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醫40年,最常想的,是那些沒治好的『冤魂』」

「行醫40年,最常想的,是那些沒治好的『冤魂』」

我覺得對醫生最好的鼓勵就是,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喊你,說你曾經救過他的命,對我來說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頭頸腫瘤外科主任唐平章教授今年70歲了,從1978年他考上屠規益教授的研究生,邁入頭頸腫瘤外科這道門,迄今已40年。

做了這麼多年醫生,唐平章教授最強調的還是要熱愛專業,要喜歡與病人打交道、關心病人,病人好到什麼程度了,出院後多久複查,功能恢復如何,醫生要把這些當成必須完成的任務,無形中就會有很多病人成為你的朋友。「我覺得對醫生最好的鼓勵就是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喊你,說你曾經救過他的命,對我來說這是最幸福的時刻。」

如今,唐平章教授常常會想起過去治過的病人,想的最多的是那些沒有治好的「冤魂」。「我經常想如果擱現在,是不是就能治好?雖然當時就是那種水平,沒有辦法,但這種反省能讓你在工作中犯更少錯誤,醫生做到了一定程度,都會這樣吧。」

對於自己的從醫生涯,唐平章教授如此總結:「雖然有了一點虛名,想想還是挺慚愧,不過是處在一個好平台、好醫院裡。很多醫生在小地方幹了一輩子,也深受當地患者的愛戴,所謂名不名其實就是患者口碑好不好,因為處的平台大,所以名氣大一些,也沒什麼了不起,把事情做好才最重要。」

醫生的成長沒有訣竅

唐平章教授出生在上海浦東一個中醫世家,上面三代都是中醫。因此,當他升學面臨職業選擇時,家裡一致認為他應該學醫。他說:「那個時候年少輕狂,仗著功課好,學醫就要考最好的醫學院,所以第一志願就填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1965年,唐平章順利的考上協和醫學院,但隨著一年後文革爆發,他早早就結束了大學生活,在甘肅一直呆到了1977年底高考恢復,才再次以研究生的身份重返北京,並在腫瘤醫院工作至今。

回想起年輕時的時光,唐平章教授說:「那時候醫學水平和醫療設備相對比較落後,病人出現的併發症很多,做醫生很忙很辛苦。我在晉副教授之前的10多年,幾乎每天都有十七八個小時在病房裡,那時家人還沒過來,我住在醫院宿舍,也沒地方可去,索性全身心都撲在臨床和科研上。」

工作這麼多年來,唐平章教授幾乎沒有休過長假,對他來說出去參加學術會議就算休假了。他表示醫生就是靠積累,如果你比別人用的時間更多,進步就會更快。「現在想來,我在國內開展的比較早、甚至獨創的手術,都是那時候在老師的支持下開展起來的,慢慢形成了特色,獲了一些獎,就在國內開始冒尖了。」

「我拚命工作不是為了榮譽,我就是對醫學有興趣,願意做這一行,願意投入時間。」唐平章教授說,「這是成為一個好醫生的必要條件,沒有任何訣竅,你做的多、見得多,經驗教訓就多,積累到一定程度並及時總結。」

在頭頸腫瘤外科領域耕耘多年,唐平章教授在下咽癌、喉癌、頸段食管癌、口腔癌等領域成就突出。如今,醫科院腫瘤醫院是國內公認的治療下咽癌最好的醫院之一,國際上下咽癌五年生存率也只有30%,而這裡可達50%,而且這裡的病例更多、更疑難。

在喉癌治療上,過去中期喉癌病人都要全喉切除,早在上世紀80年代,唐平章教授的老師屠規益教授就開創性地做部分喉切除治療中晚期喉癌,盡量為病人保留語言發音功能。唐平章教授繼承並完善了手術,使得療效更好,術式更規範。

即使對全喉切除的病人,科里也通過學習國外的技術,組織開辦無喉病人食管發音訓練班,通過訓練可以讓無喉病人重新發聲,滿足日常交流。

2002年,唐平章教授獲得英國皇家外科學院院士稱號。

必須建立多學科會診團隊

從建院之初,醫科院腫瘤醫院就提出了多學科會診(MDT)的理念,堅持到今天,已成為國內公認的MDT執行最好醫院之一。

唐平章教授所在的頭頸外科也是腫瘤醫院MDT執行的最好的科室之一。唐平章教授說:「我們腫瘤醫院看病不是一個醫生看,而是一個團隊看,所有偏晚期的複雜腫瘤都要經過多學科會診,給病人最佳的治療方案,學科之間的綠色同道確保轉診順暢。」

在醫科院腫瘤醫院,所有偏晚期的腫瘤患者一律要經過MDT。每周二是頭頸腫瘤外科的MDT日,科室醫生前一周門診所有需要經過MDT的病人在這天要一個一個過一遍,並形成治療意見。除了頭頸腫瘤外科所有醫生必須參加外,應邀參加的其它科醫生要求必須副高以上。

唐平章教授指出,MDT是世界醫學的潮流,發達國家早就如此執行,不光腫瘤專科,其他科也應該開展,因為MDT的好處顯而易見。「多學科會診後給出的治療方案診斷明確、符合最新研究成果和規範,必然也會帶來一個較好結果,能大大降低誤診誤治率,我們的平均住院日現在已經接近國外,醫患糾紛也更少,因為MDT是集體意見,不是某個醫生的個人決定,錯了由醫院承擔責任。」

唐平章教授在國內參與各種學術會議時,一再呼籲醫院一定要建立多學科會診團隊,大部分偏晚期的腫瘤病人都要經過團隊會診。唐平章教授說:「省級腫瘤醫院首先應該做到這點,不能病人到了哪個科就先由哪個科治療,治不了再轉給別的科,這是嚴重對病人不負責任。」

時至今日,唐平章教授為呼籲MDT已經跑遍了中國幾個大區,他說:「MDT說起來簡單,但要推動起來真的很難,現在很多醫院還是搞不起來,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益問題,如果醫院病人不那麼多,各科室之間搶病人,就合作不到一起;另外就是觀念問題,還意識不到MDT的重要性,覺得自己的判斷就是最好的。」

唐平章教授表示,腫瘤的首次治療非常重要,首次治療做好了,給病人帶來的結果也最好,如果等治不了再轉別的醫院,或者複發後再二次治療,病人的生存率就會大幅度降低。

「MDT非常重要,不解決MDT的問題,醫院的水平就很難提升。」唐平章教授說,「我不是說執行了MDT就什麼病都能治好,現有水平如果只有這麼高,想要再提升一個百分點也很難,但起碼要能達到目前的水平吧,事實上很多醫院還差的很遠,來我們這裡的大量病人都是輾轉多家醫院或者再次發作的,很多病人也許可以做到不再複發。」

管理的藝術

工作40年來,唐平章教授做過科室主任,也擔任過院所長,在管理上很有心得。他說,有些醫院雖然很有名,但科室卻並不是個個都很強,常常就是管理的問題。

唐平章教授年輕時,當他看到新術式想要進行嘗試,就會向老師彙報,通過團隊討論,大家都認為可行,並且具有開拓性,科室條件也能夠滿足,老師就會說你做吧,我在旁邊看著,出了問題我來擔,並會把適合的病人都讓給他做,等做成熟、做出經驗再帶動大家一起做。

等唐平章接班後,他也這樣培養年輕醫生。「我覺得就應該這樣培養年輕人,老醫生要放手,勇於承擔責任,儘快讓年輕醫生成熟,只要你的方案合理,出了問題我負責,臨床技術就是這樣不斷進步的。學生超過老師很正常,也很應該,不讓超過老師就是阻擋學科發展。」

唐平章教授對年輕醫生要求也很嚴格,一個手術在多久時間內達到什麼水平都有要求。「給了機會還做不好,那就是自己的問題。」這些年來,從醫科院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出去的醫生,不管走到哪裡,都很快就能擔當大任,就得益於這種培養方式。

唐平章教授做領導的另一大心得是「大方」,他說管理是門藝術,其實也很簡單,當領導的大方就行了。在科室獎金分配上,唐平章教授會更傾斜於年輕的醫生,他的獎金相比年資比他小二三十年的醫生,也只是象徵性的多個一兩百塊。

對此唐平章教授說:「年輕醫生很辛苦,有些剛結婚或剛有孩子,生活壓力很大,但他們現在還沒什麼名氣,也沒有別的醫院請他,我們老醫生機會比他們多,所以要更體諒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聯手巴菲特、摩根大通,技術巨頭如何繼續衝擊美國醫療?
我接診過一個「漸凍人」,目送他永遠離開……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