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乾隆皇帝駕崩前留下一首詩,三年後竟神奇應驗,嘉慶絕望了!

乾隆皇帝駕崩前留下一首詩,三年後竟神奇應驗,嘉慶絕望了!

乾隆當了60年皇帝,他不僅平準噶爾兩次,定回部一次,打金川兩次,靖台、灣為一次,降緬甸、安南各一次,受廓爾喀降一次,這十次非同一般的功績,絕對是向子孫們吹吹牛,向大臣們顯擺顯擺的絕好本錢。

1796年在川楚地區,爆發了農民大起義,起義的目的很簡單,一個是填飽肚子求活命;第二個就是推翻滿清腐朽墮落的統治。義軍攻下了東鄉縣城,隨後迅速佔領了20多個州縣,可謂聲勢浩大,讓當地的清朝官員想起王三槐這個名字來,就茶不思,飯不想,黑天睡不著覺。

可是王三槐畢竟麻痹大意,準備不足,他在和清軍首領談判的時候,被活捉送京,凌遲處死,川楚地區地區的白蓮教起義,就這樣失敗了。乾隆皇帝當時提起筆來,這樣寫道:王三槐被擒,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朕已有十全武功,如今又填一功,這是非常令人感到驕傲的事情!

乾隆在紙上寫下了提名為《望捷》的詩:三年師旅開,實數不應猜。邪教輕由誤,官軍剿復該。領兵數觀望,殘赤不勝烖。執訊迅獲丑,都同逆首來。這首詩寫完,乾隆就進入了彌留狀態。

黃昏時刻,乾隆又睜開了昏花的老眼。乾隆此時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他只是抬起了手臂,沖著南方僵指不動。乾隆用手往南指的目的,就是要讓嘉慶一定要剿滅白蓮教,讓大清的基業萬萬年,春榮夏生秋長冬不調。

嘉慶皇帝答應了乾隆的遺命後,乾隆就眼睛一閉駕崩了。可是乾隆沒有去想,白蓮教為何會造反,如果清朝的制度,能讓處在最底層的老百姓有一條活路,他們怎麼會造反?武力可以剿滅白蓮教,但是卻剿滅不了老百姓反抗清廷的想法,乾隆死後,清朝又堅持了一百多年,便分崩離析,徹底覆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說曹操,曹操到」的後半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TAG:中國歷史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