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隨肖全去金川

跟隨肖全去金川

能讓肖全為自己拍一張照片,這輩子就值了

說到中國80年代的文藝圈,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誰?顧城、北島、唐朝樂隊、張藝謀、陳凱歌……還有很多很多人,而我們腦海里最先浮現出來的,必然是一組令人印象深刻的黑白照片。憑藉歷時10年的拍攝項目「我們這一代」,我們記住了長城城牆上翩翩起舞的楊麗萍,記住了站在團結湖公交站牌前的作家余華,當然,也有許多人記住了攝影師的名字:肖全。

舞蹈家楊麗萍

作家余華

事實上,那個時候的肖全本人也極易俘獲女孩子的芳心:他留著長發,濃重的眉毛和沉鬱的目光,不折不扣是個文藝青年。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也有人認為他是整個中國「文藝生活的見證人」。很多女孩子看過他拍攝的易知難、楊麗萍,羨慕不已,驚呼只要肖全能為自己拍一張這樣的照片,這輩子也就值了。

肖全與三毛在成都

可以說,肖全憑藉他的作品,成為了中國攝影史上抹不去的名字。但他並沒有就此止步,也不願複製自己的模式。拍攝完「我們這一代」之後的30年,肖全做了許多離「文藝圈攝影」有些距離的拍攝工作,譬如2012年參與聯合國的公益項目,為200多名普通人拍攝照片,記錄中國的今日面孔。正如在剛剛結束的《南方人物周刊》「2017魅力人物」頒獎禮上組委會授予他的頒獎詞,「從為文藝界先鋒人物存照,到如今拍攝普通人的複雜表情,肖全始終以坦誠與親和,解開被拍攝者的密碼」。

肖全為《2032 The Future We Want》項目拍攝的作品

山水、古廟、梨花節:肖全為金川「站台」

2016年,肖全甚至進行了更具探索性的工作:這次他和他的團隊來到了四川阿壩州的金川縣。金川是我國藏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肖全來到金川,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原本只聽說此處自然風景優美,民風善良淳樸,沒想到這裡還有古東女國遺址、乾隆兩征金川古戰場、中國碉王、「藏東小敦煌」嘎達山懸空古廟,金川更被譽為「中國雪梨之鄉」。他高呼,金川太有意思了,我要為金川「站台」!

俯瞰金川

這一次,肖全不僅拍攝了這裡形形色色的普通居民、僧侶、朝聖者,也跨過自己一直以來從事的人像拍攝,將鏡頭轉向了這裡的山川、石碉、寺廟,以及「非遺」——馬奈鍋莊。

金川縣觀音廟的轉經塔

金川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地處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清乾隆年間曾兩次征討此地,耗時28年,傷亡慘重,可見金川易守難攻的險峻地勢。雄奇的自然景色,以及其中的歷史更迭,對人的心靈震蕩是巨大的。肖全原本是受邀前來拍攝,當他爬上海拔4200多米的乾隆古戰場,面對巨石壘成的古牆和牆體覆蓋的潔白冰霜,忍不住雙膝跪地,失聲痛哭。

乾隆古戰場結霜的城牆

肖全的攝影作品具有極強的人文關懷,喜歡他作品的人往往會被構圖和色調感動。無論是成都街邊散發而坐的三毛,還是躺在琳琅滿目的磁帶世界裡的竇唯,每張照片好像都不只是人像,而是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是鏡頭、人物和觀眾之間的對話。

肖全鏡頭下的竇唯

同樣的,我們看肖全拍攝的金川的山水,也情不自禁會被他鏡頭語言的細膩感動。肖全是一個把飽滿的感情帶入到作品裡的人。金川潺潺的水流似乎要漫過石頭,到觀眾的意識中去。那懸在半空的古廟,讓人的眼光久久停留在上面,無以言表心中的震顫。

仁波切艱難守護懸空古廟裡的壁畫

那鏡頭下跨越世事變遷的壁畫,也常常促使我們思考自己與永恆的關係,甚至會產生「彷彿來過」的錯覺。

與擁有「藏東小敦煌」之稱的嘎達山懸空古廟裡的壁畫「相遇」

這個在觀音廟邂逅的小男孩,正要做雙手合十的動作,突然望見了鏡頭。「看見」與「被看見」,在這個數百年歷史的寺廟裡,立刻增加了耐人尋味的意境。薩特考察「凝視」這個命題時曾經說,當一個人處於凝視的狀態時,他反觀自己的意識就消失了,「我」從而成了一個虛無。然而,當他意識到別人在凝視自己時,關於自己的存在感就突然被「打撈」上來,他人的凝視是「我思」和反省的起點,我們在與對方的凝視中看到了自己。

觀音廟中的小男孩:看與被看

肖全還拍攝了一組金川「梨花節」的照片。金川縣境內種植有萬畝生態梨園,每年春天,一望無際的花海把金川裝扮成了人間仙境。這些婀娜多姿的藏族少女在梨花節上笑靨如花,她們和我們平日看到的修過圖的美女實在是懸殊太大。她們更像80年代肖全鏡頭下的易知難,不染凡塵,不過相比後者憂鬱的氣質,「梨花仙子」是樂觀的,沒有一點哀怨的色調,與身後的梨花和山巒一樣樂觀、天然。

梨花節上演出的女娃娃,眼尾貼著梨樹的嫩芽芽

梨花仙子

這些美人,是古東女國高貴血脈的後人

金川眾生相:「肖像攝影的新高峰」

作為攝影師,肖全推崇自然、不造作。他常常提到一位德國的攝影師奧古斯特·桑德。桑德曾經說,「我最討厭的就是充滿了技巧、造型以及特效的照片。請允許我對我們的時代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保持真誠。」(想想我們手機上安裝的名目繁多的美圖軟體吧,朋友們!)在這一點上,肖全和他極其相似。他的照片不做刻意後期效果處理,他甚至特別喜歡使用黑白兩種顏色,以保留所拍攝人物身上的氣息和律動。

奧古斯都·桑德的攝影作品

另外,奧古斯都·桑德斯之所以被譽為「攝影師中的巴爾扎克」,還因為他曾經在納粹的高壓統治下,以「20世紀的人」為主題進行了大量的拍攝工作。肖全這些年來也在默默從事著這種活動,時代在變遷,他將自己的觸角伸出了80年代之外,力圖呈現更為全面的「眾生相」。2016年的金川之行也讓他發現了更多鮮活的、真誠的面孔,這些構成了金川攝影之行中最濃墨重彩的一部分:拍攝各行各業的金川人。

這是一群生活在大山深處的精靈。無論老人、孩童、青壯年,他們面對鏡頭時都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他們的笑容真誠,不加修飾,這更多的是他們身後的土地、經歷的生活所賦予的;

金川觀音橋的觀音廟,是進藏朝聖者的必經之地。從外地趕來的朝聖者,彷彿預先便被佛祖賜予了堅定樸實的光環,他們跋山涉水,一路磕長頭來到金川。他們的神情使人想起了黑塞的那首詩歌《朝聖者》,「繁華世界就此別過,/我曾愛之彌深,/即使我無所獲,/我仍感不虛此行。」

朝聖者

面對這些朝聖者,肖全說:他們真的「把我們驚呆了,那是一張張純凈的面孔清澈的眼神。當時我就意識到,這組照片將是我肖像攝影中一個新的高峰。」

朝聖路上的母女

朝聖的僧人

騎在摩托車上悠閑的藏族帥哥,髮型和穿著打扮帶著些時尚元素,笑容里有憨厚,也有樂觀和自信。我們身邊的年輕人,或許也有這樣年輕帥氣的面孔,卻難以尋到他眼神里的自在豁達。

騎摩托的藏族青年

進入相冊的還有小學生、老紅軍、種牡丹的農民、服務基層的公務員……觀察肖全鏡頭下的這些人,你會發現在急速運轉的都市裡,這是一些我們錯過了多年的面孔。那樣純真樂觀的笑容或者毫不造作的嚴肅,或許來自我們多年前的一次偶遇,或許來自我們童年的某個瞬間。

與鏡頭對視的藏族小男孩

有人說肖全更喜歡用相機拍下美好的東西。他自己也坦誠,有的人傾向於使用影像揭露世界的醜惡和人性的兇險,而他更喜歡做的是發現生活里那些美好的、向上的內容。這種審美追求大概與他本人的生活激情是有很大關係的。他始終將一種真誠的姿態投射到拍攝對象身上,而不是保持相當的距離。

奮鬥在金川縣海拔最高的阿里克鄉的22歲基層公務員

圖像時代,我們離金川有多遠?

如果說在80年代攝影系列中,人們記住更多的是肖全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對女性的尊重和激賞,那麼在這本金川之行的攝影集中,我們能夠讀到更多他的個體生命意識,讀到他隨年齡增長在觀念上的成長與變遷,以及他越來越深切的對「人」這一命題的關注。

我們的書長什麼樣?

本書由榮獲多項國內外裝幀大獎的白鳳鵾先生親自操刀設計。

1、設計語言複雜多變,攝影視角還原多民族融合的宏大背景

全書共分「文化遺產」「梨花深處」「眾生相」三大板塊,每部分根據內容特質採用了不同紋理觸感的特種紙,版式布局節奏富於變化,結構複雜,五色印刷,很好地還原了金川一地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和民族融合的宏大背景。全書從金川開春的梨花盛景開始,融入取景框、黑白反轉片等攝影元素,進入對歷史的追尋和對當代的思考,最後以金川深秋的紅葉作結,完整深情地講述——金川故事。

2、空脊鎖線軟精裝,追溯古東女國傳統服飾質感

與一般意義的攝影畫冊高高在上、受人頂禮的感覺不同,本書的開本還原了攝影原照的尺寸比例,內容詳實但不過分厚重,空脊鎖線軟精裝使得書頁方便平整攤開,讓讀者在舒適的翻閱過程中,感受金川的平易和友好,感受作品每一處細節的震撼。經過眾多版本的嘗試對比,我們最終選用特種亞麻布做封面,以還原古東女國的傳統服飾——「燃巴」的質感。嘉絨藏族女性身披燃巴跳起鍋莊,猶如世世代代受到部族圖騰大鵬金翅鳥的庇佑,寓意巨大的福祉。

3、肖全手書圖注,深情記錄拍攝心路

全書圖注均由肖全先生手書完成,保留了攝影師在採風過程中的所見所思、所悟所感,誠意滿滿,真切動人。

4、著名作家阿來傾情作序,聖經紙還原「五色經幡」

阿來先生為本書傾情撰寫序言,書中插頁採用輕薄柔軟的聖經紙印製,製成五色經折裝,模擬藏區特有的五色經幡,以莊重、別緻的形式,承托對金川的美好祝福。

5、專業相紙沖印封面照片,「白牆視覺」典藏級品質呈現

本書封面照片由專業視覺整合服務機構「白牆視覺」提供,採用專業相紙印刷,完美呈現攝影作品的所有細節,圖下有肖全先生親筆題籤的燙金書名,極具收藏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_藝術頻道_資訊 的精彩文章:

在京都 觀賞透納的「風景之詩」
三月 穿越而來的禪意枯山水

TAG:鳳凰網_藝術頻道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