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心臟兩條冠狀動脈幾乎都堵死了
「三八節那天,一位年輕女患者,左主幹90%狹窄,右冠完全閉塞。不停跳下做雙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搭橋三根。這是一台有挑戰、有追求的手術!出院前複查橋血管完全通暢!醫生和患者都很開心!為了患者的最大利益,我們死磕自己!」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副主任醫師發了一條非常熱血的微信朋友圈。為了病人,醫生都拼了,崔醫師到底做了一台怎樣有追求的手術?
我們在醫院病房看到了這位女患者,崔勇醫師也在,「手術很成功,你今天就能出院了。我對你有幾個要求,回家不要老躺著,晚上才能在床上休息,白天不走1萬步,走8000步總要的。」
女患者不住地點頭,表示「好的,好的」。我們真難看出,她是個剛剛做了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
走100米就胸悶 幸好發作前來了醫院
女患者是台州人,姓王(化名),今年48歲,身材偏瘦,剪了一個蘑菇頭。
過完年,她去當地醫院心內科看門診。「這一個月,我走不了路,走100米就要胸悶,喘不上氣。連從椅子上站起來都要暈倒。」王大姐說,這種不舒服五六年前就有了,胸前後背有悶痛的感覺,人也很沒有精神。
當地醫院為她做了心臟冠狀動脈造影,醫生一看結果,趕緊叫她躺下,「你不好走路了,馬上住院。心臟最主要的幾根動脈都不好。」當地醫生會診後,建議她到上級醫院手術,叮囑她路上千萬不要激動。
當地醫生介紹她找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的崔勇醫師。崔醫師看了片子說,王大姐得了非常嚴重的冠心病,她的右冠狀動脈已完全閉塞,且左冠狀動脈的主幹根部也有90%的狹窄,就是維持心臟功能的血管幾乎完全堵塞。
王大姐怕得發抖,「我爸爸是五十多歲去世的,也是因為心臟病,難道我也要死了?」
「還好,你在冠心病真正發作之前就來醫院了,有辦法治。一發作就是心肌梗死,救都救不活。但隨時有發作的可能,要立即手術。」崔醫師說,王大姐左右冠狀動脈狹窄程度極高,已經不適合做內科的支架,要在心胸外科做搭橋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是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而到達遠端。
用全新手術思路
為患者心臟清障
王大姐聽完崔醫師的話,她提了個要求:能不能不要在手上、腿上留刀疤?
崔醫師結合王大姐的病情,綜合考慮,提出一個新的手術思路,決定採用「心臟不停跳」技術為王大姐做全動脈搭橋手術,這樣對病人損傷小、恢復快。相比傳統體外循環下的心臟停跳手術,要求手術醫生必須具備熟練的基本功和更高的外科吻合技術。
這種手術思路是搭橋手術的全新嘗試,近年來,國際上頂尖專家正在積極推進。
「王大姐需要搭多根血管橋。用了患者身上的血管材料,這又增加手術難度。」崔醫師說,血管材料是胸右側的乳內動脈,移植到冠狀動脈前降支,左側乳內動脈移植到迴旋支,而對於她閉塞的右冠狀動脈,則採用一項更罕見的技術,把胃上面的一根血管轉移到胸腔里給心臟搭橋。這也意味著,除了胸部的手術切口,患者在手臂或腿上都沒有額外的手術切口。
術中,王大姐心臟不停跳,取她的雙側胸乳內動脈加胃網膜右動脈,在心臟上搭了3支血管橋。術後CT複查結果顯示,3支新的動脈血管橋完全通暢。
手術恢復過程也很順利,王大姐以前胸悶胸痛等癥狀都已消失。
崔醫師介紹,傳統的搭橋手術,大部分在心臟停跳情況下進行,對於高齡、身體狀況差的患者,恢復起來有一定影響。同時,傳統的搭橋術式取血管材料時,像取大隱靜脈,會在患者腿上有切口,取橈動脈,則在手臂上有很長切口。
採用「不停跳全動脈搭橋手術」,遠期血管通暢率能夠達到90%以上,而以前搭橋手術中有靜脈的手術,這個數據僅有60%;手術在心臟不停跳下進行,對患者損傷小,恢復也快。
※怎樣避免心臟沒力,如何長保心臟強壯有力?你先要了解什麼是心衰
※AI化身心臟病「專家」,檢測疾病更快更精確!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