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要立即脫衣服,還有倒春寒!

不要立即脫衣服,還有倒春寒!

民間有句俗語:「打了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冷天氣。」雖然已經立春有一段時日,但是倒春寒時不時會帶來頑強的冷空氣,一不留神就會讓疾病鑽了空子。

立春後容易凍出四種病

1、感冒

冷空氣刺激導致氣道免疫力下降,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

2、胃病

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3、心臟疾病

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4、腦梗

晝夜溫差懸殊,低氣壓、高濕度,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女不凍腳、男不凍背

男女有別,最該保暖的部位也會不同,如果凍著了,極有可能留下難纏的老病根。

女人的腳凍不得

走在大街上,經常看到小姑娘們露著腳脖子在外面,似乎很時尚,但這樣追時尚,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輕則痛經、宮寒,重則引發風濕病、骨性關節炎,甚至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

不單單是腳踝,因為腳離心臟最遠,是全身陽氣最難到達的地方,而多數女性氣血比較虛,會有足部冰涼的癥狀,倒春寒時節,腳部的保暖就更加不能忽視了。

男人的背凍不得

男性以陽氣用事,陽氣在體表發揮防護作用。而背為一身之陽,循行於後背的足太陽膀胱經就像鎧甲一樣保護著內在臟腑。如果忽略背部保暖,寒邪趁虛而入,鎧甲就會崩塌。

寒冷可通過背部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引起腰酸背痛,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導致各種不適。肺心病、哮喘等也常與背部著涼有關。

春天也要暖著過

其實說到底,還是老祖宗留下的春捂習慣,雖說男女重點保暖的部位不同,男不凍背,女不凍腳,這並不是說,男人就可以凍腳,女人就可以凍背了,各有側重而已。

百歲藥王孫思邈也說:「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因為經過一冬的養精蓄銳,開春後毛孔從封閉狀態開始舒張,陽氣也從五臟六腑向體表發散,若這時候被寒風吹到或被濕冷的雨水淋濕,風寒或寒濕長驅而入,會引起發燒怕冷、頭痛身痛、鼻塞噴嚏、咳嗽咽痛、關節疼痛等。而且剛剛升發的陽氣也會被扼殺,對一整年的健康影響很大。

所以早春不要著急脫去保暖衣物,適當的捂一捂,既是順應陽氣生髮的需要,也是為了預防疾病。

怎麼捂也是有技巧的

早晚捂,變天捂

春捂早晚要捂,變天尤其要捂!養成每天查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做好準備,有備無患。

上薄下厚,脫衣遞減

下半身應該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稍微少穿一些,有利於氣血暢達。脫衣也不是一步減到位,要遞減,一件一件地脫,尤其是身體虛弱的老年人。

春捂宜松

春捂不僅是不要過早脫衣,同時穿衣也不能過緊。春天是一個舒張開放的季節,應該讓人無拘無束,穿緊身的衣,阻礙了氣血的流動,容易把陽氣鬱住,身體會更冷。所以,穿保暖性好又柔軟透氣寬鬆的衣服最好,暖和,皮膚也不容易乾燥瘙癢。

春捂不過度

春捂固然重要,可是捂得太過又會捂出火來。春天蓄積了一個冬天的陽氣,要往外發散,如果捂得太嚴實,就會導致鼻腔、牙齦、腸道、呼吸道上火。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溫度變化來定,到底要捂到什麼時候:

首先看溫度:如果溫度高於15℃,就可以適當脫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溫度低於15℃,還是先讓厚衣服多陪伴幾天吧。如果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1~2周,就可以解除春捂了。

看體質:一般來說,天氣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體熱的人如果「捂」了後身體容易出汗,就可以少捂幾天;老人和一些體質偏寒的人,「捂」著沒有身體冒汗、咽喉發乾,可以多捂幾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銘醫堂醫院 的精彩文章:

男人也不是鐵打的,以下六大器官最脆弱最容易生病

TAG:重慶銘醫堂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