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靠講「故事」拿融資的圈子裡,還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因為母親體弱多病,父親痴迷賭博,所以家裡一直很窮,我從小就買不起想看的書……我想憑一己之力,依靠互聯網技術,讓所有人都能看得起書。」
在前不久一場創客路演上,一名年僅17歲的創業者正在向台下的投資機構代表,介紹著自己創立的「共享圖書」項目:每天只要0.15元的費用,讀者就能從平台上租到喜歡的書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年輕人所講述的童年遭遇,以及PPT中質樸感人的畫面,深深打動了很多現場的觀眾,甚至有兩家機構當時就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坐在台下,聽著那感人的演講,如不是提前有知情人的點撥,懂懂筆記很難會想到,整個商業項目目前只是一個想法。而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也不真實存在。
從內容到策劃,年輕人的「故事」都出自一家策劃機構之手。曾炳添,港大高材生,作為這家機構的負責人之一,他已混跡於創業諮詢市場多年。曾炳添告訴懂懂筆記,這幾年來,資本機構都愛上聽「故事」,一個創業項目好壞是其次,有沒有動人的「故事」情節是關鍵。對此,他並不忌諱:「所謂講故事,看似自欺欺人,但卻可以創造出許多的商機。」
融資和創業圈子裡,本就光怪陸離,有些創業者熱衷「講故事」,也就成了圈子裡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那麼,怎樣才能講出一個好的「故事」呢?
想脫穎而出?那就先貼個動人的標籤
「那些選秀節目上重要推薦的選手,誰沒有個動人的過去?其實,就是炒作罷了。」曾炳添告訴懂懂筆記,實際上自己也是一名創業者,但最初創業時,並沒有覺得講「故事」有多麼重要。認為把產品和商業模式做好,才是整個創業項目成功的關鍵。
然而,他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四年前所創立的海淘項目,在有數據、有銷量、有口碑的情況下,距離天使輪融資僅差臨門一腳時,卻被對方告知:商業模式上沒有硬傷,但創始人缺少「故事」是敗筆。
「我創業太順利是我的錯?有沒有搞錯!」在聽到這樣的答覆之後,曾炳添很是憤懣。也有不少創業的朋友向他訴苦,說項目在融資路演上,被機構痛批創業「故事」缺乏亮點,不夠性感,很難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確,要說哪一個行業沒有競爭,或者競爭不激烈,我還真說不出來。」
既然項目贏得市場要靠包裝,那或許幫企業講「故事」,或許會比海淘電商來得更賺錢。恰好大學主修的是營銷企劃專業,曾炳添毅然結束了原有的創業項目,和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品牌策劃機構。
「與其他品牌策劃機構不同的是,我們沒有公關、全案,只負責造故事。」而機構早期的目標客戶,清一色的都是想在短期內獲得投資的初創企業。
曾炳添表示,在前幾年創業項目井噴期,創業者之間的融資競爭是相當大的。誰能夠先於他人拿到資金支持,便意味著在成功路上能夠快人一步。「在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且沒有太大硬傷的情況下,好的創業故事就是制勝的關鍵。」他說。
曾炳添介紹,這個行當其實很有講究。在企業和創始人的「包裝」上,既要讓投資人眼前一亮,又要合乎常理,避免出現突兀的「奇葩」經歷,而且貼標籤、造概念的環節十分重要。
就拿其負責的一名00後互聯網創業者舉例,在造「故事」的過程中,需要為對方貼上的備選標籤有「未來的馬化騰」「中二創業者」「少年00後野心家」等等,這裡面要反覆推敲,並結合當下的行業熱點。越是能夠讓資本機構和媒體記住的標籤,獲得投資的成功率就越高。
而在創業情節方面,創業者的創業歷程絕對不能一帆風順,尤其是成長的家庭環境也不能太殷實,這樣才能突出其個人能力。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偏遠山區的孩子幫鄉親網售土特產、為久病卧床不起的父親撐起一片天、天才少年不甘淪為模式化教育的產物、年幼時幫父母擺地攤賣而埋下創業種子……這些才是足以打動人心的創業「故事」。
「事實上,那就是一名普通家庭的孩子。」 曾炳添告訴懂懂筆記,除了95後、00後的創業者以外,許多中年或上了年紀的創業者,也可以打造出感人勵志的創業故事:二次創業、一生坎坷、圓兒時夢這些概念,都十分令人印象深刻。有些內容操作好了,甚至能夠打造成年輕人的榜樣典範,「在項目融資路演上,往往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高分。」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騙人、造假嘛。但想要讓只有幾年社會經驗的年輕創業者,拿出豐富的經歷和真實的經驗,也確實不大可能。有些希望走捷徑的初創者,也急需這種能「忽悠」資本的服務,供需旺盛則讓曾炳添和團隊賺了個盆滿缽滿。
跟拿比FA更低的費用,造更好的 「故事」
「創業者都漸漸知道講『故事』的重要性,但編不出來就得找我們這樣的專業機構了。」 曾炳添表示,有很多創業者覺得自己的故事應該自己來寫,而且經驗履歷也只有自己最清楚。然而,當他們將「故事」展現在投資機構面前時,卻往往會發現引以為豪的履歷和過往,在無數創業者精彩「歷程」對比下,顯得黯淡無光。
他透露,不少精彩的「歷程」,大多經過精心策劃、細心包裝,有些策劃能力強的創業團隊能夠自主完成,而策劃能力較弱的純技術團隊,則一般都選擇外包給FA機構,讓其完成從籌備—包裝—路演—融資的一條龍服務。
「但如果不想讓FA機構賺走那麼高的融資傭金,創業者就唯有找我們了。」炳添告訴懂懂筆記,相比FA機構,他們並不精於撰寫商業計劃書、準備路演材料、投融資對接等,但卻能夠引導創業者把創業故事、過程講好。
曾炳添透露,對於計劃融種子輪和天使輪的企業,他們一般都是採取一次性收費的模式,根據行業特性不同、競爭強弱,收取8000元~10000元不等的策劃費用。
而對於計劃融A輪的創業企業,則一般都採取比例分成的模式,即按融資總額0.75%的比例進行抽佣。一般來說,在他們團隊的幫助下,獲得500萬A輪融資的企業,協議需要繳交的傭金為3.75萬元。
「這個價格遠比很多FA機構的抽佣低了,這才是我們立業的根本。」 曾炳添介紹,對於有意向的創業者,一般在簽訂協議並繳交保證金之後,就會有專人聯絡對方,收集創始人資料,策劃相應的創業「故事」。
對那些毫無亮點的普通創業者,他們就會從過往的履歷上下功夫,盡量讓其經歷看起來豐滿些、坎坷些,突出個人在項目把控、團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至於履歷中尚欠缺的部分經驗或資質,他們也會想辦法幫其補充完整。甚至會提供相應的資料,讓創業者在短時間內「惡補」,例如常年參與某某公益事業、常年個人資助某某特殊人群等等,以便在路演、融資會上,應對來自投資機構的質詢。
除此之外,針對項目創始人的「故事」藍本,機構也會提供專業的造型師,甚至為其提供恰當的衣著髮型等建議,確保從每一個細節都能夠與個人的「故事」背景相融合。尤其是在和一些地方電視台合作欄目時,創業者秀的範圍更廣,更要注意細節。「畢竟設定在『大山裡』長大的孩子,總不可能長得白白胖胖,穿著潮流是吧?這根本不符合邏輯。」曾炳添說。
作為近些年創業市場里比較少見的業務模式,的確曾有專家和業界人士質疑過這種做法,認為大部分創業者出於「正直」考慮,都不會接受捏造的「故事」。
然而,事實上卻恰好相反,有些創業者為了能夠儘快融資,是非常樂意看到這些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閱歷」和「故事」的。
據了解,創業三年多來,曾炳添和團隊服務過的創業項目就已經超過5000個,其中有超過20%的項目順利拿到了融資,剩餘的也部分獲得了投資或併購意向。
「只要能拿到融資,這些人才不去管正直不正直呢。這社會太堅持原則可是賺不到錢的。」乍一聽,捏造「故事」雖不是一件「厚道」的事情,但在他看來無可厚非。當創業市場風氣如此,為了能夠讓項目、才華不被不公平的篩選機制所埋沒,適當的運用些許「伎倆」,問題並不是很大。
何況,創業「故事」只是創業者敲開資本大門的一塊敲門磚罷了,「要是項目實在不行,模式有明顯的硬傷,再好的故事也是白搭,你說對嗎?」 曾炳添反問。
或許,現實中會講「故事」的創業者的確比較吃香。那麼,這些愛聽「故事」的投資機構,難道就不知道其中暗含「水分」嗎?
「瞞天過海」的創業者,「心照不宣」的投資人
「故事是不是造的,其實一聽大概就知道了。」曾在廣州某資本機構擔任投資經理的Gamin告訴懂懂筆記,現在很多項目,從創始人、團隊到環境都是包裝過的。而作為資本機構來說,也大多知道「故事」和「水分」的存在。
「這些『水分』,我們在盡調時就能夠摸清楚了。」然而他卻表示,對於部分創業項目,投資機構是允許一些「水分」存在的,只要行業有前景,項目能賺錢,機構不會在意創業者是否講「故事」,「恰恰相反,有些機構和投資人都希望,創業者能高調地去講這些所謂的故事。」
他表示,在從事投資經理的這兩年時間裡,經手過的互聯網創業項目超過一千個。而這些項目創始人中,有的是實在人,沒有任何造作,就只想老老實實夯實產品,獲得市場或用戶認可;有的則有點兒實力,想通過包裝造「故事」,讓整個項目看起來更有前景,核心團隊更靠譜;而另一類就是高中畢業就要創業的,連CEO是何物都不知道就說敢比肩馬雲、馬化騰,要成為中國某某市場的第一。而他們的項目,都是靠製造故事和噱頭堆砌起來的。
「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否定掉這些不靠譜的項目,而支持實在做事的人。」但Gamin卻斬釘截鐵表示,在這三類項目裡面,實在人的項目,往往是最快退場的。
儘管產品紮實,但在互聯網世界裡缺乏可傳播的亮點,使其在用戶群體中很難形成口碑效應,資本機構也會因此對其持觀望態度。最後,在等不到融資的情況下,這類創業者往往只能是在資金鏈斷裂之後,黯然離場。
而一些奇葩項目,或是95後、00後創業故事,往往會很快拿到天使輪或者A輪,一年內估值甚至可以炒高好幾倍。「比如神奇百貨、諾亞大陸等這類項目,幾乎都是資本機構用來『賣豬仔』變現的籌碼。」
Gamin分析,在投資項目之後,利用其本身的「故事性」炒作並使話題不停發酵,待估值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再尋找「接盤俠」接手。「說白了,投資機構一開始就看上了年輕人的『故事』,只為了炒作,不可能全面介入募投管退。」Gamin說。
至於那些有「故事」的實力創業者,或許才是大部分資本機構青睞的好項目。Gamin告訴懂懂筆記,這些有「故事」的實力項目,往往在一年內估值就會翻番,除了有好的產品之外,他們還有「話題」可以炒作,部分「勵志」的創業經歷,甚至還能通過電視、網路媒體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只要故事合理些,機構一般都會照單全收,即便是在盡調時發現問題,也不會主動戳破這層窗戶紙。」畢竟投資機構能否獲得可觀的回報,才是其最關心的問題。若含有一定「水分」的「故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未來的估值,並在引入新一輪融資上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這些創業者總以為資本不知道他的『故事』是編的,但資本即便知道『故事』是編的,也不會讓創業者知道,因為那樣對雙方都沒好處。」
歸根結底,在某些創業者與資本機構之間,是在上演一場「自欺欺人」的戲,為了各自的需求而隱瞞不利的事實。到頭來,編故事的策劃機構、講故事的創業者、聽故事的投資機構三方,都將成為贏家。
雖然創業市場逐漸回歸理性,但原意為「故事」買單的企業、機構卻沒有減少。從宣傳到投資,從商業項目到民生項目,其中充斥著多少形形色色的包裝,又有多少「謊言」被普羅大眾信以為真?而一些所謂創業節目(欄目),又有多少成為了推手?
包裝、炒作,似乎成為了一些創業企業在商業運作中的必修課,也成了能否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心照不宣」也已經演變成為創企、機構間的默契。而最令人惋惜的,莫過於那些被精彩「故事」所淹沒,只知道埋頭做產品的老實人。
當然,我們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至少曾炳添說的這句話還是有些過於偏激:「這個圈子裡人本就虛偽,有誰能夠獨善其身?」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