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陰雲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分析

中美貿易戰陰雲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分析

報告日期:2018年03月26日

★熱點事件:

2018年3月23日,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清單列明對豬肉及製品擬加征25%的關稅目前,大豆、高粱、DDGS及玉米等還未列入加征關稅清單,但是大豆、高粱及DDGS的消費量高度依賴進口,隨著貿易戰加速升級,後續加征關稅的可能性較大。

★影響分析:

生豬方面,我國豬肉進口佔比少,對進口豬肉加征25%關稅對國內市場供需影響有限。未來如果對大豆、玉米及高粱等農作物加征關稅,則會影響到生豬上游飼料成本的價格,大豆和高粱加征關稅會大概率會導致飼料成本的提升,養殖利潤進一步壓縮。

農作物方面,如果加征關稅,豆類及高粱由於進口依賴度高,從美國進口比例大首當其衝,豆類價格或將大幅提升,高粱需求量將出現大幅降低。高粱進口量的減少或將提升國內玉米價格。棉花方面,加征關稅短期對國內外棉價利空,長期卻易造成國內棉價的上漲;若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進口設限,對國際棉花市場影響不大,對國內紡織服裝產業出口衝擊較大,但對國內棉花市場利空影響有限。

★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減弱,政策波動。

1、對豬肉及製品加征25%關稅對市場供需影響有限

我國豬肉進口佔比少,對進口豬肉加征25%關稅對國內市場供需影響有限。從數量上看,2017年,目前從美國進口的豬肉約佔總產量的0.3%,占豬肉進口總量的14.2%。我國豬肉市場以自產自銷為主,豬肉進口量不足5%,因此豬肉進口量波動對市場整體影響有限。從價格上看,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目前處於深度虧損情況,國內豬肉價格已經低於進口豬肉價格,如果對進口豬肉繼續加征關稅,則進口量會出現大幅下降。

未來如果對大豆、玉米及高粱等農作物加征關稅,則會影響到生豬上游飼料成本的價格,大豆和高粱屬於進口依賴性較強的農作物,同時作為飼料,高粱是玉米的替代物。大豆和高粱加征關稅會大概率會導致飼料成本的提升,養殖利潤進一步壓縮。

2、豆類及高粱或將成為貿易戰升級過程中受影響最大的農產品

隨著貿易戰的進一步升溫,未來不排除加征其他農產品關稅的可能。我們對相關品種加征關稅的影響進行了梳理。

豆類:我國大豆需求高度依賴進口,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量佔總需求量86%,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超過30%。全球大豆的生產及貿易主要集中在中國、巴西、阿根廷及美國四個國家。國內進口大豆來源主要為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目前美灣、美西及南美CNF進口價均在440-450美元/噸的水平,如果加征25%的關稅,必然導致南美進口量增加。美豆通過CBOT市場在國際大豆貿易中的定價主導地位,儘管美豆需求受到擠壓,但美國可能通過推動價格的上漲來彌補出口量的減少。總之,國內進口大豆成本將會被推升。考慮到中美大豆貿易相互依賴度較重,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在進口美豆方面應該也不會大大出手,進口關稅不會太高,更多的將會在對美豆進口檢查上設限,進一步收緊美豆進口標準,對美國大豆設立非關稅壁壘,來壓制美豆進口。中美貿易戰引發市場對美豆進口受限的預期,對豆類油脂市場影響利多,若對美豆進口限制手段較重,甚至可能會刺激到飼料養殖業相關產品的走高,進而推動CPI的上行。

高粱:高粱也是高度依賴進口的農產品品種之一,2017年美國高粱進口量佔總進口量93.7%,佔總消費量的53.5%。美國高粱是目前主要的進口來源,高粱在飼料中是玉米的主要替代品,在2014-2016年,相對於國內玉米,進口高粱因其低廉的價格和無進口配額限制的優勢大受青睞,目前廣州港口玉米到港價格為1965元/噸,如果加征25%的關稅,則價格遠超當前的廣州港玉米價格,不在具有進口優勢,高粱進口量或將大幅減少。

玉米:由於玉米有進口配額的限制,並且轉基因玉米進口限制較多,因此當前玉米的進口量佔總消費比例較低,2017年總進口量僅佔1.2%,加征關稅對整體供需影響不大,主要通過限制高粱進口,進而提升玉米需求而導致價格上升。

棉花:加征關稅短期對國內外棉價利空,長期卻易造成國內棉價的上漲;若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進口設限,對國際棉花市場影響不大,對國內紡織服裝產業出口衝擊較大,但對國內棉花市場利空影響有限。國內棉花年產量目前在500-600萬噸水平,由於土地限制,難有大的增長幅度,而年消費量在800-900萬噸左右水平,產需缺口200-300萬噸正在成為常態化,且隨著產業升級和消費結構的提升,國內對高質量棉花的需求越來越強。2018年由於國儲拋售,國內供應充足,對進口依賴不大,且進口受到配額的限制。但從更長遠來看,目前國儲去庫存已進入後期,經過2018年的拋儲後,國儲庫存將降至合理水平,未來對進口的依賴將增強,尤其高質量棉花。而美國作為全球棉花出口最大的國家,佔全球貿易近4成,勢必也將成為中國進口的依賴。若中國提高美棉進口壁壘,短期內或影響到美棉出口,對國際棉價影響偏空,對國內供應影響不大,但會令內外棉價價差擴大,減弱國內下游紡織品的競爭力,同時降低國儲棉競拍底價,進而對國內市場也帶來一定的拖累。但從長期來看,若長期對美棉進口提高關稅(至2019年甚至更長),則會影響到國內棉花市場的供應及增加進口成本,致使國內棉價上漲,內外價差擴大,下游紡織品競爭力下滑,導致全球紡織品生產更多向越南、土耳其等國傾斜,對全球棉花需求影響不大,故對國際棉價影響有限,但卻易造成國內棉價的上漲。下游紡織服裝方面,儘管美國紡織原料生產供給強大,但對紡織服裝進口依賴極大,由於勞動力成本優勢缺乏、美國國內企業生產規模小而需求大等因素,決定了美國必然依賴進口或外包生產,美國紡織服裝年進口額約佔全球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的20%。其中美國服裝年進口量占該國需求量比重超過90%,進口額最大的國家是中國,佔到總進口額的3-4成,其他主要來源國是越南、孟加拉、印尼。雖然中國目前仍保持著美國紡織服裝第一供應大國的地位,但貿易格局正在明顯的發生轉變,新興紡織服裝出口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對美出口增長明顯,若美國對中國紡織服裝進口設限,則將令美國進口進一步向這些新興紡服出口國傾斜。對於中國來說,美國是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紡織服裝金額佔到總出口額的17%左右,出口至美國的服裝金額占出口額的21%。

因此就目前的形勢看,考慮到中國紡服佔美國市場比重較大,美國對中國紡服進行大規模提高進口關稅的可能性不大,但若未來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仍可能會對中國紡服進行一些進口限制,致使美國需求訂單進一步向他國轉移,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面臨的國際競爭環境將更嚴峻。因此,美國對中國紡服搞貿易保護的話,更多是導致下游需求的轉移,而全球範圍的紡服需求預計影響不會太大,對國際棉價的影響也將有限;對中國短期或帶來偏空影響,但在國際棉價的制約下,國內棉花市場利空影響也將有限。長期而言,隨著中國未來對進口需求的增加,內外棉價可能聯動走強。

3、風險提示

中美貿易摩擦減弱,政策波動。

方慧玲資深分析師(軟商品)

從業資格號:F3039861

唐翌分析師(農產品)

從業資格號:F303453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東證衍生品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