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歷史 褒城尋古
老褒城,位於今勉縣褒城鎮政府以北,呈斜坡地形。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留壩、褒城、佛坪、南鄭縣和黎坪區。其中,褒城縣褒河以西和漢江以南金泉等地併入沔縣,此區域沔縣後設褒聯區,轄老道寺、長林、新街子、團庄、段家壩、紅廟、金泉、二道河等公社;褒河以東及漢江以南併入漢中市。一九六一年元月,鳳縣劃歸寶雞專區管轄,鳳縣所轄江口、留壩兩個公社劃歸漢中市。是年八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南鄭、留壩、佛坪三縣建制,南鄭縣轄區為漢江以南,但此次褒城縣建制未恢復。
其實,褒城縣是中國古老的地名之一,它和褒國、褒河、褒斜道等等,是有淵源的。《尚書》《史記》中講,禹定九州,漢中歸梁州;夏、商、西周,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是夏的諸侯國,其國君曾至夏王庭晉見夏王,商帝武丁率部與褒人和蜀人在今漢中作戰。西周初,武王勢力達於漢、蜀等地,褒國遂成為周的諸侯國;褒人曾隨從武王伐殷。公元前七五0年,褒國滅。公元前四五一年,秦「左庶長城南鄭」,此時始有「南鄭」之稱謂。公元前二二一年,秦設漢中郡,轄褒中、南鄭、成固、西城、旬陽等十二縣,郡治在西城,即今安康。至此,漢中境內有了褒中(即褒城縣前身)、南鄭、成固(即今城固縣前身)等稱謂。漢中古方誌中有「漢中諸邑褒為古」之說,這裡的「褒」指的即是褒城縣。
唐代前,褒城縣治設於打鐘寺,打鐘寺即今漢台區打鐘寺村。宋慶曆年間,褒城縣治移于山河堰北,即今老褒城所在地。這裡北倚連城山,褒河環其東與南。南宋紹興初,褒城毀於兵燹;慶曆初,知縣張寅重修;嘉泰中期,知縣陳彪繼葺,但城牆未築。明洪武三年,知縣段勉始築土城。弘治十二年,知縣張表聚合官民士商之力,築城周二里半有餘,分設四個城門,東門曰「龍江」,西門曰「蜀道」,南門曰「大通」,北門曰「連雲」。
知縣張表,系今河南鹿邑人。弘治十一年八月,即公元一四九八年,張表來褒城縣任職。一到任,即作走訪調研,得知縣城位於連城山下,常有虎、狼和強盜出沒,襲擾百姓,致使商旅往來者寥寥,來者也不願久待;陰陽先生也說:褒城若築城牆,則對為官不利。張表聽了,對部屬們講:「保障斯民,惟吾道耳!」遂舉全縣之力,修築城牆。肇工於十月二十四,次年春告成。由李政邱、應陵敦兩位年長且有威望者主持修建。曾舉行竣工儀式,都大頌此善舉。張表有三子,其後裔一支居住於漢台磑(音「么」)里,一支(老二)定居於勉縣段家壩村八、十、十一組,一支居住於南鄭高台攔水壩,今已繁衍至第二十二、二十三代。
正德四年,即一四三九年,蜀地發生藍廷瑞和鄢本恕起義,褒城縣奉令堅築城牆,東北一帶由縣丞何子奇督建,西南由戍衛指揮戴經負責,因倉促而封堵西門。時城高二丈,城濠深、寬各七尺。嘉靖三十二年,知縣張庚裝修城門,各有題額。崇禎七年,即一六三四年,李自成起義,褒城遭火焚,瓦礫遍地。康熙二十八年,知縣雷辟重修縣城,周四里有三,外系石砌,內為土築。高二丈四尺,底寬二丈八尺,頂寬一丈四尺。磚砌城堞五百二十堵,高二尺六寸。乾隆十二年,補修東、南、北柵門。嘉慶十五年,久雨,城牆坍塌。道光元年,知縣趙廷俊修葺。城門樓東曰「山河三堰」,西曰「梁漢群峰」,北曰「褒斜二谷」。東南城隅有魁星樓,系乾隆初知縣鄒嶙所建。
知縣竇充始建廳署,後惟存東廳。淳熙十一年,即一一八四年,知縣張演重修。嘉泰元年,知縣陳彪繼葺。廳署東有堂者二,堂後有道寢、茅亭、舫齋等。明洪武三年,即一三七0年,段勉重建愛牧堂等。堂東為秘書們辦公之場所,西為公安和獄卒們辦公之駐地。愛牧堂東曾築庫房,嘉靖年間屢被盜,後知縣嚴霜督建庫樓。愛牧堂西,為監獄,明末遭兵燹。康熙二十八年,知縣雷辟重修監獄。縣署前抵大街;其西為馬房,再西為常平倉,即糧站。另城牆內有文廟、明倫堂等。明倫堂,系縣衙所設講學、讀書、討論之場所。明倫堂前,是儒學署。連雲書院,在城的西南隅,系嘉慶十四年知縣傅承湘所建。義學即蒙學,招生對象是貧寒子弟,給予免費供學。義學也在城的西南隅。城守把總署,是武裝力一量之駐地,其駐地設在縣署東。美濟院,類似今日收容院、敬老院、福利院等,設在縣署以南。演武場,在城的北門外。漏澤園,系縣衙所設埋葬無主屍之墓地,在城外西北之二里處,系褒城當地人李廷高所置。
城內還有:文昌宮,在縣署南,乾隆二十五年,系知縣曹良建。關帝廟,在城東隅,元至正年間建,乾隆九年知縣鄒嶙重修。另雞頭關上也有關帝廟。名宦祠,系祭祀宋張浚之祠;鄉賢祠,系祭祀漢鄭朴之祠;忠義祠,系祭祀故縣令汪銓之祠;節孝祠,系祭祀邑人中守節操行大孝者之祠。此四祠,在文廟戟門外,為左右對列。另有:曹公廟,祀漢平陽侯曹參,在城東門外,山河堰左;報功祠,祀原傑和吳道宏之祠,在城北門內之右;土地祠,又曰衙神廟,在縣署東;城隍廟,在縣署東;社稷壇,在城西南隅,壇高二尺五寸,闊二丈五尺;馬神廟,在縣署西;風雲雷雨壇,在連城山坳;山川壇,在雞頭關。
文廟昔建於連城山塢。宋慶曆四年,知縣竇充徙建,在山河堰右。後知縣張克獲移於褒城內縣署西,再後何渙之、知縣陳彪繼葺,更顯宏麗。元頹廢。明洪武三年,知縣段勉移於城西南隅。後訓導李均佐、知縣李瓚相繼修葺。因歲久而殘破,弘治十一年,即一四九八年,知縣張表重修。嘉靖十二年,知縣嚴霜建啟聖祠,移遷明倫堂,未竟而離任。教諭胡喬建尊經閣等,工未竣。嘉靖三十三年,知縣張庚籌措木材,遴選由當地人李曉、歐才華、張世勛督工,修兩廡(兩面廂房)、名宦祠、鄉賢祠、戟門等,規模煥然。其後馬天駟、萬世謨相繼修葺。崇禎年間,毀廢。康熙二十四年,知縣雷辟捐資重建。四十八年,知縣蔣爾庸建明倫堂。後訓導李世景增東西舍屋,訓導王捐修西書房三間。
二0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輯
作者:沙建國,勉縣老道寺人,參加工作以來,歷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鄉鎮黨委書記兼人大主席,縣檔案局、文體局(含旅遊局)副局長,市檔案局副局長,現為局黨支部書記、漢中市委黨史特邀研究員、《中國檔案報》特約記者。
TAG:掌上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