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天上!鐵在燒!

看天上!鐵在燒!

這回可不是小道消息,也不是外媒報道,新華社下午發布快訊稱,天宮一號即將返回地球,預計隕落時間在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

趕緊去查了下黃曆,好傢夥!

4月5日,清明節,這是趕著回來祭祖啊!

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的天宮一號,設計在軌工作壽命2年。

《人民日報》2016年刊文稱,3月16日凌晨5時,天宮一號功能失效,正式終止數據服務。

推算可知,天宮一號實際工作時長1630天,將近4年半,是截至目前我國發射的壽命最長的低軌飛行器。

記得年前曾經發過一篇天宮的帖子,不過被刪了——

那會兒,有不少「磚家」口口聲聲說什麼「天宮一號將受控隕落於南太平洋……」

也不知道這「受控」是從哪來的——南太平洋海底下有吸鐵石嗎?一個無動力飛行、不受地面控制的飛行器,偏偏要往那兒落?

——撒謊騙自己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信這種「專家」,還不如去翻某教的經書。書上說:

「主從天上降下硫磺和火,落在所多瑪蛾摩拉兩地……」這定位精度,比「專家」准多了。

其實,歷史的天空,沒少往下掉東西:

1971年10月11日,重約18.5噸的蘇聯「禮炮1號」空間站在軌運行半年後隕落地球。

1973年5月11日,「禮炮3號」在軌運行僅11天便墜入大氣層。

1976年2月16日,「禮炮4號」在軌運行1年後墜毀。

1977年8月28日,「禮炮5號」軍用空間站再入大氣層燒毀。

1979年7月11日,美國78噸重的「天空實驗室」墜入大氣層,隕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亞西南部。而NASA早先預報的落點卻是南非開普敦以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處。

(天空實驗室的一扇主太陽能帆板毀於發射時的事故,因此照片中的天空實驗室只有右邊的一扇主太陽能帆板)

「天空實驗室」原本可以在軌多堅持幾年。

1974年,最後一批造訪天空實驗室的宇航員在離開前,對天空實驗室進行了軌道維持。根據計算結果,這次軌道維持足以讓天空實驗室在軌道上運行到1983-1984年。

按照NASA的計劃,那時,太空梭的研發已經完成,天空實驗室將迎來乘坐太空梭的宇航員,開始新的工作。同時,利用太空梭的推力,還可以把天空實驗室的軌道升高,讓它繼續在太空中飛行。

然而,如此完美的行動計劃卻敗在了第一步——NASA提供給宇航員的空間環境預報數據是錯的!

1976年8月,隨著新一個太陽活動周的開始,太陽黑子大爆發。

熾熱的太陽風暴使地球高層大氣增溫,天空實驗室飛行狀況越來越差,軌道衰減越來越嚴重。

作為美國和加拿大領空的保護者,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一直對天空實驗室進行不間斷的軌道觀測,但卻沒有公開觀測結果。

最終,天空實驗室的大部殘骸隕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亞西南部的帕斯附近,碎片帶長達1000公里,僅在澳洲地面探明的碎片就達上百塊。

所幸,殘骸墜地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在帕斯發現的天空實驗室殘骸)

1982年7月29日,蘇聯第二代空間站「禮炮6號」重返大氣層燒毀。

1982年4月19日,「禮炮7號」發射升空;1985年2月11日,地面監視發現,「禮炮7號」無線電發射機斷電失聯。

1985年6月6日,人類航天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幕「太空救援」上演了:

「聯盟13號」飛船搭載兩名宇航員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Vladimir Dzhanibekov)和維克托?薩維尼赫(Victor Savinikh)升空,賈尼別科夫手動控制聯盟號飛船,緩慢接近「禮炮7號」,最終與它對接成功,並進入空間站,修復了受損電路、制氧和供水設備。

由於空間站電力完全消失,2名宇航員回到飛船後,通過精心操控,帶動飛船-空間站組合體重新定向,使太陽能帆板對正太陽,終於使得「禮炮7號」起死回生。

——這就是前段時間熱映的毛子大片《太空救援》的真實故事。

1986年8月,「禮炮7號」停止載人飛行,與「宇宙」1686號無人貨運飛船組成「兩位一體」軌道複合體,轉移到更高的軌道上飛行,繼續自動收集、發回站上各系統工作數據,為研製未來的宇宙複合體、軌道平台提供依據,工作壽命長達8年之久。

然後,蘇聯結束了,曾經萬眾矚目的「禮炮7號」成了太空中的棄兒。

2000年6月4日,重達17噸的美國康普頓伽馬射線天文台衛星受控隕落在南太平洋。

2001年3月23日,重達137噸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在無人狀態下自動飛行1年半之後,被一艘應急發射的「進步號」飛船拖離原軌道(看見沒?這才叫受控隕落),回歸地球,墜入南太平洋。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重返地球時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遇難。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仰望星空,看到火雨從天而降,這感覺想必不會太妙。

特別是這清明前的雨夜,四野靜謐,春蟲唧唧,地上燒紙,天上燒鐵,氣氛確實有點詭異。

不過請放心!下圖只不過是天宮一號的雷達成像照片而已,只要你願意,想染成彩虹色的都行。

拍到天宮遺容的話,第一時間奉上。

最後回答個疑問,兔子整天吹陸基中段反導,為啥不直接把天宮一號擊毀?

此事說來話長——

2007年1月11日,兔子用一枚開拓者1號火箭,攜帶KKV(動能攔截彈),擊毀了軌道高度863公里、重750公斤的報廢氣象衛星「風雲一號C」。

國際輿論一片嘩然,紛紛指責中國製造了2300個直徑10厘米以上、足以威脅太空飛行安全的碎片!搞得兔子灰頭土臉,十分被動。

其實,這種事大流氓都干過:

美國1985年用ASM-135反衛星導彈摧毀P78-1人造衛星時產生了800多塊碎片,「德爾塔」火箭二級在太空爆炸產生了1400多塊殘骸;

蘇聯19次反衛星試驗在太空留下了1000多塊碎片,11顆電子偵察衛星自毀產生了600塊碎片……

2008年2月12日,中國和俄羅斯向聯合國裁軍談判會議提交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的建議草案。表示痛定思痛,再也不往天上亂扔垃圾了,也不許別人亂扔。

不過,流氓國家是不會聽人勸的。

兩天後,五角大樓宣布,將擊落一顆失效1年多的間諜衛星,並強調,將直接摧毀衛星燃料箱,使衛星上攜帶的劇毒燃料在大氣層內燃燒殆盡(不得不承認,劇毒燃料這理由找得漂亮),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批准了這一計劃。

2月20日22:26,位於夏威夷西部海域的「伊利湖號」巡洋艦發射了一枚「標準3」型導彈,以36000多公里的時速,準確擊中距地面240公里的衛星,此次行動共造成174塊太空碎片。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德懷特向國會作證時稱,此次行動除「伊利湖號」之外,還動用了兩艘驅逐艦「德凱特號」和「拉賽爾號」,以及眾多地基、海基雷達和戰機,共動用耗資約6000萬美元。

考慮到美國當時有300多顆衛星失效或脫離軌道,而偏偏對這顆格外上心、不惜耗費巨資使用導彈攻擊,有一種觀點認為:此次反衛星行動,其真實目的是為了防止這顆搭載有未來成像系統(FIA)的衛星落入別國境內導致泄密。

兔子既然帶頭向聯合國提交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的建議,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肯定不會拿導彈對付失控的天宮一號了。

不過,如果換了別的什麼UFO,該干就得干,千萬別猶豫。

負責任那事兒,不都是幹了之後才說的嘛。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無涯,止觀微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觀瀾 的精彩文章:

看馬斯克如何俘獲中國少女心
世界邊緣

TAG:滄海觀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