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ASA權威發布:北極海冰大幅偏低,人類危機才剛剛開始!
通常而言,北極海冰面積在3月中旬或下旬會達到年內極大值,今年也不例外。然而在過去的這個冬天裡,北極發生了諸如升溫到零上等一系列異常事件,對北極產生了重大影響。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監測數據,近日北極海冰達到極大值,但卻是人類觀測史上第二低!
2018年3月17日,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達到年內極大值,總面積為1448萬平方公里,這是有衛星監測以來北極海冰極大值的第二低值,與3月極大值的最低記錄相比,面積僅相差6萬平方公里。 而更讓科學家們感到心驚膽戰的是,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是北極海冰人類觀測歷史上最低的四個記錄。
每年秋天,當太陽直射點逐漸遠離北半球,北極的溫度逐漸下降,北極海冰逐漸增厚並擴大。由於地球溫度變化的滯緩性,北極海冰會在2月底至4月初的某個時候達到極大值,而在當年的9月份達到年度極小值。但從監測來看,近幾十年來,北極海冰在冰凍季節和融化季節期間的總面積在不斷下降。而在過去四年里,達到了幾乎同樣低的海冰範圍,並延續了北極海冰數十年的縮小趨勢。
今年冬天,北極的天氣非常不平靜,北極在這個冬天裡經歷了罕見的溫暖季節,一些地區的升溫幅度超過40度。在應該天寒地凍的2月,北極甚至經歷了持續幾天零度以上的氣溫,2月下旬,北極的平均氣溫達到了常年5月份的水平,這在北極歷史上是罕見的。在這種情況下,今年2月,格陵蘭島北部的海冰覆蓋層出現了大面積的開闊水域,這裡原本應該是北極最古老、最厚的冰層。
直到3月中旬,溫度較低的風吹拂著海冰的邊緣,使得北極圈內的氣溫下降,使得北極海冰在冬季後得以增長,並最終使得2018年的年內極大值與過去幾年保持一致。儘管這樣,科學家們仍然表示擔憂——這些重新被凍上的冰層只是淺薄的一年冰,和多年冰相比它們更脆弱更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因此,在融化季節可能會再度融化。
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海冰研究員阿列克佩蒂B表示,這種更古老、更厚的冰塊被科學家們寄予厚望,因為它們可以為北極海冰系統提供穩定性,因為多年冰塊更不容易融化。但隨著多年冰的消解,北極冰層變得更薄更具流動性,因此也增加了夏季冰雪消融速度加快的可能性。
這意味著我們可能在今年夏天看到另一個創紀錄的低海冰面積。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高級氣候科學家克萊爾帕金森說:「這取決於春季和夏季的風和溫度條件。但北極海冰覆蓋率的下降趨勢非常穩定,這與北極持續升溫有關。」事實上, 北極的變化存在一個惡性循環:暖化意味著更少的冰會形成,更多的冰會融化,但是,由於冰塊減少了,冰反射的太陽輻射也就少,這也會導致北極加速變暖。
北極的海冰之所以受科學家們關注,是因為北極海冰的減少對於地球有著無數種影響的方式,無論是氣候和天氣模式的變化,還是依賴冰的植物和動物,還有依賴北極的土著人類社區,以及可能改變海洋洋流狀態,越來越少的海冰,意味著越來越充滿未知數的危險未來。
※人類補天真的成功了?NASA:南極臭氧層空洞正在癒合
※南美秘魯奇特火球墜落,畫面壯觀!是不是外星人攻打地球了?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