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光集團軍民融合發展有特色

銀光集團軍民融合發展有特色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化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軍民融合發展特色做法獲肯定,被認定為甘肅省含能材料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成為甘肅省第一批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作為國防特種化工骨幹企業,銀光集團在承擔國防建設任務的同時,將共和國長子的責任與擔當化作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持續努力,發揮企業軍工生產實踐經驗與技術、人才優勢,以TDI為龍頭,大力發展軍民融合循環經濟產業,走出了一條熠熠生輝的軍民融合之路。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軍民融合發展以來,在30多年的探索實踐中,銀光集團做到軍民產業基礎互通、技術互補、產業互融,實現了由單一軍品向「以軍為本、以民為主」軍民融合發展格局的轉型升級,步入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發展軌道,連續多年保持了「穩增長」的發展勢頭。2017年實現利潤4.55億元,以TDI為龍頭獨具特色的軍民融合循環經濟產業鏈利潤貢獻率均在10%以上,發揮了對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向支撐拉動作用,實現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全要素整合,融合產品滿足軍民兩用需求

銀光集團結合自身軍品特點,把實現軍民一體化發展作為民品項目選型的標準,選擇軍民技術相通、工藝相近,能發揮企業技術設備優勢的民品項目,推動軍民技術互通互融,走軍民融合創新之路,兼顧軍用、民用兩個市場需求。

企業找准軍民融合點,建成年產2萬噸的TDI生產線,填補了國內聚氨酯產業空白。TDI的主要原料DNT是含能材料的中間產品,企業利用已有的含能材料生產線,基於軍品硝化技術生產DNT。「十一五」期間,企業TDI擴建至年產10萬噸,拉動DNT形成了年產18萬噸的產能。依託軍品生產積累的技術優勢,在苯、甲苯、二甲苯下游系列衍生物的開發生產上形成成果,發展了DNT、MNT等一批支撐企業發展的重點民品。其中,DNT、MNT均可用於生產軍品含能材料,在積蓄軍品含能材料生產潛力的同時,也使企業軍工技術實現民用化應用、產業化發展,滿足軍民兩個市場需要。

企業落實軍民融合發展「統、融、新、深」四字要求,加快構建以含能材料產業為主,光氣化和精細化工產業為翼的「一主兩翼」軍民協調發展產業框架。藉助國家含能材料能力結構調整的政策機遇,圍繞「打造含能材料國內領軍企業、國際知名企業,建設創新能力強、製造水平高的含能材料研發生產基地」的目標,對現有生產線開展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推進產能提升、技術升級;建設新型智能化含能材料生產線,進一步提升銀光集團及甘肅軍工企業在國家國防領域的基礎保障能力和戰略地位,適應國防裝備需求。目前,銀光集團生產的160餘種高能含能產品中,有60餘個品種為國內獨有,佔全國高能含能產品裝備量的80%以上。

多領域統籌,循環產業助力地方經濟建設

銀光集團發揮「軍工集團是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主戰場」的作用,以現有的技術優勢和光氣資源為基礎,以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多領域統籌,積極融入到地區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規劃中,加強與產業關聯企業的合資合作,延伸光氣化產業鏈,推進以光氣化產業為核心板塊的白銀軍民融合產業園建設,以軍民融合產業的良性發展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建設。

銀光集團高度重視TDI產業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建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生態環境相融的軍民融合系列產品,建成了18萬噸DNT、10萬噸氯鹼、12萬噸PVC生產線,與年產10萬噸TDI配套,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實現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被甘肅省列為循環經濟產業鏈的示範單位。

在實現內部循環發展的同時,企業依託周邊豐富的煤、焦碳、電石等資源及化工產業基礎,分別與蘭州石化、靖煤集團、劉化集團等形成了原材料供應關係;主要產品和副產品又分別與蘭州水性科天、金川公司、白銀陽明公司、東方鈦業等20多家企業形成循環配套,在企業外部又形成循環發展,拉動實現產值百億元。外部循環產業鏈的形成也拉動了當地勞動力的需求,帶動配套上下游企業數以萬計就業崗位,為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企業結合市場需求,進一步探索軍民產業融合發展的途徑,利用軍品生產的多種硝化、加氫技術開發苯、甲苯、二甲苯等下游產品,做優光氣化和精細化工產業,以滿足國家武器裝備對特種材料的需求。企業明確將做強、做優TDI循環經濟產業鏈,計劃將現有裝置提升到年產13萬噸,並同步提升配套的PVC、氯鹼產能;建設年產1萬噸TDI分離生產線,提升產品附加值;建設年產1萬噸的特種PC(硅氧烷聚碳酸酯),實現多品種特種PC的生產能力;建設以M-XDI(間苯二甲基異氰酸酯)為核心的百噸級光氣化柔性中試線,實現光氣化產品多元化發展;加大特種PC和M-XDI在製造單兵作戰裝備、戰鬥機部件、探測設備和裝備防護設施方面的應用研究,實現從軍品—民品—軍品的深度融合發展。

全局性規劃,協調發展實現雙收益

在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中,銀光集團將企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作為制定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基本原則和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始終恪守「增產不增污」的環保紅線,通過全局性規劃,做到軍民產業基礎互通,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收益。

投資3.93億元實施環境污染治理項目,徹底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硫酸霧污染問題,為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做強做大核心產業奠定了環保基礎。在主導民品TDI擴產改造過程中,同步實施鍋爐脫硫除塵改造、中水回用、新建焚燒爐、餘熱鍋爐、蒸汽池、有機廢水處理站等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線「三廢」處理問題,而且項目與項目間充分考慮了優勢互補和能力配套,既有顯著的經濟價值,又具備較好的環保價值。近年來,企業憑藉著在氫化、光化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不僅使TDI裝置及其上下游配套運行更加穩定,且極大地降低了TDI產品的物耗、能耗,實現了源頭減排,推進了清潔生產。以TDI為龍頭獨具特色的軍民融合循環經濟產業的蓬勃發展,有效降低了企業公用工程和安全、環保配套設施的運行成本。

企業通過軍民融合發展,拉動民品產值佔到總產值的90%,有效反哺和支撐了整個軍品的發展,加快了企業軍品科研和能力建設步伐,提升了企業武器裝備保障能力和在國防建設中的地位。民品的自動過濾、原材料輸送等技術和連續化、精細化成本管理方法,應用於高能含能材料生產當中,為企業更好履行保軍使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王娟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甘肅網 的精彩文章:

先睹為快!蘭州人自己的蠟像館來了,就在五泉山!預計春節期間免費開放
「醉美甘肅·年味」攝影大賽作品徵集正在進行

TAG: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