文化傳統,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代表作
《京劇貓》《野孩子系列》
《二十四節氣》《梅雨怪》
《小石獅》《兔兒爺》
《和風一起散步》
作品欣賞
LINK
預告
蒲蒲蘭編輯們已經奔赴博洛尼亞童書展
本周三將為大家帶來現場一線報道
敬請期待哦
本文由蒲蒲蘭五零一 三三 小李子翻譯編輯
蒲蒲蘭編輯楊名 婉琳現場報道
國際安徒生獎短名單鏈接
※除了賞櫻,京都還有這些繪本書店必須打卡!
※你家呱兒子長大後要啥?耳朵湊過來,我和你說……
TAG:蒲蒲蘭繪本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