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到兒童手足口病高發季 父母應該教孩子這樣預防

又到兒童手足口病高發季 父母應該教孩子這樣預防

春季是兒童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前不久,嘟嘟君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就不幸得了手足口病,結果,父母跟著操心,幼兒園又擔心孩子會傳染給其他小朋友,就全校停課。

手足口病雖說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是如果做不到有效預防和治療,會給孩子健康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可能會出現致命的傷害。

嘟嘟君為各位寶爸寶媽們總結了一些關於手足口病的癥狀和預防方法,希望對孩子有所幫助。

究竟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兒童手足口病的癥狀有哪些?

1、持續高熱,表現為體溫(腋溫)大於39℃,服用退燒藥退熱效果不佳。

2、神經系統,表現為出現精神萎靡、嘔吐、無力、驚跳、肢體抖動、站立或坐立不穩等。

3、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表現為發高燒,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4、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後,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後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燥、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5、口腔皰疹後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並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6、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癥狀。

7、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無後遺症。

8.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兒童手足口病怎樣預防?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晒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7.幼兒園等托幼單位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8.曬太陽,腸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線,多曬太陽能有效消滅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關注微信公眾號:兔兔嘟嘟(ID:tutududu_),這裡有實用、有趣的兒童故事,這裡有專業、前沿的育兒資訊。每晚八點與你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兔兔嘟嘟 的精彩文章:

鼻涕蟲想要一個擁抱
晚安故事/小海螺和大鯨魚

TAG:兔兔嘟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