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性升級:美國洛馬公司選擇雷神公司升級F-35戰鬥機的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
為了促進競爭、節約成本,美國已在F-35戰鬥機的機載系統升級改造中採用開放式競爭。美國防部還已計劃今後針對F-35戰鬥機的持續保障和B-21轟炸機的升級改造也採取競爭模式。
F-35戰鬥機上AN/AAQ-37系統的6處感測器布置位置(美國諾格公司圖片)
2018年3月1日,美國《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網站報道稱,洛馬公司最近完成了一項內部競爭選優工作,選擇雷神公司升級F-35戰鬥機的AN/AAQ-37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EO DAS)。但是,該系統當前的研製生產承包商是諾格公司。在洛馬公司開展的招標中,雷神公司提交了其標書,諾格公司被認為也提交了,但目前諾格公司AN/AAQ-37系統中關鍵的紅外攝像機供應商——美國L3技術公司也單獨投標了。不過,諾格公司可能在2023年前一直保持AN/AAQ-37的獨家供應商地位,此間雷神公司的產品也必須通過飛行試驗,證實可以滿足需求。
AN/AAQ-37系統的主要功能說明圖(美國防部F-35項目聯合項目辦公室圖片)
截至目前,洛馬公司已向美國及國際用戶交付了超過265架F-35;根據當前生產速度,到2022年將達到大約900架。2017年2月,F-35B開始首次海外部署,以日本岩國為主基地(美海軍陸戰隊VMFA-121中隊永久駐紮),也飛到嘉手納基地或在兩棲攻擊艦上部署;2017年5月,F-35A完成首次歐洲部署,共8架機在西歐部署,也飛到愛沙尼亞、保加利亞等國;2017年11月,F-35A完成首次太平洋部署,美空軍在沖繩嘉手納基地部署12架,將持續到2018年5月之後被輪換。
上圖為2017年11月部署到沖繩嘉手納基地的F-35A,下圖為美海軍陸戰隊駐岩國基地的F-35B在2018年3月5日降落到美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隨後多架該型機隨「黃蜂」號為核心的兩棲戒備群部署到東海(美空軍、海軍圖片)
2018年3月5日,《航空周刊與空間技術》還報道稱,F-35A已能在9g狀態、或馬赫數1.6發射AIM-9X、使用GAU-22型25毫米航炮和投放「小直徑炸彈」增量1(SDBⅠ)制導炸彈。未來,美軍將通過「連續能力開發和交付」(C2D2)項目繼續對F-35進行升級。預計在2018-2024財年間,美國及其夥伴國最多需為C2D2投入108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和54億美元的採購經費。C2D2將是軟體主導,每6個月推出一次軟體更新,期間推出的53項能力中約有80%與軟體相關;新的計算系統、感測器和武器也將在此期間納入。
本條動向內容的主要提供者王曉鶴先生此前已為本號提供一篇專欄文章,即2017年3月10日發表的「美軍加快部署適應強對抗環境遠程反艦導彈」。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擊題名訪問這篇文章。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王曉鶴黃濤)
※張慧|俄羅斯航空武器裝備發展現狀與趨勢系列之一:前線航空裝備
※【裝備發展】美軍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成功完成第6次飛行試驗
TAG:空天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