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掰開了、揉碎了,細細告訴你,婚姻為什麼是愛情的墳墓

掰開了、揉碎了,細細告訴你,婚姻為什麼是愛情的墳墓

導演: 羅伯特·本頓

主演: 達斯汀·霍夫曼、梅麗爾·斯特里普、簡·亞歷山大、賈斯汀·亨利

類型: 劇情、家庭

製片國家: 美國

上映時間: 1979年12月19日

考古原因: 1980年3月24日獲得第5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

《克萊默夫婦》是由達斯汀·霍夫曼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一部家庭倫理電影。

獲得了第52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內的,五個重要獎項。

這部電影,畫風樸素的就像家庭肥皂劇,卻成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01.

克萊默vs克萊默

電影改編自艾弗里·科爾曼的同名小說,是一部反映單親家庭的傑作。

泰德·克萊默與妻子喬安娜生活在美國紐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比利。

這個看似生活美滿的中產家庭,實際上已經風雨飄搖。

電影《克萊默夫婦》中,看似美滿的一家三口

丈夫泰德是一家廣告公司的高級職員,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妻子和家庭。

妻子喬安娜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女性,長期枯燥沉悶的主婦生活,讓她變得自卑、焦慮、毫無安全感

經過長期思想鬥爭,喬安娜鼓起勇氣尋找迷失的自我,將兒子留給泰德後,離開了家

電影《克萊默夫婦》中,妻子與丈夫爭吵,離家出走

妻子的出走讓泰德的生活驟然陷入了混亂之中

他手忙腳亂,無法兼顧繁忙的工作和照顧兒子這兩件事,弄得兩方都對他很不滿。

好在有鄰居的幫助,一切慢慢地變得理順起來。

泰德獨自照顧兒子

一年後,妻子喬安娜回來了,已經成為一個收入頗豐的設計師。

她想要回兒子的撫養權,泰德斷然拒絕,夫妻倆不得不對簿公堂

最終,喬安娜贏得了官司,但泰德在法庭上的陳詞也打動了她。

在她出走的這十八個月,泰德當爹又當媽,一點點學會了如何照顧年幼的兒子。

父子二人也從之前的疏遠,變得親密無間

影片結尾,喬安娜放棄了比利的撫養權,泰德父子也不必分離了。

電影《克萊默夫婦》最後,妻子放棄了比例的撫養權

這部影片,是好萊塢電影向古典主義風格回歸的一部傑作。

沒有花哨的形式,沒有激烈的動作,全靠演員質樸自然的表演來塑造人物、表現情感。

電影《克萊默夫婦》中,畫面樸素,展現了美國人日常生活的樣子

依照劇情,採用十分真實化的影像處理手法。

並深刻觸及20世紀70年代美國傳統家庭解體的社會現實和女權運動的時代特徵。

多種元素綜合在一起,使這部電影片成為了一個跨越時代的經典


02.

電影之味

《克萊默夫婦》的故事並不複雜

沒有奔放狂狷的筆觸,或犀利暗黑的結局,有的只是溫潤細膩的故事、飽滿現實的人物以及真實無華的表演。

影片籌備期間,達斯汀·霍夫曼正面臨和主人公泰德同樣的婚姻和家庭問題

出於心靈治癒的考慮,他接受了導演的邀請。

拍攝前他和導演住在一個酒店,花費了很多時間打磨劇本,之後才開始拍攝。

切身的感受和出色的演繹,讓他將泰德塑造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第一次給兒子做早餐時,手足無措地抓狂。

比利摔倒後,抱著他穿越紐約街頭,不顧一切地狂奔。

電影《克萊默夫婦》中,泰德守在受傷的兒子身邊,滿是心疼

喬安娜在咖啡館提出要回兒子時,氣急敗壞地摔杯。

為了獲得兒子的監護權,他低聲下氣的在聖誕節奔走求職。

獲得新工作後,對節日氣氛里陌生女人洋洋得意地強吻。

達斯丁·霍夫曼精準的演繹了「父愛」,捕捉到了關乎演技的「度」的完美

咖啡廳一段戲,泰德氣的將杯子摔向牆角,這是他即興增加的動作,梅麗爾也自然地做出被嚇的反應,表演的非常精彩

同樣,梅麗爾也將一個長期被丈夫忽略,因而自我懷疑的焦慮妻子演繹的十分到位。

喬安娜在法庭上的自白,是她根據故事情節和自己的感受即興創作,極具情感穿透力。

故事、情感、表演,三位一體,使影片達到了真實動人的藝術效果。

喬安娜在法庭上的場景,沒有誇張的表情,眉眼之間都流露出悲傷

然而這種忠實於電影本質的拍攝手法,在以後的影片中卻逐漸消弭

對商業效益地追求,使許多影片變得不再純粹。

花樣翻新的形式、各式各樣的身份、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像各類刺激的調料,不斷的加入到電影當中,挑逗著觀眾的味蕾。

同樣是夫妻之間的故事,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

電影《實習生》中,通過老年實習生的視角,講述了女主角朱麗安和丈夫之間的一些情感故事。

第三人稱視角的切入,讓觀眾處於一個旁觀者的地位,客觀冷靜,卻大大削弱了與片中人物感情的共鳴

電影《實習生》中,老年實習生本,是一個旁觀的智者,幫助女主角朱麗安調整自己的生活、工作

電影《史密斯夫婦》,夫妻二人都被安上了特工的身份,融入大量的槍戰、動作元素,讓人血脈噴張。

一頓普通的早飯,桌下早已經暗藏玄機。

丈夫拿一把餐叉,妻子握一把剔刀,彼此防備,互相試探。

電影《史密斯夫婦》中,表面一派和諧,其實互相防備

身處敵對陣營的兩個人,在躲避殺手,追擊幕後操盤者的過程中,感情升溫

槍林彈雨後,重新回歸家庭

故事簡單、情感稀薄,動作槍戰才是吸金吸睛的重點。

電影《史密斯夫婦》中,夫妻二人在被追殺逃亡的過程中,才開始互相了解,伴著槍林彈雨開始談情說愛

電影《完美陌生人》,形式翻新。

採用類似真心話大冒險的方式,講述了幾對夫妻之間的情感和隱秘

電影《完美陌生人》中,幾對夫妻親密自拍,彼此熟悉卻又完全陌生

朋友聚會上,女主人提議大家把手機都放到餐桌上,之後所有的來電和簡訊都全部公開。

或許是為了向伴侶證明自己的清白,幾經猶疑後,大家都接受了遊戲邀請。

通姦整形戀童出櫃性遊戲

每個人精心隱藏、不堪啟齒的一面,赤裸裸地暴露在觀眾面前。

遊戲的形式,玩味婚姻內里的隱秘,形式主義下,故事所剩無幾

電影《完美陌生人》,隱私不斷被刺探,婚姻中的陰暗面,逐漸浮出水面

到了《消失的愛人》,夫妻情感破裂的故事, 直接變成了一部燒腦懸疑片

結婚五年,丈夫尼克對婚姻和妻子滿腹抱怨,並出軌女學生。

控制欲極強的妻子艾米,為了報復丈夫,精心設計了一起自己的失蹤案

種種不利因素,都將矛頭指向無辜的丈夫

尼克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受到全國觀眾的無情審判

夫妻間你儂我儂的甜言蜜語,早已化作以血洗血的復仇與折磨

看得人直冒冷汗

電影《消失的愛人》最後,妻子設計重新回到丈夫身邊,露出一個邪魅的笑容,眼神滲人

電影產業在發展,對電影本體的思考卻在倒退。

電影製作人們唯恐電影聲勢不足,將所有夠得到的元素加到影片里吸人眼球

動作、陰謀、懸疑、情色,各種形式花樣翻新,故事、情感、細節卻統統欠奉。

電影被量化為一串數字,被標榜為「視聽盛宴」,卻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

許多電影以槍戰、懸疑等元素為賣點,往往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堆積盡量多的其他元素

正如《並指如刀》中所寫:

我們所看到的電影,最後都不得不成為自己所棲身的時代的靜物。任何虛偽矯飾都已經被風乾,這時候的電影,最有可能接近電影的本質。

《克萊默夫婦》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忠於故事,忠於情感

不煽情、不激越,將一個故事掰開了、揉碎了,細細講述。

可惜這樣好的電影,所剩無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破事兒 的精彩文章:

這位製片人,成就了斯皮爾伯格
他只演了五部電影,卻值得被人們永遠銘記

TAG:電影破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