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求的是什麼?
求職求的是什麼?
HANS ZHANG
2018年元月底,我畢業回國,其實算下來無非也就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著實令我倍加煎熬。我進行著一家又一家的簡歷投遞,也接受著一家又一家的拒絕通知。我有點受挫,也有點迷茫。我是一個不太喜歡把成績寫在臉上的人,但我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優點。我仍記得在昨天某公司對於我的群面試中,一位位優秀的畢業生用各類語言進行著自我的包裝與宣傳,很吸引人,效果也不錯。在這樣的一個求職環境中,低調反而變成了「不自信」的轉換詞。
事實上,我一直都是自信的,也可以說是自負的。但在一輪輪的面試筆試之後,我覺得我與這個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並不是因為競爭者太過於優秀,而是面對著一個個用言語或成績包裝自身的求職者們,我不知道為何自己和他們分到了一個陣營。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批評自己:你過於年輕,過於缺乏社會經驗。但社會是殘酷的,你需要不斷的打磨。
這些從任何一本勵志的雞湯書籍都能摘取到的句子足不能對我產生慰藉,而是讓我不斷的想選擇逃避,逃避接下來按照大眾選擇所應該做的事情。
本科學習雙語播音,研究生修於傳媒與廣告,按專業劃分播音、新聞、廣告以及新媒體類的工作我都可以嘗試,我願意去接受學習一切新的事物。但在求職的這幾個月里,我似乎與我自身偏離的越來越遠,就像是一隻無頭蒼蠅,聞到食物的氣息就立刻衝上去,絲毫不關心這個食物是否可能致我自身於死地。
我明白社會是殘酷的,也不相信眼淚。
但事實上我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慾望或動力去流淚,只是變的愈加麻木不仁。
你可以把我這些所說的話當作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畢業生幼稚的感想亦或是委屈的埋怨。但其實我只是還沒有做好把自身各類標籤撕掉然後投入到機器一般的社會大染缸中去,我真的怕變的自己都對自己陌生。
名利很重要,每個人都因為名和利放棄了很多。我也知道在這個社會上打拚,每個人都很辛苦都很勞累。但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工作並不能和能力完全對等。這就意味著,即使你有再高的能力,也並不意味著你就可以獲取與你能力相匹配的工作。當然,不能否認,重要的社會關係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我贊同這一觀點,我想補充的是,能力並不等於效率。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任何崗位隨著時間的增長,當我們橫向的坐標「收入」亦或「名聲」沒有變化的話,我相信很少人仍會選擇高效率的工作或高效率的學習。名和利的改變需要的並不完全是努力,而是機遇。我們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賺錢只是唯一目的,當這個目的沒有改變時,仍願意高效率工作是少數的,也是大家口中所說的「情商低的工作狂」。
很不幸,我自認為自己屬於工作狂的團隊,在之前的兼職或實習中,我都可以說沒有浪費任何的工作時間。我見過太多工作上偷懶打盹兒的職員,其實他們並沒有做錯,或許受到了大環境的影響,又或許是因為年輕時工作太過勞累,現在他們需要放鬆。你可能會笑我,既然薪水都是一樣的,你為何又要如此賣命?答案很簡單,不斷埋頭苦幹雖然很累,但它可以提醒我自己還年輕,還有能力去學習新的專業技能,還可以一天背上上百的單詞。換句話說,努力的工作對於我來說是個人價值的體現,而這樣的價值並不是做給任何人看的,而是留給自己內心聽的。幸運的是,之前所接觸的兼職或實習都是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傳媒行業,在不斷學習過程中我每天都能有一些不錯的心得體會。我不能保證如果今後如果工作跨了專業,自己仍可以如此義憤填膺的喊著賣命工作的口號,但我希望那個時候自己仍是熱愛學習的,仍對社會所出現的各類新事物保留著好奇心,而不是每天喝茶看報紙,或聊天侃八卦的「職場老手」。也有一些朋友告訴我,在順從父母意願後從事了自己並不喜歡或熱愛的工作,但我認為這對於自身來說是新的挑戰啊,能夠將自己並不熱愛的專業做得出色,更能體現出自己的過人之處,不是嗎?
對自己要求嚴格是應該的,特別是這次在面試經歷中,我遇到了一些只招收95後的崗位,這就需要我去反思,自己和95後的差別到底在於哪裡。當然,我的求職之路仍會繼續,我也希望自己在一次次不斷的打磨中可以變的更加平和與淡然,而不是麻木。平和與麻木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否還有動力去學習,我希望自己可以真正的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不斷的挑戰自己。
實話講,這期節目本來計劃於某天我拿到了單位或公司的offer,然後用於驕傲地刷取存在感,但事與願違,這期節目只是一位待業青年的無力吐槽而已。感謝你的收聽,我們下次見。
今天給大家分享萊斯特艾比公園abbey park(拍攝日期 2016-10-20)
今天
.
張漢斯 | 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事宜 | 請聯繫工作郵箱
編輯:HANS
音樂來源:網路(autumn walk)
TAG:張漢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