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春季流行病」——抑鬱、焦慮、躁狂、雙相……
「去你DY的,雙相。」
已經開春了。
亘古不變的普遍性認知——冬季是萬物沉眠的季節,春季是萬物蘇醒的季節。
對此我堅信不疑。
既然說到春季是「萬物」蘇醒的季節,此處「萬物」同樣也包括我們的「心」。
我記得網路上經常在春天流行一句話:春天來了,又到了萬物交配的季節。
這話可不是玩笑話,心理能量「力比多」在這個季節也開始蓬勃綻放。
所以,春季,也是抑鬱、焦慮、躁狂、雙相、自殺等嚴重心理問題的高發季節。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季節都開始正式進入忙碌的生活節奏,這種節奏往往會讓我們耗費幾乎全部的精氣神去投入工作、學習,繼而完全騰不出精力去好好看看身邊的「景色」。
這種精神上的高度緊張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心境,然後就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抽些時間去放鬆放鬆吧,
和身邊親密的朋友去踏踏青,用心感受這生機勃勃的春意。
好好看看周邊的景色,好好感受一下身邊人的關懷與溫暖,好好分享日光的暖意。
調節自身的情緒,合理安排個人的精力,感受整個世界的美好。
這無疑是一種極其有效的身心放鬆,亦能提高和改善我們的生活效率與社會功能。
比一直綳著自己的人從各種角度上來說都好多了(白眼)
閑zui話hou不zai多shuo說xian了hua,
我們接著從科學角度解釋下,既然環境作為其中重要因素的,那為何春天的環境讓我們如此脆弱?
古詩有云:「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裡想表達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衝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另外「叫春」、「發春」兩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除了常規的動物發情意思以外,還有春氣發動,萬物發生的意思。
在這個季節,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只要有生命力,都會被春天的力量喚醒。
那春天的力量是怎麼影響我們的身體呢?
首先春天氣壓比較低,空氣中含氧量較低,耗氧量20%的大腦極其敏感,所以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心煩意亂,不安躁動種種不良反應接踵而來。
其次是生物的代謝進入旺盛期,周圍的生物體在這個季節會發出一種次聲波,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導致人體內分泌的激素紊亂,從而進一步促進情緒問題的產生。
春天的氣候變化比較大,特別是早晚溫差大,會造成人體一些內環境的變化,免疫力下降,極易生病,同時會使人的情緒發生波動,容易引發各種精神疾病的發生和複發。
然而社會環境的變化也不容忽視
專家研究表明,抑鬱症的發病率增長十分驚人。
1982年的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當時抑鬱症患病率僅有0.83%;而近年根據多個機構的調查,我國抑鬱症患者已超過6000萬人,患病率約4%~8%,發病率上升了50~100倍。
雖說「春天」和抑鬱症脫不了關係,但抑鬱症的其他高危因素,無一不與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動密切相關。
比如:
高學歷人群,學習、備考期間;婚姻感情不幸福的夫妻,分居和離婚期間;
明星、藝人在強大工作壓力下,以及都市人群在高速運轉的環境下,易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
加上春季這樣特殊的氣候,更加容易引發抑鬱症。
用通俗的土話來說:我們每個人內心中所謂的「負能量」也在蘇醒。
人們在天氣不好時或者秋冬季時,通常對一些不良情緒更容易理解一些:
唉,今天天氣不好,一定是天氣影響我的心情,等一切好轉後,我也一定會好很多了吧。
然而等到他們終於熬過了不堪的糾結日子後,他們會發現:
今天是大晴天艷陽高照啊!從今天開始不是進入春天了嗎!我為什麼還這麼痛苦......
由此因為內心對春天的期待和心情感受的反差,往往會加劇這些受季節性情緒障礙困擾的人的痛苦。
從此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對於很多心理問題,預防的效果更大於治療一些——
飲食:要保證營養的平衡和充足。
在科學角度上建議:人們應該攝入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的食物,還要保證高蛋白的攝入,研究表明這些食物會讓大腦保持活躍狀態。
睡眠:大約6~10個小時,想睡就睡一會,睡眠也是大腦的一種自我調節,對大腦有益。
但是睡眠過度就不太好,容易做夢,也容易導致身體的虛弱,精神的恍惚,乏力等不好的影響。
生活:學會去轉移注意力,在感到自己有低落情緒時,不要一個人老呆在不變的環境中,可以走出去感受外面的環境,接受新的刺激和變化。
運動:進行較長距離的散步,慢跑等促進心臟和血液循環的活動,以身體稍微感到疲憊為準,不要亂想問題,專心的散步或者是慢跑,享受運動的樂趣與滋味。
身體的運動,往往可以緩解腦力過度的思考,壓抑,導致的大腦功能降低,抑鬱,嗜睡的癥狀,舒緩神經,緩解大腦疲憊。
運動不僅僅是一種體魄上的磨練,更能磨練人的心智、培養耐心,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轉移注意力和發泄,這個結論適用於任何年齡、人群及性別。
在此安利一個簡便的心理治療方法的理論:
合理(理性)情緒療法(RET)——美·埃利斯(Ellis)
其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
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
因此其核心理論又稱ABC理論。
ABC理論:在ABC理論模式中,
A是指誘發性事件;
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結果。
通常人們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論指出,
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們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關。
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的適當的、適度的情緒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會導致情緒障礙的產生。
在B不合理信念中,有三個主要特徵:①絕對化的要求②過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極
①絕對化的要求是指個體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
這種特徵通常是與「必須」和「應該」這類詞聯繫在一起,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友好地對待我」等等。
這種絕對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客觀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不可能依個人意志而轉移。
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獲得成功;他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展也不會依他的意願來改變。
因此,當某些事物的發生於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個體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從而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之中。
②過分概括化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它的好壞一樣。
它是個體對自己或別人不合理的評價,其典型特徵是以某一件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
例如,一些人面對失敗的結果常常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毫無價值」。
這種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會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的心理以及焦慮和抑鬱等情緒。
而一旦將這種評價轉向於他人,就會一味地責備別人,併產生憤怒和敵意的情緒。
針對這類不合理信念,合理情緒療法強調世上沒有一個人能達到十全十美的境地,每一個人都應接受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
因此,應以評價一個人的具體行為和表現來代替對整個人的評價,也就是說「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去評價一個人」。
③糟糕至極是一種對事物的可能後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種災難性的預期的非理性觀念。
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都有比之更壞的情況發生,因此沒有一種事情可以被定義為百分之百的糟糕透頂。
若人堅持這樣的觀念,那麼當他認為遇到了糟糕透頂的事情發生時,就會陷入極度的負性情緒體驗中。
針對這種信念,合理情緒療法理論認為雖然非常不好的事情確實可能發生,我們也有很多原因不希望它發生,但我們卻沒有理由說它不該發生。
因此,面對這些不好的事情,我們應該努力接受現實,在可能的情況下去改變這種狀態,而在不能改變時去學會如何在這種狀態下生活下去。
這個療法可以使我們真正理解並認識到:
第一,引起其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緒及行為後果,而不是誘發事件本身。
第二,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只有改變了不合理信念,才能減輕或消除他們目前存在的各種癥狀。
第三,我們可能認為情緒困擾的原因與自己無關,但是我們應該理解領悟,引起情緒困擾的認知恰恰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因此情緒困擾的原因與我們自己有關,因此我們應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負有責任。
默茲比提出的5條區分合理與不合理信念的標準:
①、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於一些已知的客觀事實;
而不合理的信念則包含更多的主觀臆測成分;
②、合理的信念能使人們保護自己,努力使自己愉快地生活,
不合理的信念則會產生情緒困擾;
③、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地達到自己的目標;
不合理的信念則使人難於達到現實的目標而苦惱;
④、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煩;
不合理的信念則難於做到這一點;
⑤、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緒衝突;
不合理的信念則會使情緒困擾持續相當長的時間而造成不適當的反應。
運用「黃金規則」,可以反駁我們對別人和周圍環境的絕對化要求。
所謂黃金規則,是指「像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那樣去對待別人」這樣一種理性觀念。
很大一部分人常常錯誤地運用這一定律,他們的觀念可能是「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必須對我怎樣」或「別人必須喜歡我,接受我」等一些不合理的、絕對化的要求,而他們自己卻做不到「必須喜歡別人」。
因為當這類絕對化的要求難以實現時,他常常會對別人產生忿怒和敵意等情緒——這實際上已經違背了黃金規則,構成了「反黃金規則」。
因此,一旦我們接受了黃金規則,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對別人或環境的絕對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Ellis總結的11類不合理信念及相應的分析
(1)、每個人絕對要獲得周圍環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讚許。
這個觀念實際上是個假像,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因為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既便是父母,老師等對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遠對自己持一種絕對喜愛和讚許的態度。
因此如果他堅持這種信念,就可能幹辛萬苦,委曲求全以取悅他人,以獲得每個人的欣賞;但結果必定會使他感到失望、沮喪和受挫。
(2)、個人是否有價值,完全在於他是否是個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個環節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這也是一個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十全十美、永遠成功的人。
一個人可能在某方面較他人有優勢,但在另外方面卻可能不如別人。
雖然他以前有過許多成功的境遇,但無法保證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
因此,若某人堅持這種信念,他就會為自己永遠無法實現的目標而徒自傷悲。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惡、很可憎,所以應該對他們做嚴厲的譴責和懲罰。
世上既然沒有完人,也就沒有絕對的區分對與錯、好與壞的標準。
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誤,但僅憑責備和懲罰則於事無補。
人偶然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不應因一時的錯誤就將他們視為「壞人」,以致對他們產生極端排斥和歧視。
(4)、如果事情非己所願,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不可能永遠成功,生活和事業上的挫折是很自然的,如果一經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就會導致情緒困擾,也可能使事情更加惡化。
(5)、不愉快的事總是由於外在環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對自身的痛苦和困擾也無法控制和改變。
外在因素會對個人有一定影響,但實際上並不是像自己想像的那樣可怕和嚴重。
如果能認識到情緒困擾之中包含了自己對外在事件的知覺、評價及內部言語的作用等因素,那麼外在的力量便可能得以控制和改變。
(6)、面對現實中的困難和自我所承擔的責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們。
逃避問題雖然可以暫時緩和矛盾,但問題卻始終存在而得不到解決,時間一長,問題也便會惡化或連鎖性地產生其他問題和困難,從而更加難以解決,最終會導致更為嚴重的情緒困擾。
(7)、人們要對危險和可怕的事隨時隨地加以警惕,應該非常關心並不斷注意其發生的可能性。
對危險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是正確的;但過分的憂慮則是非理性的。
因為堅持這種信念只會誇大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對之加以客觀評價和有效地去面對。
這種杞人憂天式的觀念只會使生活變得沉重和沒有生氣,導致整日憂心仲忡,焦慮不已。
(8)、人必須依賴別人,特別是某些與自己相比強而有力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生活得好些。
雖然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依賴於別人,但過分誇大這種依賴的必要性則可能使自我失去獨立性,導致更大的依賴,從而失去學習能力,產生不安全感。
(9)、一個人以往的經歷和事件常常決定了他目前的行為,而且這種影響是永遠難以改變的。已經發生的事實是個人的歷史,這的確是無法改變的。
但是不能說這些事就會決定一個人的現在和將來。
因為事實雖不可改變,但對事件的看法卻是可以改變的,從而人們仍可以控制、改變自己以後的生活。
(10)、一個人應該關心他人的問題,並為他人的問題而悲傷、難過。
關心他人,富於同情,這是有愛心的表現。
但如果過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視自己的問題,並因此使自己的情緒失去平衡,最終導致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卻使自己的問題更糟。
(11)、對人生中的每個問題,都應有一個惟一正確的答案。
如果人找不到這個答案,就會痛苦一生。
人生是一個複雜的歷程,對任何問題都要尋求完美的解決辦法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人們堅持要尋求某種完美的答案,那就會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喪。
非理性思維方式
從以上非理性觀念中,可以歸納出相應的非理性思維方式,如:
我喜歡如此→我應該如此
很難→沒有辦法
也許→一定
有時候→總是
某些→所有的
我表現不好→我不好
好像如此→確實如此
到目前為止如此→必然永遠如此
等等。
從中可以看出,許多不合理信念就是將「想要」、「希望」等變成「一定要」、「必須」或「應該」的表現。
一個情緒沮喪的人總是堅持他必須要有某事物,而不只是想要或喜歡它而已。
因此他便會把這種過度極端化的需求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關於成就和獲得別人讚賞上,而當他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時,就容易產生焦慮、自卑、沮喪等情緒;
如果他將這種需求應用到他人身上,要求別人應該或必須怎樣做時,一旦別人不能符合其意,他就會對人產生敵意、憤怒等情緒。
簡單介紹完「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論,意在希望我們大家都能藉助其理論基礎好好反省下我們自己。但是相關的操作技術,是需要心理諮詢師幫助的,所以並沒有詳細敘述。
倘若真的陷入了情緒漩渦、負面心理狀態而難以自拔時,希望大家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幫助與輔導。
倘若真的陷入了情緒漩渦、負面心理狀態而難以自拔時,希望大家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幫助與輔導。
倘若真的陷入了情緒漩渦、負面心理狀態而難以自拔時,希望大家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幫助與輔導。
最後贈予各位我的一些個人粗鄙的想法——
你們有多久沒有停下來好好看看身邊的一切了。
每個人都在不停前進,以至於忽略了很多很多重要的人和事物。
「物是人非」不僅僅是因為所謂的「時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自己。
所謂的「物是人非」,也不過是因為「事在人為」。
希望所有人趁著這濃濃春意,年華正好,好好看看身邊所有的一切。
不要等失去了,才感悟「物是人非」。
——部分文字選自相關專業素材
※更年期抑鬱症是怎麼一回事?
※抑鬱情緒可以讓判斷力提升,但過度就會傷及脾胃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