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血紅」色是唯一?紅寶石的其他要素也很重要!
「這顆紅寶石不錯。什麼?不是鴿血紅?哎,可惜了!」
「藍寶石么,非要矢車菊藍才好呢!」
「尚比亞祖母綠顏色好?不可能,只有木佐色的祖母綠才能算頂級!」
……
諸如此類的言論,在寶石界從來都不少。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關於彩色的種種問題,幾乎都和顏色有關。
誠然,「顏色」對於彩色寶石來說非常重要,畢竟「彩色寶石」看中的就是它的繽紛色彩,所以在大多數的寶石顏色分級的權重比例可能會佔據50%,個別品種甚至更高。
顏色分級會綜合考慮三個要素:色調(顏色)、色度(明暗度)、飽和度(鮮艷度)。這三者是獨立又互相關聯的色彩基本因素,有點「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意思。
顏色分級依據孟賽爾顏色圖表(Munsell Color Chart)。以紅寶石為例,每顆紅寶石的顏色都能在標準的5000K色溫的光源下,與一個合適的孟賽爾色卡相匹配。
實驗室給出的「鴿血紅」的顏色評級,是一個顏色區域,而非某一個色號,所以你會發現同樣是一個實驗室給出的鴿血紅,還是會有顏色差異,更不要說不同的實驗室了。
但相較於鑽石顏色的分級,彩色寶石的顏色分級顯然更帶有主觀性,所以準確、客觀地評價寶石的顏色有一定的難度,即使是國際實驗室,每家對於顏色的分級都會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才會有當年 「鑒定|SSEF×Gübelin 「鴿血紅」與「皇家藍」標準統一」的新聞。
除了顏色,其他還有哪些重要的寶石分級因素?
凈度,可能會在分級評判中佔據20-30%的權重。
我們繼續拿紅寶石為例,紅寶石的凈度可以先用肉眼來觀察確定,然後再用10倍放大鏡觀察。肉眼可見的包裹體就會相對較大、聚集程度密集,與寶石差異度也高,那麼該枚紅寶石的收藏價值受影響;肉眼難見需要用放大鏡觀察、或者放大鏡都難以察覺的包裹體就會相對較小、數量少,與寶石差異度低。同時,包裹體的位置對寶石也是有影響:檯面>冠部>腰部>亭部(影響程度由大到小)。
切工,也是寶石評價中比較重要的因素,有時可以佔據10%以上。
對於切工的分級標準主要包括對稱度和修飾度兩個部分。對稱度有正面對稱性、側面對稱性,從整體的寶石切割情況評定。寶石的拋光、切割的形狀,以及刻面的數量與位置的匹配度,都會影響切工對寶石的修飾度。也會使得寶石光亮度(射入寶石的光,經過寶石折射返回人眼中)的差異。
不同寶石不同切工,總體說來都是越亮越好價值越高的。切得太薄可能會有漏光現象;切得太厚,光線無法順利折射穿透寶石回到人眼,出現消光讓寶石發暗,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寶石的美觀度,從而影響寶石的價值。
在一塊切工極好的寶石中,它的很多刻面都會顯示出鮮艷明快的顏色,這樣的顏色通常被稱為寶石的「真」顏色。假設兩塊情況一模一樣的寶石,會因為它的切工不同,我們眼睛感受到的顏色也不同哦!
大小(克拉重),即使不關心寶石圈的人都會知道「克拉」這個單位,同樣品質的寶石,大顆寶石的克拉單價要高於小顆的寶石的,這是因為大顆寶石的稀有程度更高。
天然性,也就是寶石是否經過人為的優化處理。從評判紅寶石的價值來看,優先考慮的是無任何形式優化的天然紅寶石,它的價值要高於經過優化和改善處理的。然後,才進一步的考慮寶石的顏色、凈度、切工、克拉重等等。事實上,的確是有不少寶石買家無法接受寶石進行人為改善的,那麼這一條就是他的100%的原則。
晶體,這是一個真正內行人會看得指標,因為它的判定需要專業顯微鏡以及多年看寶石的經驗。晶體的品質是由原子級別的晶格結構決定的,晶格越小越細膩形成的晶體越緻密透亮。例如,我們紅寶石所追求的最高晶體境界就是通透明亮,但真的透明如紅玻璃的紅寶石並不好看,相反你會發現那種細膩、柔和、有質感的才真正具有寶石的美感。
血統(產地),這一項看似矯情,但其觀念卻根深蒂固。對於不同產地的紅寶石來說,因為晶格構造的有所不同,導致紅寶石的質感有所差異,緬甸抹谷紅寶石就會表現出「糖漿感」、「強熒光」等的特殊視覺感。
因為含有大量的絹絲狀金紅石包裹體,使得入射光線在這些髮絲狀或針狀的金紅石之間折射,最後散射到寶石表面,顯得紅寶石的紅色更加的艷麗濃郁,彷彿從寶石內部有火焰燃燒出來一般。
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寶石理論體系也將會逐漸豐富完善,但評級標準終究是目前常用的,也就是上面所述的幾項最為基本。
免責:本平台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台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以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等你來點贊~
※新一輪王室珠寶鬥豔 瑞典和挪威王室都有哪些壓箱寶?
※盤點蘇富比拍賣史上10大傳奇珠寶
TAG:寶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