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投降派第一人」,遭眾人排擠,但慈禧卻特別袒護他!
滿清王朝自康乾盛世之後,嘉慶開始,國力已經慢慢走向下坡路了。道光皇帝是滿清皇帝中,最不幸運的皇帝,也是最恥辱的皇帝。
因為滿清八旗鐵騎橫掃大明,屢戰屢勝的歷史,在他的治理下,顏面無存,威風掃地。八旗子弟兵在鴉片戰爭中,面對英法的船艦利炮,是措手不及,一敗塗地。道光皇帝也是如夢初醒,驚嘆道:原來英吉利蠻夷如此厲害了,我竟不知。
後面英法聯軍,咄咄逼人,連續攻城略地,滿清被迫又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一直到光緒接手的時候,國家已經是滿目瘡痍了,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爛攤子丟給光緒收拾。
偏偏光緒是個傀儡皇帝,後面還有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光緒是指哪不能打哪,完全沒有皇帝的威嚴,失去行使皇權的自由。
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無力回天,被囚禁於中南海,六君子也慘遭屠戮。有人將戊戌變法失敗歸結為是慈禧太后專權,並殘忍扼殺了百日維新。
說的沒錯,慈禧是光緒變法路上最大的攔路虎。要是沒有慈禧,也許光緒可以成為千古帝王,變法成功後,中國可以成為亞洲第二強國,也就不會經歷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這無法洗刷的恥辱了。
慈禧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罪人,我想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慈禧作為後宮皇后,說白點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如何可以攫取滿清最高生殺大權,執掌中國政局近半個世紀。
那要歸功於一個人,那就是恭親王奕忻。沒有他,就沒有慈禧的掌權,中國的國運或許就能在光緒手裡發生逆轉。
咸豐死後,奕忻聽信慈禧的讒言,與慈禧狼狽為奸,發動了辛酉政變,剝奪了以「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的輔政大權。最後大權落到了慈禧的手裡。
為此奕忻得到了慈禧的重用,被授命為議政王,世襲王爵,雙俸祿,免跪拜禮,並可以在軍機處任意出入,儼然成了慈禧的親信大臣了。
奕忻比較婆媽,同治帝學習期間,奕忻老是愛督促和約束他,因此同治帝對這位長輩並不是很喜歡。奕忻又因修園一事,徹底得罪了同治,從親王降為郡王,革去御前大臣之職。
當慈禧得知奕忻被懲罰後,就努力勸說同治給奕忻復職了。可見慈禧對奕忻多麼地倚重。
光緒帝即位後,法國侵略越南,奕忻主張千萬不要與法國交戰,結果貽誤戰機。文武大臣紛紛上書光緒帝彈劾奕忻,最後被免去一切差使,撤去俸祿,回家休養。
奕忻算是被排擠在朝堂之外。1894年,日軍侵略朝鮮,危及大清國邊境安寧。慈禧太后又重新起用奕忻,任命他總理各國衙門事務,管理海軍,辦理軍務,加領軍機大臣。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慈禧問奕忻意見如何,是打還是不打,奕忻是堅決不打,主張割地賠款了事。
1895年,清軍戰敗,李鴻章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非常苛刻,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光緒看後非常惱怒。
但是奕忻卻勸說光緒帝:要是不簽訂,恐怕兵禍就來了。儼然就是徹徹底底的投降派,貪生怕死,堪稱晚清「投降派第一人」。
慈禧執掌中國政局近半個世紀,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極盡諂媚,對中國晚清屈辱的歷史是要背負首要責任的,而作為慈禧太后的幫凶,恭親王奕忻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TAG:渲暮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