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粉、假流量……揭秘Spotify歌單中的「黑市」:一切都需要花錢,這只是遊戲的一部分

假粉、假流量……揭秘Spotify歌單中的「黑市」:一切都需要花錢,這只是遊戲的一部分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3月27日報道(編譯:Halcyon

編者註:SpotLister與今年3月16日停止服務,並在網站上改名為JamLister,試圖與Spotify保持距離,本文所有SpotLister均已更新為JamLister

Tommie King或將成為下一個從亞特蘭大突圍的說唱歌手。他人脈深遠,個人風格鮮明,並且一直悄悄地在Spotify上建立了一個成功的「單身男女」系列專輯。他的最新作品「Eastside(feat. Cyhi the Prynce),」在流媒體的收聽量已經超過11萬次。

在停車場忙碌的奔走,用汽車後備箱販賣混音磁帶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當下音樂經濟中,流媒體服務占唱片音樂總收入的近三分之二,新興藝術家們逐漸能通過大數據進行追蹤。Spotify流媒體、YouTube視頻播放量、Twitter互動情況,甚至Wikipedia搜索量等數據都被大眾用來製造下一個爆點。這也正是King的經紀人一直努力讓其音樂登上驚人的594 Spotify播放列表的原因。

King在與記者的採訪中表示:「事實上,若是沒有Spotify播放列表,我不認為我們能獲得今天的成就。要想真正接觸到你無法聯繫的人,流媒體是目前唯一的方法。它讓你在世界範圍內演奏,將自己非常成熟的表演展現給公眾。」

只有一個問題:King的歌基本上都需要付費才可被添加到Spotify播放列表中。在這平台上的藝術家們,曾幫助策展人檢查他的曲目——或者是為了一些同時代人,將其添加到特定的播放列表中——以獲得有價值的流媒體和注意力。

Spotify播放列表的黑市正在蓬勃發展。比起破解系統,這種方式會更加便宜——而且如果運用得當,得到的回報會比預計多得多。


再怎麼誇大Spotify播放列表的價值都不為過。「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公司主導了流媒體音樂市場,現擁有1.59億活躍用戶和7100萬付費用戶,幾乎是Apple Music訂閱量的兩倍。

更重要的是,Spotify的播放列表是根據其定義性特徵分類的。首席執行官Daniel Ek在2016年2月表示,他希望「讓音樂伴隨生活的每分每秒,他的態度很認真。公司還為每一個可能的場景設立了一個官方播放列表(「喪的時候該聽的歌」, 「洗澡時該唱什麼」),其中一部分由150個編輯人員結合大眾在特定流派下的情緒演算法生成。而現在,正如Spotify在本月早些時候提高給SEC的文件中指出的那樣,這些官方播放列表佔據了平台收聽量的近三分之一,這個數據在2016年還不到20%。

這些播放列表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點播。Spotify最具影響力的歌單RapCaviar擁有800多萬粉絲,在這個歌單中單獨添加一首歌,都會產生成千上萬的流媒收聽量,具體的數量取決於歌曲放置的位置及添加時間。例如,公眾認為RapCaviar可以讓Smokepurpp(說唱歌手)的歌曲《Audi》成為金榜唱片,因為其擁有6800萬流媒體和收聽數量。

這還只是一個內部的播放列表。Spotify擁有2500個此類列表,它們已經成為行業中最具價值的板塊。唱片公司和公關代表現在可以與流媒體服務中的創歌單者進行合作,就跟他們與廣播電台和新聞媒體持續數十年的合作一樣。

Phil Waldorf是獨立音樂廠牌Dead Oceans的聯合創始人,兼任其大型分銷網路Secretly Group全球營銷主管,他說:「我們的收入很大部分來自於流媒體服務,該服務很自然地成為一個巨大的焦點。添加播放列表的附加值是多方面的。基本層面上,額外點擊量帶的確是一筆不錯的收益。但是,還是希望歌曲本身質量優良,然後再將其添加到其他播放列表中。強大的播放列表添加是更多編輯團隊的基石。我們希望這一路上都能有新的發現。」

Spotify播放列表的價值不斷上升也促成了一種新的賄賂方式——也就是數十年來通過付費廣播電台點播指定歌曲的非法行為——其中涉及大量資金在幕後轉手。Billboard公司在2015年8月的一次曝光中引用了一家不願透露名字的大牌唱片公司,該公司聲稱其播放列表中的新增歌曲正在以「2000美元添至擁有幾千人粉絲的播放列表,1萬美元添至粉絲數更大的播放列表」的條件進行出售。

Spotify通過更新服務條款作出回應,明確禁止「出售用戶賬戶或播放列表,或以其他方式接受任何財務或其他方面的補償,來影響賬戶或播放列表的名稱,或其中的內容。」

但與之前的其他形式的賄賂一樣,付費的做法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被掩蓋了。


短短几分鐘內,只需花費2美元,您就可以付費讓你的歌曲獲得在SpotLister上工作的1500名管理者的關注,JamLister(原SpotLister)是當下一種出售有名的Spotify賬戶訪問途徑的新興服務。

該網站由兩名21歲的大學生——Danny Garcia(紐約大學的一名吉他手),及一位密友(因不相關隱私問題要求匿名)共同創建。兩人於2016年開辦了一家「私人出租」公關公司,主要提供「推銷服務」以在SoundCloud(一家德國網站,提供音樂分享社區服務)以及Spotify上產生巨大反響。這兩家公司每個月都會有獲得15到20位世界各地的用戶,每位客戶支付金額從10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用以確保歌曲在播放列表上的顯著位置。

Garcia回憶道,「我們最早是支付5美元(用於列表添加),並且在一開始就成功了。當更多人開始加入時,你就會發現價格開始上漲,然後這些播放列表創建者逐漸發現自己被捲入其中,並且價值更高。有一些播放列表擁有9萬個粉絲,廣告費用基本在100美元到200美元每篇,一路往上,對於那些擁有50萬個粉絲的播放列表,廣告費可達2000美元每篇。

Spotify在Daily Dot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沒有任何『付費播放列表』或是出售播放列表的情況。這對藝術家、粉絲而言都是不利的。我們堅持嚴格的政策,並對不遵守這些準則的人員採取適當的行動。」

然而,付費體系絕對有在Spotify上進行。Organic Music Marketing的所有人Cody Patrick,負責管理亞特蘭大地區的Tommie King和其他嘻哈藝人,他證實到:「我有收到價格區間為25美元到100美元的要求。」他在當地聲望很高,其製作公司Resolve Media Group近期負責在亞特蘭大拍攝幾乎所有重要的說唱視頻,其中包括D.R.A.M.的《Broccoli》和Migos的《Bad and Boujee》。所有內容Pattrick都在Spotify上看過。

然而,靠個人擴大範圍不僅耗時長,且往往成本過高。你不僅要確定目標播放列表,還要追蹤聯繫信息並進行介紹。即便如此,目前還未有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播放列表對是否對商業開放。Ignatious Pop是Spotify的一位用戶,因其長期為流行劇目Big Little Lies、Insecure等錄製電視原聲帶,目前粉絲數已超過100萬,他告知記者,「為了我的播放列表、配置文件,許多人選擇投入大量的資金,或者只是為了在播放列表中添加曲目,這些要求我每次都會拒絕。」

JamLister旨在利用其聯合創始人在過去兩年創建的聯繫網路,簡化整個過程。以下是它的工作原理:當你將一首曲目上傳至JamLister時,它會根據其相符的播放列表索引演算法進行分析。該演算法使用Spotify的API和Echo Nest來提取歌曲的特徵,並使用該元數據來確定曲目要提交的最合適的播放列表。這樣以來,獨立搖滾樂隊就無需浪費時間篩選EDM播放列表(反之亦然)。

播放列表的粉絲越多,需要考慮的成本就越高。Garcia說,擁有10萬粉絲的播放列表需要9個信用分,或18美元,而只有500個粉絲的播放列表(JamLister中粉絲的最低限度)僅需花費1個信用分或2美元。每次提交後,播放列表創建者都有72個小時來審核曲目——不僅僅要聽取曲目,還要提供一定程度的反饋,然後反饋給藝術家——以獲得補償。無論是否決定將曲目添至其播放列表,列表在每次審核提交時,創建者都會收取0.24美元。

短短五個月後,JamLister宣稱可以訪問1萬3千個播放列表,累計播放量達到1170萬。

Garcia澄清道:「我們無法保證在播放列表上播放歌曲,我們通過付費使播放列表創建者查看曲目,而不是實際上添加它。


JamLister的模型存在一個基本問題,乍一看可能並不明顯,與Spotify的服務條款無關。對播放列表而言,重要的不在於它擁有多少粉絲,而是聽眾的可靠性和活躍度。

這是因為在Spotify上誇大數字是非常容易的。

Streamify是一種提供虛假流媒體量的服務,可以允許用戶一次獲得多達200萬次的播放。它先為你註冊1000個免費流媒,而且很好用。去年年底,丹麥的兩位記者創立了一個名為Cl1ckba1t的假樂隊,製作了一首無法聆聽的歌曲,並給此項服務支付了40美元,以產生1萬的點擊量。他們的訂單在10天內就完成了。

同樣,播放列表創建者時常會通過所謂的訂閱門檻來擴大其粉絲數量,這是一種在社交媒體中比較成熟的技術,需要用戶訂閱一個賬號(或提交電子郵件地址)以換取類似免費下載的內容。因此,你最終可能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提交一個似乎擁有大量粉絲但卻是殭屍粉為主的播放列表。

Patrick說:「我必須咬緊牙關,看看他們是如何工作的。為播放列表購買假粉並不難。」他使用了不下9種不同的Spotify服務來吸引他的客戶。

SubmitHub正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南非開普敦前谷歌團隊成員的Jason Grishkoff最初在2015年末創建了該服務,方便用戶將歌曲發送的他的博客Indie Shuffle。現在,任何與大量聽眾分享音樂的人——博主、播放列表創建者、SoundCloud頻道、YouTube用戶都可以使用該服務來徵集稿件。

與JamLister不同,用戶可以在SubmitHub上免費投遞曲目——Grishkoff聲稱該網站每天可以促成1萬的投遞量——但可以購買額外的點數以確保反饋,並保證影響者在每首歌上至少收聽20秒。

Grishkoff表示,「我們很快就開始意識到許多[Spotify]粉絲賬戶不合法。這可能會比較麻煩。有些人擁有10萬粉絲,其中2萬是真實的訂閱用戶,但為保持高粉絲量的假象,他們一直在購買粉絲。」

Grishkoff開發了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他要求SubmitHub里使用Spotify的藝術家們上傳自己賬戶信息中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了一首歌已被添加的所有播放列表以及其在這種播放列表中生成的流媒量——並將這些數據整合在一起。由此產生的資料庫可估計特定列表可能產生的點播數。這些信息包含特定播放列表響應率的細目,以及藝術家們提供的關於他們感興趣的詳細內容。

很顯然,Grishkoff對SubmitHub提供的服務感到自豪。他聲稱有影響力的用戶平均會聽一首歌2分鐘的內容,總體拒絕率超過90%。他確信該網站的影響者不僅僅是為了錢。

Grishkoff還認為,SubmitHub等服務可以提供便利的反饋,即使它是粗糙的或沒有意義的,這種反饋均具有固有的價值,


這些Spotify衍生服務的真正優點在於,當系統正常運作時,你實際上可以賺回你的錢,而且遠遠不止於此。

Grishkoff 說:「你可以假設現在做一個簡單的計算。使用[SubmitHub],你可以說,『好的,將此曲傳到一個播放列表上需要1美元。他們可以得到15% 的支持率,但如果我是這15%的其中一員,看起來他們平均可以獲得4000次點播量,所以我可以拿回15美元。」

換句話說,Spotify無意中掏錢給藝術家們來欺騙自己的系統。

當然,這不是JamLister和SubmitHub的創造者希望看到的方式。他們相信他們的服務正在平衡Spotify的點播環境,打擊主流唱片公司的主導地位。Spotify已取得了UMG、華納音樂、索尼音樂等全球幾大唱片公司的支持,巧合的是,他們的藝術家很可能控制著Spotify最具影響力的播放列表中的大部分內容。例如,上述RapCaviar歌單中的藝術家平均有四分之三屬於主流唱片公司。更重要的是,其他非官方的替代品與相比這些唱片公司的播放列表,尤其是索尼的各種Filtr播放列表,就相形見絀了。

JamLister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說:「我們認為自己的服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主流唱片公司的影響力遠超過主流播放列表中的歌曲。我們只是想為大有前途的藝術家們提供機會。」

但毫無疑問,使用JamLister等服務的最終目標很大程度上是以進入Spotify官方播放列表告終。

「我把Spotify當作是一種演算法,」King強調到,「對我來說,播放列表添加曲目的重要性在於獲得官方Spotify編輯的關注。只要你的歌被添至一定數量的列表中,你就有機會被添加到Release Radar and Discover Weekly中(每周為訂閱者創建的兩個由演算法生成的播放列表中),並且你還能從那裡建立有機流。」

Dead Oceans的Waldorf分享到,這是行業的共同信念,事實上,他沒有為旗下的藝術家們使用JamLister或其他類似的服務。他表示「如果一首歌或一位藝術家被反覆保存或收聽,在演算法播放列表中可能更具吸引力,該列表對數據發現有著自己的積極影響。」

MaWayy親身體驗了Spotify的漣漪效應。MaWayy通過電子郵件表示,電子雙人組合Brian Way和Masoud Fuladi在網上合作卻從未在現實生活中碰面,他們「幾乎使用了網上能找到的所有平台。」這其中也包括JamLister和SubmitHub。前者在幾天內將他們的曲目《Wrong》添加到19個播放列表中,在該過程中產生了80萬次播放。這一勢頭引起了Spotify的關注,該單曲隨後被添加至Spotify最大的三個電子音樂播放列表中:mint、Fresh Electronic以及 Furutos Hits。《Wrong》發布之初就快速獲得了近100萬次流媒收聽量。

MaWayy寫道:「這個過程的速度和可靠性是驚人的。」 Brian Way和Masoud Fuladi指出,他們加入的一些較大的播放列表似乎被假粉在支持的,但他們仍然對結果感到滿意。「我們希望所有這些列表的策展人都能夠很容易地聽到我們的音樂。」

如果有的話,這幾乎就太簡單了。這些第三方服務為Spotify播放列表的充滿價值的世界找到了後門,任何有一定預算的人都可被授予訪問許可權。這可能大大改變了獨立音樂在網上推廣的方式,並使Spotify處於弱勢地位。畢竟,目前還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確定哪些曲目受益於付費體系以及哪些是策展人真正喜歡的。

亞特蘭大說唱歌手Tommie King說:「當你開始注意到很可能失去真正對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的事物時,就很危險了。而如今,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你就可以做到。」

這並不意味著他對使用該服務感到後悔。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大秘密,」 King說,「一切都需要花錢」。

「這只是遊戲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CES 2018 | 英特爾CEO發表主題演講,然而「漏洞門」事件繼續甩鍋
沃爾瑪旗下孵化器Store No 8收購Spatialand,將為實體零售商開發VR產品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