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每次關於曹操的新聞,我們都會異常關注呢

為什麼每次關於曹操的新聞,我們都會異常關注呢

昨天關於曹操墓發掘情況的最新進展一經發布,瞬間吸引了我們的關注,不管了解曹操的,還是對曹操一知半解、道聽途說的,一聽到曹操兩個字都迫不及待的去找尋這方面的文章予以瀏覽。要說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有幾百位,我們應該對他們的關注度更高一些,可現實卻是一位不是帝王的曹操卻能時時刻刻牽動我們的神經,這是為何呢?

首先就不能不提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了,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極力把曹操描寫成了一個篡奪王位、狡猾奸詐的人物,而劉備一方則成了美好的代名詞,他認為蜀漢才是天下正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下犯上,不符合封建禮法,加之《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的文學形象基本被固定成奸雄的代名詞。

要說這也不能怪羅貫中,羅貫中寫小說也是為了迎合當時的百姓和統治者需求,民間百姓對曹操的臉譜化大概源於宋之後。在宋以前,誰佔據中原,誰就代表著正統,所以之前一般都奉曹魏政權為當時的正統,但到南宋以後,宋朝成了偏居一隅的王朝,中原腹地已淪落敵手,南宋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合法性,就宣傳宗室血統的重要性,慢慢的在東晉時期開始有苗頭的尊劉反曹成為了主流,自上而下的洗腦風暴開始,所以在民間曹操的形象開始黑化。羅貫中為了自己的小說能有更大的受眾,也為了迎合統治者的正統性,他在創作時就採用了尊劉貶曹的寫法。

寶寶心裡苦

文學和民間形象畢竟有誇張的嫌疑,都或多或少的夾雜著一些別的思想在內,歷史才是一個人的真實反映。但隨著後世統治者為了自身合法正統性的需要,曹操被黑化,為那個時代背鍋已成為共識,曹操的形象就更加固定化了。

到了近現代隨著思想的解放,人們才敢各抒己見,表達對曹操的不同看法,這其中最先開頭的就是魯迅了,魯迅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寶寶很開心

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正視了曹操的歷史功績,到現在隨著網路的普及,我們就更有機會去接觸了解曹操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每個人的感知不同,對曹操的評價也越來越多元化。

隨著曹操墓的被發掘,再加上當時一些專家的言論,曹操這個爭論不休的人物就更加受我們關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的精彩文章:

他為唐朝續命150年,榮耀一生;而他為明朝續命200年,卻冤屈被殺
憑此大功就算朱棣不怎麼喜歡他卻還得立他為太子,為什麼呢

TAG: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