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就該懟准演藝圈
「我覺得天然的才是最重要的,並且認為作為演員,內心的自信才最重要。」
文/李霽琛
伊莎貝爾·於佩爾65歲了。
她美嗎?
至少在我心裡這是毋庸置疑的。
於佩爾的美不能用「不老」、「凍齡」等國內通稿高頻辭彙來形容。
她確實老了,歲月留在她臉上的痕迹肉眼可見,六十歲就是六十歲的樣子,她也從來沒把自己照少女打扮。
事實上於佩爾的美與年齡分不開關係。她通身成熟淡然的氣質,那是只有時間才創作得出的作品。
經常有人從法國回來使勁誇法國女人好看。
要我說,法國女人好看多是好看在一個「真」字。
十八歲有十八歲的好看,八十歲則有八十歲的好看。
雀斑有雀斑的好看,小眼睛有小眼睛的好看。
真正的「好看」往往沒那麼完美,多少有點缺憾。
(舒淇的雀斑是她美麗的一部分)
缺憾或可說成是個性,總之「好看」是絕不能模式化的。
一旦千篇一律,則魅力大減。
但多有人接受不了自己的缺憾,這當然也能理解。
整容業的發達促成了無數張千篇一律臉孔的誕生,這在演藝圈尤甚。
有時候打開電視,隔著屏幕似乎都能聞到玻尿酸的氣味。我更有怪病,從小就患「尖銳物體恐懼症」,數學課上老師講三角形我便頭痛,看到國產影視劇里不少人的下巴,實在難受。
整容是個人的自由,嚮往變美,人之常情,當然無可厚非。
但做演員這個行當,頂著張整容臉還真有些不合適。
在鏡頭底下表情都做不到自然,又怎麼能把戲演好呢?
不光我覺得不合適,馬伊琍也覺得不合適。
前陣子上戲招生,馬伊琍是考官,她就明確表示「不收整容臉」。
引起討論後,還傳出她在現場這樣問過考生:
「你鼻子整成這樣不疼嗎?」
嘴挺毒的。
毒歸毒,馬伊琍的理論倒是沒什麼問題。
接受採訪時她表示:
「我覺得天然的才是最重要的,並且認為作為演員,內心的自信才最重要。」
其實更關鍵的還有一點,馬伊琍也說了出來:
「如果能整到讓人看不出來,那我們也沒轍。那說明還很成功,說實話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可以說百分之百都整得非常失敗。」
國內演員整容,確實失敗的多。
還記得孫菲菲嗎?當年在《李衛當官》里驚艷到我,後來整容不算成功,顏值變得一言難盡。
這還是底子好的。
底子不好,整出來都是一個樣子。
奇怪的鼻子奇怪的嘴,奇怪的玻尿酸臉上打不完。
說是「網紅臉」,倒不如是「廉價臉」。演現代劇還好,演個古裝劇,一股子的彆扭,滿屏幕的不適感。
這種不適感不只是因為長相。
根據我不正經的科學研究發現,整容臉們演技多半也拿不出手。
這也緣出有因。演員光想著自己的臉,當然會忽略戲。
馬伊琍就還說了:
「表演不是要長得好看的人,大家會看你演戲。」
有理嗎?當然有理。
但你細琢磨又會覺得哪裡不對。
演戲當然不一定得長得好看,要想大火特火多半得長得好看啊。
葛大爺和渤哥畢竟是少數。
但說到底,其實我和馬伊琍都搞錯了一件事情。
我看影視劇總想看劇情品演技,馬伊琍當考官是希望能招到好的演員胚子。
但事實是,那些沒什麼演技頂著張整容臉在電視里膈應觀眾的演員並沒把自己當演員,被馬伊琍懟了的整容姑娘心裡的夢想恐怕更傾向於做明星,而不是做演員。
整個演藝圈,處處都是「假演員」。
「315」沒人打演藝圈的「假」,真是可惜。
演員是職業,但它不像醫生,當演員沒有從業資格證,看上去門檻極低。
但演員又無疑是「技術工種」,不但是「技術工種」更是「藝術工種」。想把戲演好,不下功夫、沒有天賦,還真做不到。
門檻低,但是做好又難,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假演員」。
就拿最基本的業務能力來說,台詞功底是演員賴以吃飯的本事。
這段時間《聲臨其境》大火,一是因為參加節目的都是好演員,有真本事;其實也是因為有太多我們經常在電視里、影院里看到的演員台詞說的是真不行。
不信你問問菩薩心裡還難過不難過,螞蟻走得累不累。
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其實我們也不該多加苛責。
但中戲北影畢業的演員,也多有演戲全靠瞪眼嘟嘴的。
這還不算。台詞功底差、表演技術浮誇等問題,還能說是水平有限,天資不夠。
去年傳出某些鮮肉小花進組不背詞兒,念「一二三四」完事兒,後期全靠配音演員補救。
(「雲飛兄,咱哥倆一塊兒開義大利炮轟他娘的!」)
這就是態度問題了。
水平不夠,也就是賣次貨;態度差勁,那就得算是賣假貨了。
何況這價錢賣的還不低。
當然,有時候我也會想:
這只是演員的問題嗎?
整個行業的風氣出了問題,鍋也不能全讓演員背。
前幾天看《圓桌派》,竇文濤請來了編劇汪海林老師,汪海林就說了:
「這幾年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電視台領導要來探班,這個戲在拍的時候,買還是不買,來探班。那麼就要組織男演員,去陪領導吃飯了,不再是女演員去陪領導吃飯了,明白嗎?」
明白了嗎?
小鮮肉大行其道,某種程度上也不光是市場的需求,更是電視台領導的需求。
在這種畸形的「需求」下,「假演員」當然就應運而生。
汪海林還提出了一個爛片公式:
「小鮮肉+大IP=爛片。」
這不難理解,選擇小鮮肉擔當主演,不是因為他戲好,而是因為他人氣高。
某些人是真明星卻是假演員,就沒演戲的本事。片方純粹奔著錢去,哪能不拍爛片。
我們也可以稱爛片為「假電影」。
(2015美國「加州」帝王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我們這些看不懂這部電影的人可能不夠純潔,也沒有夢想。)
畢竟它不尊重電影這門藝術,這些拍爛片的人也不尊重電影這個行當。
我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這個行業里有多少蛀蟲。
提起導演,我們多半想到的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大腕,而我要介紹的這位,比這幾位都牛逼。
那就是鄭成峰導演。
他擅於拍大IP。
比如《太空熊貓》系列。
他的處女作是《太空熊貓歷險記》。
這是一部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神作。
那詭異的畫風和台詞,讓影片中的動畫角色都忍不住吐槽導演。
這也讓我佩服起了鄭導。
在剛出道時具備這樣的自嘲精神,怎麼能不成大器呢?
拍完IP首部曲《太空熊貓歷險記》,鄭導就著手完成了《太空熊貓總動員》。
從片名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野心。這是在向皮克斯、夢工廠、迪士尼宣戰。
《太空熊貓總動員》是一部想要揚我國威的作品。
因為比起功夫熊貓,太空熊貓的能力要強得多。
在這部電影中,「麥考芬」是一個叫做「熊貓天魄」的東西,具體藥性和療效你們不需要了解,只要知道得到這個東西就可以稱霸「鄭成峰宇宙」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太空熊貓總動員》在某視頻網站的播放量達到了100萬,我很心疼曾真正看過這個玩意兒的好奇寶寶。
在拍攝「太空熊貓」系列第三部的同時,鄭成峰導演開啟了「阿里巴巴」系列。
先是《阿里巴巴與大盜奇兵》,再是《阿里巴巴2所羅門封印》,在這中間他還完成了《魔鏡奇緣》這種更具技術挑戰性的概念作品。
在去年涉足西方童話題材執導《瘋狂醜小鴨》之後,鄭導又回歸了東方傳統,在今年完成了《大熊貓傳奇》。
算一算,從2013年出道至今,鄭導也快拍了五年電影了。
這五年的堅持,真是可敬可嘆。
不禁想感慨一句:
什麼玩意兒!
不只一個鄭成峰,寄生在火熱的中國電影市場里,拍著「假電影」。
更要命的是,不但有人拍「假電影」,還有人造「假票房」。
「票補」現在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有的電影還沒上映,片方自己就能送出去一億票房。
這還大都是大導演和大公司的做法。
不但有假票房,還有假大獎。
比如畢博士帶著《純潔心靈》參加的那個「加州帝王國際電影節」,就讓人費解。
(全世界都說「中國話」?)
後來我想明白了,李先生加州牛肉麵,難道是加州的嗎?
重慶雞公煲還不是重慶的呢。
這樣想,前段時間很多明星參加的那個「塞班國際電影節」,我們也就能搞明白了。
單純地希望谷歌努力,爭取搞個「安卓國際電影節」出來。
什麼時候我們能不這麼忽悠人呢?
觀眾上當受騙,看了爛片,掏了倆小時的票錢看了半小時就趕緊跑出來還得買止吐葯,那該找誰說理去呢?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些都是電影市場發展初級階段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為了這個市場繁榮興盛,大家都得多擔待。
但我的問題就來了:
這個市場是不是也是假的呢?
照這麼下去,中國電影真是朝好的方向在發展嗎?
市場繁榮了,電影真的繁榮了嗎?
哎,我這又是在問誰呢?
大概八點二十發
※「緊臉神器」到底靠譜嗎?我來給你們講清楚!
※年度榜單Vol.07 喵の最愛面膜
TAG:喵爺玩美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