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當鋪」是如何盈利的?現在還有當鋪嗎?
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主角兜里不富裕時,會把自己身上值錢的衣服、玉佩、手錶之類物品拿到當鋪去換錢,高高的櫃檯裡面站著一個只會貶低和壓低當價的「掌柜的」。記憶里,當鋪存在於古代和近代,直到前兩天在大街上見到了個「XX典當行」,我很驚詫現代社會竟然還有「當鋪」!同時又很好奇,「當鋪」從古至今能夠在商業領域(金融行業)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麼它必然有可以存活下去的理由。故而,小編查閱資料想搞清楚「古代的當鋪是如何盈利的」?
「當鋪」當東西有兩種模式,「活當」和「死當」。「活當」就是當的東西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贖回,而「死當」是不可以贖回的,就相當於賤賣了。
「活當」,當鋪的「掌柜的」一般是識貨的,當物件時,當鋪的掌柜的會盡量的壓低價格(說當的東西各種不好),然後會寫好字據,主要是物品的期限和贖回的價格(「九出十三歸」),當鋪可以在中間賺個差價(差價會包括各種費用,比如保管費等)。如果到了期限無法贖回,則會追加利息,要是到了一定的期限還是無法贖回,那活當就變成了死當,東西就歸當鋪所有了,當鋪可以轉手處理「自己的」東西。
「死當」,上文已經說過了,就相當於賤賣了。當鋪和當物者議定價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罷了。
《大宅門》裡頭有這樣一個鏡頭:「白景琦被逐出家門,跑到山東去,不得已去當鋪當東西,結果一件大好的皮襖,卻被當鋪說成是鼠吃蟲咬白板沒毛」。一方面是為了狠打個折價,另一方面也是斷了對方贖回的路。總之,好東西盡量壓低當價,對方有錢贖回就賺個差價,沒錢贖回當鋪也不賠,說不定轉手一賣賺的更多。
所以,影視劇中出現的看似不起眼的當鋪可不簡單呢。
※古代的「官銀」都有記號,那麼它是如何「花」出去的?
※三國時,魏、蜀、吳都有諸葛家族的人掌權,他們的結局是怎樣的?
TAG:鵬鵬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