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一款適合收藏的白茶,都具備這四個特徵!

一款適合收藏的白茶,都具備這四個特徵!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買白茶,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白茶越存越香,越存越有特點,越存價格越高……換言之,白茶是一款可以長期收藏的茶。

加上「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膾炙人口的宣傳口號,白茶在收藏圈聲名鵲起。

值得收藏的白茶有哪些呢?

春白茶?秋白茶?荒野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散茶?餅茶?……

不好意思,這些都值得收藏。

不信你瞧瞧,那些前幾年就開始收藏白茶的茶友,是不是自家的小庫房裡都存了這些茶?

但凡喝白茶超過半年的朋友,都會被白茶圈粉,並且成為忠實粉絲。從散茶到餅茶,春白茶到秋白茶,新茶到老茶……每一款白茶,都愛不釋手。只恨自己的庫房為什麼不能再大些!

這頭,我們還沉浸在存白茶的喜悅當中,另一頭,卻有些愁雲慘淡。

一茶友說,我半年前買的白茶,出現了水味。

所謂的水味,就是茶氣和水分離開,茶湯喝起來寡淡,沒有味道,香氣也很薄弱。這種感覺,就像往水裡滴了兩滴油,它只會浮在水面上,卻不會溶於水中。總而言之,這茶不能再繼續收藏了!

茶才存了半年,為什麼會出現水味?難道是保存方法不對?

《2》

經過一番探究,可排除保存因素對白茶品質的影響。

茶友是怎麼存茶呢?

用的是村姑陳分享的【三層包裝法】,塑料袋、鋁袋、紙箱,一個不落,都做得很到位,而且茶葉也離牆離地、放在乾燥、陰涼、沒有異味又能適當通風的房間里。這茶,怎麼就變質了呢?

思來想去,那就只有一個原因——茶本身品質問題,如含水量不達標。

據茶友所說,自己剛買茶的時候,各方面的指標都很優秀。花香清雅、毫香充足、茶湯足夠甜潤,是一款怎麼也挑不出毛病的茶。

但最近幾次喝茶,發現之前那種醇滑、香甜的味道完全不見了。還出現了水味,讓人惆悵,還好買的不多。

「剛開始好喝」、「放半年有水味」、「保存沒問題」,這幾個因素一結合,只有含水量不達標才能解釋得通。

《3》

為什麼含水量不達標,茶會出現水味?

所謂的含水量達標,就是干茶里水的含量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最新的國標規定含水量不得高於8.5%,也就是說,在100克的干茶里,水的重量不能超過8.5克,否則不符合茶葉標準。要是出口的話,含水量則要控制在3%左右。

將含水量控制在國標之內,在一定時間內,白茶是不會變質的。

倘若含水量不達標,茶葉放置一段時間後,這些多出來的水分就會慢慢滲透到茶葉的各個角落,加速白茶的比變質,自然就會出現水味。

這樣的白茶,自然存不久,容易變質。

這就像我們保存人蔘,想要人蔘保存的時間足夠長,在加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人蔘的乾燥程度,要是水分過多,到最後容易發霉、變質,最後就只能丟棄。

只有含水量達標的白茶,才能長長久久地保存,最後才能存出老白茶。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買的茶,含水量是否達標?

最簡單的,找一個靠譜、良心掌柜,這樣能從根源上避免買到含水量超標的茶。

或者,可以借鑒茶農分享的鑒別含水量方法——掐梗。

含水量達標的白茶,插根是很酥脆的,輕輕掰,容易斷裂,好像剛拆封薯片一般,輕輕一捏就碎了。

要是含水量不達標的茶,梗是有韌性的,很難輕鬆掰斷。感覺就像沒有晒乾的樹枝,根本掰不斷。

《4》

最近朋友圈有很多人曬出春茶上市的信息,村姑陳也不止一次提醒茶友們,這裡白茶不是平地產的茶,就是含水量不達標的茶。不值得購買。

於是,有茶友突發奇想問:「含水量要是不達標,我們買了自己曬一曬,行嗎?」

當然不可以!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認為白茶製作很簡單,就是用太陽晒乾。

然,白茶的加工,並不是止步在太陽晒乾上,最後的工序是要用文火烘乾。

太陽曬,只能曬至八成干,最裡面的部分,是難以曬透徹的,只有用文火,才能把水分烘乾,最後做出含水量達標的茶。

尤其是買白毫銀針這類價格高的茶,更要購買含水量達標的才行。

《5》

選購白茶時,要注意的細節有不少。如購買高山的白茶,要買沒有異味,茶湯不苦澀的茶,但別忘了加上一條——「含水量達標」。

含水量達標,是決定一款白茶是否能長期保存的重要因素。

若是含水量不達標,那註定這款白茶能走的路不遠,興許不到半年,就會變質了。

最後,再總結一番買茶的注意事項。

1、買含水量達標的白茶

2、買沒有異味的白茶

3、買不苦澀的白茶

4、買工藝到位的高山白茶

如此,你也能挑選到最適合收藏的白茶。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用雪水烹茶,用雨水泡茶,這是關於泡茶之水的一場筆仗!
春白茶該如何挑選?5大妙招幫你掃除障礙!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