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細心珍藏,待得貴賓再分享!

細心珍藏,待得貴賓再分享!

從小受茶熏陶的人,往往對茶的愛也是深入骨髓的,像「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走到哪裡都是快樂的」這般洒脫的言語,怕是只有真正茶圈老鬼才能說的出來。

出生於平和縣的世界文學大師——林語堂,正是這樣一位從茶香里走出來的老資格。

他愛茶懂茶,常常樂此不疲地談起喝茶的種種好處,和閩南功夫茶的各種講究以及韻味。對家鄉平和縣的白芽奇蘭,更是多有偏愛,常常飄香在其筆下。

今天要推薦給茶友的正是這樣一款,來自福建平和縣大芹山的「輕火白芽奇蘭」,來感受一下大師筆下的味道。

提到閩南烏龍,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也許都是「鐵觀音」,其實白芽奇蘭的輩分可不比鐵觀音小,兩者傳承至今,皆有好幾百年的歷史。

在當年鐵觀音風靡大江南北的的時候,白芽奇蘭的輕火工藝,也算的上是一股清流了。

輕火型的白芽奇蘭,在製作工藝上和鐵觀音有略微的差別。

白芽奇蘭的最重要的焙火是採用平和特有的輕火工藝,所制的茶,香氣比鐵觀音高揚、持久,蘭花香明顯,茶湯也更為順滑甘醇回甘較為明顯。

這款「輕火白芽奇蘭」的原料是採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茶,沒有病蟲害,茶質也積攢的比較豐富,高山所賦予的優勢,在沖泡時便能很直觀的感受到,湯水要更為飽滿一些。

茶香記的小夥伴在圍坐品鑒後,一致好評:溫柔,優雅,好沖泡,茶小白也能輕鬆駕馭。即使出湯稍慢,口感也不會有明顯的影響,怎麼泡都是蘭香綿綿,醇厚甘潤。

七克為一包,也就是一次的量,便於攜帶,在茶量上拿捏不好的茶友不用再糾結。

同時因著輕火的工藝,茶葉的含水量大大的降低,儲存時間更長不用擔心茶葉因貯存不好返青的問題。

沖泡後的白芽奇蘭,香味頗有情調,幽幽而出,蜻蜓點水般地在舌尖與鼻腔不停閃回,似是抓不住這道香韻,又像是與身體融為了一體,纏綿而迷人。

湯水入口,綿綿的回甘,在舌面翻騰,唇齒間的蘭香清潤,刺激著口腔的每一寸感官,時而輕薄爽朗,時而甜厚深沉

一口氣喝完,將所有的韻味凝結一處,隨著咕嚕一聲,暖意升騰,同時氣吐如蘭。

上好的白芽奇蘭在愛茶人手中常被細心的珍藏,待到貴賓來時才拿出來分享,這綿綿蘭韻,一人沉迷,同享才剛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喝幾千塊錢的綠茶,首推這隻公道杯!
選來選去,還是這款好!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