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借它明志,輕羅小扇了解一下!
團扇又稱宮扇、紈扇。中國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團扇起源於中國。扇子最早出現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
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綉畫。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
宋以前稱扇子,都指團扇。王昌齡《長信愁》詩:"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杖扇新錄》載:近世通用素絹,兩面綳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圓、腰圓、六角諸式,皆倩名人書畫,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類。名為"團扇"。圓形或近似圓形扇面,扇柄不長。
圓形或近似圓形,柄不長,多為唐代女性隨身佩帶,中國團扇一般在扇面畫上仕女圖。日本通常用在藝伎表演時,古代日本有用其作為族徽。團扇系中國的發明,又名紈扇,而後傳入日本。團扇在奈良時代由唐朝傳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團扇的是宮廷貴族。到平安時代末期,才允許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歷來中國被譽為制扇王國之稱。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紙、扇、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其它棕櫚葉、檳榔葉、麥桿、蒲草等也能編強或製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製,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鑽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中國扇文化起源於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歷史,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善改進已發展成為幾百種的扇子家族,戰國秦漢時期,一種半規形"便面"其形似單扇門,故又稱"戶扇"單門扇可遮面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便面"一律用細竹篾編形製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使用它。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第一次出現於三國。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載有曹孟德的主簿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晉書·王羲之傳》有一則王羲之為老婦題扇的佳話。當時有位"老母","持六角竹扇,求書於王羲之","羲之為書五字",她售出時便由十二文漲至"百文"。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處。
扇子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歷史。最早出現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故"扇"字里有個"羽"字。當時,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西漢以後,扇子開始用來取涼。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出風緩軟,不入腠理。東漢時,大都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以便點綴綉畫。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當時扇子有長圓、葵花、梅花、六角、匾圓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還有扇墜、流蘇、玉器之飾。扇面上常綉以山水花卉,款式爭奇鬥豔,閨閣仕女手搖團扇,清風徐來,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嫻雅文靜的儀態,又能體現女性天真活潑的個性。
中國團扇
當時無論中國或日本,就團扇形狀而言,只有圓形和方形,圓形使用量大,所以稱其為團扇。摺扇最早出現於我國公元五世紀的南北朝時代。作為宋元著名的史學家,胡三省在《音注》中所作的解釋看來是有一定依憑的。參考胡注及有關史料,我們大致可以勾勒出中國摺扇這樣的一個發生髮展史,即:摺扇,初名腰扇,濫觴於漢末,曾是王公大人的寵物。晉代,腰扇又稱為疊扇,已成為上流社會男女通用的驅暑器具。南北朝時期,南方士流出門常持此物以納涼遮陰。隋唐兩朝,摺扇大概沒什麼發展(但也許正是在這個國際交往頻繁的時期,摺扇開始傳播到日本等鄰國),以致自北宋起,當日本、高麗精美的摺扇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後,相對簡陋的中國摺扇反而湮沒無聞了,這就是為什麼南宋以來史家多以為摺扇是舶來品的原因。 由此亦可見摺扇並非來自外邦,而是發源於中國。北宋時從日本、高麗入貢的摺扇只不過因其"精緻非中國所及"(蘇軾語),故在宋文獻中出現了反客為主的說法。 晉人提到的腰扇很可能就是摺疊扇,因為在差不多同一個時期確實出現了疊扇的名稱。
日本團扇
日本進入室町時代,出現用鐵和皮革製作的軍配團扇,戰爭時武將們作為陣地指揮的工具。這種軍配團扇扇面上使用紅漆或金銀粉, 畫上星辰、日月,團扇柄端綴有穗頭。相撲比賽時行司裁判用的軍配留有戰場用團扇的形狀。江戶時代後期,日本的城市居民使用團扇扇風取涼日益見多。隨著日本夏季祭祀、盂蘭盆節的興盛,團扇大為普及。日本東北三大祭祀之一"隨豬祭"就是扇形燈籠。據說來自中國的三國志,扇面上繪有勇士圖像。團扇的種類也因此增多。如出現大型滅火團扇、塗漆防水團扇,也又送風調節火勢的團扇。和人們信仰有關的團扇也應運而生。最先在中國南部和日本沖繩,有一種蒲葵葉子做的團扇,主要供巫婆使用。還有宗教信仰用的法貴扇和天狗團扇。眾所周知,"江戶之華"有火災一項,為避免火災的發生,過去人們迷信,在門口掛起一把團扇,便可免除火災。元祿時代,團扇成了日本女子晚間乘涼時不可缺少的配帶物。團扇與居民的關係愈來愈密切, 商人開始以團扇為商品在市場出售。這就更加促進了團扇的發展,相繼出現了銀制團扇,用絲綢制的團扇,團扇變得極為講究。從而團扇從實用又發展到鑒賞和裝飾用。
古代團扇的形狀各種各樣,完全根據自己的喜歡設計樣式形狀,但是還是有比較流行的主題樣式的,接下來介紹幾種樣式。
1.圓形團扇
扇圓形,黑漆邊框,中以白絹為地,運用雙面綉技法,以紅、粉、橙、赭、綠、藍、紫、黑等色,並加入多種間色絲線,綉松樹下,牡丹花叢間,一孔雀昂首垂翼,徐行於坡上。物象造型較為程式化,用色大膽而濃重,效果強烈,富於視覺衝擊力。針法疏獷而熟練,畫面生機盎然。此扇黑漆柄鏤空,並陰刻卷葉、松針紋,製作相當精巧。
2.花瓣形團扇
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綢地上雙面綉折枝蛺蝶菊花。綉幅宛若圖畫,講究虛實向背,層次分明,構圖因扇骨而劃分為左右二部分。其設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紅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較鮮艷的紅色,以點亮畫面。綉面勻薄,針腳細密,針法相當純熟。扇面下部有如意形護托,護托正背面分別鑲有染牙鏤空花片及刺繡桃蝠裝飾。扇柄竹製,首尾牙頭茜色,柄身留青花卉湖石,工藝亦有可觀。
3.長方形團扇
4.芭蕉式團扇
扇作上廣下狹的芭蕉式,扇面中央於桃紅色地上緙織折枝牡丹、梅花及綬帶鳥,其鋪排全依畫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鳥尤其生動。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體邊緣以絲線緙出,其內則為添筆彩繪,這樣既降低了工藝難度,又使局部更為精緻和寫實,反映出清代緙絲的新風格。扇幅正背面花紋相同,線條清晰平整,系使用了新興的透緙技術的結果。扇面下部配四齣柿蒂形護托,一面飾緙絲加繪寶相花,一面刺繡卷草紋。扇面整體以紅、藍二色為主調,牡丹及梅花亦分別用二種絲線滾邊。配色和諧,恰到好處的藍色穩定了畫面,使其不顯甜膩。扇柄牙制,嵌犀角頂頭,柄身陰刻填漆八仙紋,黑白分明,寫形傳神。
5.桐葉式宮扇
宮扇作桐葉式。扇面於黃色地上緙織一棵梧桐樹,一隻鳳凰獨立於樹榦,湖石旁牡丹綻放。扇配四方紫檀木柄,通體刻"壽"字描金,兩端鑲象牙,系黃絲穗。此扇為雙面緙,配色自然柔和,緙工細緻入微。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織工藝品種之一,歷史悠久,起源不晚於唐代,繁盛於宋代。在清代,緙織御制詩文書畫、梵經佛像、服裝等大為流行,且工藝較前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之一就是創造了雙面"透緙"技術,使織物兩面的花紋相同,線條清晰平整,特別適合裝飾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宮中有大量的團扇都使用了"透緙"的技術。由於緙絲工藝繁複,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由此可見宮中后妃生活的奢華。
6.橢圓形宮扇
※以火為筆畫的中國畫,有你不知道的美!
※拍賣行中假貨最少!古籍不怕買假!1495萬元的古籍告訴你!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