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前的奧匈帝國比大清弱太多,為何海軍比北洋水師厲害?

一戰前的奧匈帝國比大清弱太多,為何海軍比北洋水師厲害?

文/杜雅萍

1888年,《美國海軍年鑒》給世界海軍實力最強的國家做了一個排名,大清的北洋水師排名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全盛時期的北洋水師,主要軍艦大小共有在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規模極為龐大。

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支曾經亞洲第一的海軍,在戰爭中不堪一擊,最終徹底終結了大清最後的尊嚴,也讓中國人一百多年抬不起頭。同樣是風雨飄搖的大國,奧匈帝國的的海軍實力遠不及大清,但戰績比大清好太多。

從1914年到1918年,奧匈帝國海軍部隊依靠過時的裝備、可憐的補給,取得了與之不相稱的赫赫戰績。四年里,海軍艦隊總計擊沉了不下108艘商船,總噸位可達196093噸,消滅的主要艦艇除了法國的裝甲巡洋艦「萊昂甘必大」號、義大利裝甲巡洋艦「朱塞佩 加里波蒂」以外,還擊沉了英國驅逐艦「不死鳥」號、法國驅逐艦「勒諾丹」和「富爾謝」號,義大利驅逐艦「猛烈」號和「雨雲」以及義大利的潛水艇「海仙女」號,重創了法國無畏艦「讓巴爾」號、英國輕巡洋艦「都柏林」號以及「韋茅斯」號以及日本驅逐艦「榊」號。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戰爭前,奧匈帝國只有7艘戰艦,而義大利潛艇數是25艘,法國則達到了79艘!周圍可謂強敵環伺,因為地理原因,奧匈帝國海軍所有艦隊只能通過狹窄的奧特朗托海峽才能進入地中海。

佔有絕對優勢的協約國海軍可以隨心所欲地攻擊達爾馬提亞海岸線,以牽制奧匈帝國陸軍。奧匈帝國海軍不但成功地完成了防禦任務,還在亞得里亞海上掌握了一定的制海權,實屬難得。奧匈帝國的海軍處在即將完蛋的帝國里,無力補天,而這些強悍的海軍將官及士兵們,因為平台關係,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才華,但是他們還是取得了如此好的戰績。到底是為什麼呢?

第一、體制性優勢。奧匈帝國沒有設立海軍部,海軍隸屬於陸軍的海軍司,海軍司長可以就海軍的建設、管理以及指揮等諸多問題直接向皇帝報告。這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和陸軍相比,海軍不會受到太多的掣肘。這與大清是鮮明對比啊。

第二、奧匈帝國軍隊中,海軍具有非常高的革新精神。早在1906年,海軍決定引進三種潛艇:單層艇殼的萊克型SM U-1和SM U-2兩艘(1907年6月到1909年4月造于海軍工廠,該艇基於美國潛艇的先驅之一西蒙?萊克的設計方案,帶有可以縮放的輪子,以便於在海底「行駛」);SM U-3和SM U-4兩艘(德國克虜伯公司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1907到1908年在基爾完成以後,經直布羅陀拖至波拉港,加入了奧匈帝國海軍);單殼型艇SM U-5和SM U-6兩艘(根據霍蘭設計的「章魚」號,買進生產線在阜姆的懷特黑德公司船廠建造的,由於其近似「淚滴型」船型,因此有著較好的水中航行能力)。還有一艘是沒有賣出去的庫存試驗艇改進型霍蘭潛艇SS.3號。

儘管奧匈帝國的海軍在一戰之後還是解體了,解體的原因既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但是,奧匈帝國海軍的成績是毋庸置疑的。同樣是老牌大國,大清帝國為何在海軍方面沒有任何進步呢?

首先是內鬥波及到了海軍。當時,帝黨翁同龢與洋務派代表李鴻章之間鬥爭非常激烈。翁同龢大大限制了北洋水師的發展。其次是軍費不足,無法更新軍備,老舊的設備讓軍艦不堪一擊。再次是滿清軍隊已經極端腐敗,海軍也是如此,無法應對大規模的戰爭

奧匈帝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安東?馮?豪斯男爵的短見,並沒有加強海軍實力,而是把大量人力物力用於陸軍建設。奧匈帝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在大戰最初的3年內在沒有補充、得不到技術改良的狀態中。這與中國但是的情況何其相似。儘管奧匈帝國的軍隊也覆亡了,但是是帶著尊嚴覆亡的。

大清海軍的覆亡也加速了滿清的覆亡。經歷了一百年之後,中國海軍才重新找到了自信。北洋水師的教訓永不能忘。

參考文獻

1.【美】傑·瓦夫羅:《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2.【英】諾曼·斯通 :《一戰簡史:帝國幻覺》,中信出版社,2014年;

3.【美】諾曼·費里德曼:《海軍火力:巨艦大炮時代的艦炮和戰術》,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

4.梁啟超:《李鴻章傳》,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5.蔡偉:《甲午戰爭116年回顧:中國為什麼會輸?》,《三聯生活周刊》2010年第4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征遼東時,孫權出兵援助的戰略目的是什麼?
赤壁之戰中,劉備集團發揮的實際作用有多大?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