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鐘山石窟-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敦煌

石鐘山石窟-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敦煌

因山上的紅砂石成龜背狀裂紋,如獅似象像鍾,故石寶山得「石寶」之名。這裡石趣無限,廟宇別緻,尤以石窟和摩崖造像而聲名久遠。

石寶山景區由海雲居、寶相寺和石鐘山石窟組成。其中石鐘山石窟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寶相寺、金頂寺和海雲居則分別於元代、明代、清代開始建造。

海雲居

海雲居是進入景區的第一座佛教寺廟,位於石寶山山門左側,面對一碧如洗的劍湖,站在寺前的觀景台上,可以遙望玉龍雪山。雲南高僧大錯和尚曾有「白雲千萬縷,一片即為居」的詩句,這大概是「海雲居」寺名的來由。

海雲居系清康熙年間劍川高僧普聯和尚創建,一進三院,層台疊高,規模不大但布局嚴謹,是石寶山眾多寺廟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其中的格子門是清康熙年間的劍川木雕,刀法精美,構圖巧妙。殿內懸掛的銅鐘為明代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所鑄造。

寺後的石傘山由三座酷似雨傘、石頭上開滿石蓮花的奇特山石組成,相傳是三位神仙陶醉於這裡的風景而把仙傘遺忘此地,便成了石傘。

寶相寺

寶相寺距海雲居約5公里。寺廟周圍怪石嶙峋,有仙姿佛相,故陳「寶相」。寶相寺依峭壁而築,寺閣亭台由棧道相連,如懸虛空,故被譽為「雲南的懸空寺」。徐霞客曾在遊記中描寫寶相寺:「惟仰見其上,盤崖層疊,雲回嶂涌,如芙蓉十二樓,令人眩目心駭。」

寺廟是元朝末年雲南鶴慶縣知府高隆開始修建的一座佛教密宗寺院,原名"祝延",與雞足山的「祝聖」寺同為伯仲。

寺坐西朝東,進山門而至天王殿,大雄寶殿均層層升高,彌勒殿與玉皇閣則凌空建造在崖內,需從左右攀岩扶壁方能到達。從天梯上九十九級可登金頂,有石塔、「石寶靈泉」及金頂寺。

由於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完好,此處吸引了無數野生獼猴棲息定居。歷史上曾有「寶相八景令人醉,引得騷人幾輩攀」之美譽。

石鐘山石窟

石鐘山因山坡上有一大石形如大鐘而得名。石鐘山分布在石鍾寺、獅子關、沙登村三個地區,也是雲南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群,共有16窟浮雕造像139軀。

石鐘山石窟,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唯一反映滇密阿吒力教的石窟。他們造像雕刻精美,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是白族人民藝術的縮影,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公元 649-1094年)的藝術瑰寶。

石鐘山石窟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頒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西南的敦煌」,是一部雕刻在石頭上的南詔、大理國歷史。

如何進入景區

如從石寶山景區正門進入,需門票65元,另觀光車票40元。正門距沙溪古鎮14公里,距劍川縣城22公里,兩地均有綠色小巴車抵達(費用13元)。

如從石寶山後山進入,無須門票(不觀看石鐘山石窟,石鐘山石窟入口處有驗票,如需觀看,在驗票處購買65元門票即可),但需全程徒步,大部分為有台階的山路,比較好走。從沙溪出發,再原路返回,用時約6小時(或到達寶相寺後搭車回沙溪)。喜歡徒步或時間充足的朋友可以選擇。

既然說到石寶山,就順便打個廣告吧。

遂晴客棧位於石寶山後山(即南山門)入口處,周邊是田野,距沙溪古鎮中心2公里,可免費接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遂晴 的精彩文章:

TAG:遂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