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感謝你給了我再次成長的機會

孩子,感謝你給了我再次成長的機會

GIF

文丨孩子,感謝你給我再次成長的機會

養育的過程,也是自己再學習的過程。

1

大多數年輕的爸爸媽媽在養育過程中,精力都會過分的集中於孩子帶來的煩惱里。

其實不是孩子不好帶,是我們自己想讓一切保持按照完美的過程發展,想像著最理想的育兒方式來指導自己。

如不能遂願,很多新手爸爸媽媽就會陷入焦慮,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是常發脾氣就是眉頭緊鎖。

我們都在探索各式各樣的育兒方式,也在各大論壇泡著學習養育經,但是年輕的我們總是感覺時間匱乏,感覺養育艱辛。

年輕父母更容易陷入孩子給我們製造的麻煩和困難中,大大的減少我們和孩子相處的快樂,降低養育孩子過程的享受,更是削弱了我們為人父母這個角色的力量。

那麼,真正的父母角色應該是怎樣的,美國著名醫學博士西爾斯夫婦所著《西爾斯育兒經》和兒科醫生吉諾特所著《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等著作中給出了簡潔明了的答案:

積極關注孩子,給予孩子成長支持,引導孩子處理情緒。

這幾句話看似簡單,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它們是正確引導孩子關注這個世界,與父母建立親密聯結的重點所在,從孩子眼裡看來,以上三句話相對應的意思是:

爸爸媽媽敏感而細緻,爸爸媽媽是配合默契的好夥伴,爸爸媽媽都是能夠自我控制的。

2

在日常的養育過程中,很多父母卻反其道而行之。

看似很有道理,短期內很有效果的做法,其實是在讓孩子走上性格發展不健康之路,來看看你們有沒有中招。

教育孩子時候「紅黑配」

很多父母都達成一致,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白臉」往往聲色俱厲,甚至是體罰孩子,當孩子感到很害怕的時候「紅臉」登場,勸情說理讓孩子逃過一劫。

這種方式往往給孩子帶來一種錯覺,只要自己一犯錯,立馬就會找到「紅臉」來保護自己不受到「白臉」的懲罰。

長此以往,讓孩子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造成孩子是非認知缺失,而家長之間的相互指責讓孩子學會了不尊重,在長大後處理人際關係時習慣於指責別人。

「忽略」孩子的存在

這裡的忽略,說得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都不懂,自己在別人面前撒謊、背著別人說壞話、帶孩子去成人娛樂場所,在孩子面前爭執吵架等等,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這些他都不會知道,也不會造成影響。

事實上,8個月到2歲期間的孩子在見到父母爭吵就會表現的緊張和著急,這樣會養成孩子情緒易波動。

而2歲以上的孩子會自覺的模仿大人的行為習慣,比如撒謊、說壞話,即使當時孩子是在玩玩具或者看書,他們都會不自覺的學到大人的行為。

「錯誤」履行父母職責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總會因為好奇心和探索欲會到處搗亂。

但是他們並不能明確的判斷自己的是非對錯,這個時候受到「養不教父之過」教育的家長就會挺身而出,替孩子造成的錯誤道歉。

這樣會讓孩子養成逃避責任,無視自己過錯的意識。

假意分享

不論是我們父母還是幼兒園的老師,時刻都在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往往我們卻在孩子分享的時候拒絕分享,比如你說「寶貝,給媽媽吃一點」,因為之前分享的種子已經埋下,孩子就會遞到你嘴邊,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就會發出假裝吃的聲音,或者說「哎喲,謝謝寶貝,媽媽不吃,你吃吧!」。

這個時候孩子會怎麼想?你們大人的世界真複雜,要我分享的時候你又不吃,你不吃幹嘛還找我要,這明明是在欺騙我。

這樣久而久之,即使學會分享這個詞,孩子也不會願意真正的分享了。

分散注意力

孩子在看書畫畫你說「寶貝來吃點東西」,孩子在吃東西你說「寶貝你看媽媽衣服漂亮嗎」,孩子在玩玩具你說「寶貝來我們畫畫吧」。

孩子好不容易集中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然後注意力就被你打斷了,要記得愛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打擾。

和孩子做「交易」

很多父母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 「寶貝你快吃、爸爸給你買最喜歡的玩具」、「寶貝你跟我出去玩,回來媽媽給你看電視」、「寶貝你自己去刷牙,媽媽明天給你買新衣服」。

孩子本來應該做的事情,都被你拿來和孩子做交易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被動的習慣,沒有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這僅僅是大家普遍可能犯的錯,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都可以自己反思下。

3

那麼接下來,只想分享一些好的做法,當然並不能涵蓋所有。

不要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很多人習慣逗孩子的時候嚇唬孩子,諸如「你是在垃圾堆撿回來的」、「媽媽不要你了」「再調皮把你送人」。

遇到這樣逗孩子的,不管是家人還是親戚朋友,請嚴肅的告訴他們,不能和孩子這樣玩,這關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如果孩子因為這樣的玩笑表現出情緒低落,一定要及時安撫。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我們在和孩子講故事、看動畫片的時候,遇到主人公高興、大哭、難過、害怕的時候一定要問問孩子「寶貝,他現在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引導孩子關注情緒變化。

這樣有益於培養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侵犯了別人隱私讓別人不高興、是不是給人造成了傷害讓別人難過,是不是自己的抱怨讓別人委屈,從而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出最好的社交示範。

培養孩子專註力

孩子在專註於自己做的事情的時候,除非他邀請你參與,不然你就只需要在旁邊靜靜的觀看就行了。

孩子也需要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否則專註力無法養成。

與孩子保持親密關係

孩子難過的時候要允許他宣洩自己的難過,哭泣時緩解悲痛的重要方式。

你不要試圖讓孩子任何時候都保持堅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鼓勵他們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悲傷。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悲傷和表達悲傷都是人之常情,而你時刻都會幫助他們,直到他們長大,你們之間是朋友,是那種有的小秘密都會和爸媽分享的朋友。

學會情感引導

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不要單純的說「你真棒」,比如別人給了孩子東西,孩子說了謝謝,你不要單純的說「你真棒,會謝謝了」,而是要說「阿姨給你東西你就說謝謝了,你真懂禮貌」。

這樣讓孩子知道為何要這樣做,要知道「你真棒」說太多了孩子會認為這很廉價。

當孩子堅持做完一件事兒的時候,要跟孩子說「你剛才表現的就是堅持,就是有毅力」。

這樣讓孩子知道事情本身的樂趣和意義所在,從而產生真正的滿足感。

教會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和肯定,這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關鍵。

比如有個孩子參加比賽,過程中他竭盡全力,但是最後還是以微弱劣勢輸掉比賽,這個時候他的爸爸並沒有表現得失望,而是對孩子說「寶貝,你和對手競爭到了最後一秒鐘,我為你感覺到驕傲」。

教會孩子輸贏並不重要,而是要享受和收穫在努力過程中獲得的堅忍不拔的精神。

育兒過程是辛苦的,但更是快樂的,孩子的第一次笑,孩子的第一次叫「爸爸媽媽」,孩子邁開第一步……孩子總會成為我們快樂的源泉。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對父母也是獨一無二的父母,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長,每對父母的生活都因孩子的存在而幸福感四溢。

最後,我們年輕的父母都要感謝孩子們,是他們給了我們再次成長的機會。

養育孩子,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會關心的話題。以上文字是作者日常體驗,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育兒經驗,歡迎留言中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大家的不離不棄,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繼續為大家分享包括婚姻育兒、說文解字、冷門視界、小說連載等在內的乾貨文字,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來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塵 的精彩文章:

「你還單身啊」 「要你養了嗎」

TAG:慕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