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種有溫度的觀看之道——《宣紙上的中國》讀後

一種有溫度的觀看之道——《宣紙上的中國》讀後

一種有溫度的觀看之道

——《宣紙上的中國》讀後

作者:懷志霄(山東畫報出版社對外合作部主任、副編審)

藝術史的書寫,可以高屋建瓴,條分縷析,也可以多些煙火氣,《宣紙上的中國》即是後者。

中國畫多是文人畫,書家也幾乎都是文人墨客,他們的筆下有長江大河、群山巍峨,有聖人文章、孔孟教化,也有花木蔥蘢、魚游蝦戲,吟遊唱和、酒後快意。當然,在大多數時候,他們也是如我們一般的普通人,有和我們一樣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們更願意把這種種情愫訴諸筆端,寄於紙上,於是,也便有了這一部滿是煙火氣的中國藝術史,有了這本《宣紙上的中國》。

《宣紙上的中國》李北山 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

宋神宗熙寧年間,文同在洋州做知州時,就各處景物逐一題詠,寫了《守居園池雜題》詩共三十首。他寄給蘇軾,蘇軾逐一唱和,也寫了三十首,這就是《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文同寫道:「千輿翠羽蓋,萬鑄綠沈槍。定有葛陂種,不知何處藏。」蘇軾則回:「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收到蘇軾的信時,文與可正和夫人在谷中游賞,燒筍當晚飯吃,打開信看到詩,禁不住大笑,把嘴裡的飯噴了一桌子。「噴飯」就是這麼來的。其後,文同更是揮毫寫就著名的《篔簹谷偃竹》圖,贈予蘇軾。千年之後,《篔簹谷偃竹》圖已然湮滅於時間的洪流之中,但《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卻流傳至今,訴說畫里畫外的種種,留下了「胸有成竹」這一藝術理念。文同筆下的偃竹,乃是蘇軾身世飄零、命運起伏的況味;而晚年多畫紆竹,「為垂岩所軋」「屈已以自保,生意愈艱」,則多了幾分自況,他去世後,蘇軾在《跋與可紆竹》中說:「想見亡友之風節,其不屈不撓者蓋如此雲。」君子之交,相知相惜,是為友情。

管道升28歲才嫁給趙孟,在當時絕對是大齡剩女。這位中國歷史上鮮有的女藝術家不但聰明慧敏,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而且趙孟曾經稱讚她「處家事,內外整然,歲時奉祖先祭禮,非有疾必齊明盛服。躬致其嚴。夫族有失身於人者,必贖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給之無所吝,至於待賓客,應世事,無不中禮合度。」兩位曠世才人一世眷屬,不但留下了「你儂我儂」的《我儂詞》,為後世吟詠愛情之嘉篇,更有趙孟為管道升「提筆代書」的《秋深帖》(又稱《代管道升札》),成為一代書法之典範。才子佳人,琴瑟和鳴,是為愛情。

當然,墨色濃淡之中的情感也並非總是那麼怡然、溫暖,有時也讓人唏噓感慨。韓滉善畫牛,他的《五牛圖》更是傳世經典,趙孟書畫雙絕,號稱「元人冠冕」,得此「希世名筆」,自然喜不自勝,遂欣然提筆,初題《五牛圖》,記下了得畫的前因後果。次年,趙孟如願以償,外任濟南,乃二題《五牛圖》。這一次,他不但留下了「神氣磊落,希世名筆」的評語,更借陶弘景與梁武帝事以自況:「昔梁武帝欲用陶弘景。畫二牛,一以金絡首,一自放於水草之際,梁武帝嘆其高致,不復強之,此圖殆寫其意雲。」在他看來,韓滉身在朝廷,面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煩冗的政事,正如其自身,至於他們是不是真的嚮往陶弘景的自由洒脫,只能冷暖自知了。三題《五牛圖》,則令人唏噓。時趙孟侍讀元太子,太子賞賜《五牛圖》給廣東的地方官唐古台,唐古台大概是看到了圖上趙孟的兩次題跋,就請他再題一次。「此圖仆舊藏,不知何時歸太子書房。太子以賜唐古台平章,因得再展,抑何幸耶。」字句初看似平淡,最末「抑何幸耶」四字卻字字誅心,抑何幸耶!抑何幸耶……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情感的起落,書畫背後的人物才變得鮮活起來,宣紙之上的中國也才得以生動起來。在時間的長河中,這些傳世經典一遍遍被解讀,被解構,也被重構,這本《宣紙上的中國》,也是「對中國藝術史上一些經典作品和人物的文化解讀」,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說,「這是一本關於故事的書,這些故事略去的那些思考,其實是在探討藝術的觀看之道」。書中的觀看之道,是有溫度、有感情的,這溫度和感情,是作者的,更是每一位讀者的。

《光明日報》( 2018年03月25日 0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北京陳半丁藝術研究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在北京舉行
博通被阻收購高通:項莊舞劍意在哪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