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陽」的探究解讀
在傳統醫學中,包括在儒、釋、道中,都認為「物質」屬於陰,「精神」和「功能」(也就是心理活動)屬於陽。同樣中醫認為血屬陰,氣屬陽,要治病,必須扶陽。氣的功能以推動、溫煦為主,血的功能以營養、滋潤為主。氣血之間存在著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關係。
氣為血之帥指的是氣能生化血、氣能行血及氣能統血三個方面。
氣能生血:血的化生過程離不開氣化。無論是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再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繼而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均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血虛。
氣能行血:血液在脈中的循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所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心氣的推動、肺氣的宣發布散、肝氣的疏泄條達均與血液的運行密切相關,無論哪個環節功能失調,均可導致血行不暢。
氣能統血:氣對血液具有統攝作用,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外溢。氣的統攝作用主要是由脾氣來實現的。如脾氣虛,不能統血,臨床上就會出現各種出血病證,被稱為「氣不攝血」。血為氣之母:血是氣的載體,同時也是氣的營養來源。因此,氣不可能在沒有血的情況下獨自存在。臨床上血虛會使氣的營養無源,導致氣亦虛;血脫則使氣無所依附,從而氣也隨之而脫。
人之病無外乎氣和血的關係,而擎領氣血的最高主宰就是心和神。
《靈樞-邪客篇》說:「心者,精神之所舍也。」《靈樞-本神篇》又說:「任物者謂之心。」也就是說,能擔任反映客觀事物這種功能活動的是心臟。「神志」,即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現代生理學認為,人的精神思維活動,不但是大腦中樞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同時也是心理對外界事物的反應。所以有心情、心意、心思、心愿等詞語,成為人們的習慣語言。而心所營運的血液,又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靈樞-本神篇》說:「心藏脈,脈舍神。」脈,就是血脈。可見心主神志的功能,與它營運血液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心所營運的血脈充盈,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神旺盛。總之,心主神志的功能必須在心主陽氣、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時,才能相互為用,互相促進。心臟具有充分的陽氣,才能營運血脈;有足夠的血脈,才能蘊蓄陽氣,安神定志;只有具備寧靜的神志,才能較好地支配陽氣和血脈的正常生理功能。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而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也就是下醫養身、中醫養氣、上醫養心,中醫治療的大法是「扶陽」,這是一個常說常新的主題,法門高下只能從境界高低來論。
人稱醫道同源,其實醫佛也同源。中醫講心主神明,乃君主之官,故心不明則身必亂,故治心最為重要,與佛同理。道家講性命雙修,道家的修心,只是不像佛家那麼直接罷了,是先引導人修身,再進一步修心。道家、儒家、醫家在次第上似乎比佛家更重視修身,可能這樣讓人更好接受吧!可以說,凡病者,俱由心生。儒釋道三家都講心物一元,所以說三家在此意義上是相通的。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上乘醫理,治心為本,說的是「扶陽」,先養心,養心「陽」自扶。而這心不但是指能泵血的heart,更是指能夠影響人思維、意識、行為和生理的情緒和心態。——也就是說平衡心理為醫學之核心和前提。最終,是中醫貫穿了儒、釋、道的核心,所以古人所要表達的「扶陽」大法是:生而不殺,慈養萬物,以「仁」對應東方來化解嗔恨;施而不貪,予而不奪,以「義」對應南方來化貪吝;謙卑自處,敬天地萬物,以「禮」對應西方來化驕慢;「上善若水」水曰趨下、利萬物而不爭、靜之自清、靜能致遠、凈能生慧為水之本性,以「智」對應北方來化愚痴;智者不為貪所引,不為惑所困,以「信」對應「中」來運化四方。故以「人心」的仁、義、禮、智、信感應「天心」的東、南、西、北、中來化解「五毒」:貪、嗔、痴、慢、疑,實乃上乘醫理之法要也!
——也就是古人所要表達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真實意義。
TAG:秦都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