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注重禮儀 青銅鼎「後母戊鼎」更被譽為鎮國之寶
在我國古代的眾多青銅器中,最重要的要數青銅鼎了。
在青銅器時期,金屬冶煉技術並不像今天這樣成熟,要練造一口鼎絕非易事。「物以稀為貴」,經過多道工序艱難練就的青銅鼎自然被委以重任,它被視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因為其「三足中空」的緣故,也被用來作烹飪的器具,很多與「烹飪鼎」有關成語就是最好的證明,例如鐘鳴鼎食、人聲鼎沸、笙歌鼎沸等。
據文物學家考究,青銅鼎是從遠古時期的陶三足鍋、三足釜演變而來。然而,最初只是用於烹煮食物的鼎,後來才逐漸用來做宗廟祭祀。在極其重視「仁義禮智信」的古代,祭祀祖宗是頭等大事,尤其是擁有最高權力的天子更是把祭祀作為國家大事。
後母戊鼎
目前,在眾多已出土的青銅鼎中,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被稱為"鎮國之寶",是國家一級文物,目前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全名為後母戊大方鼎,是青銅器鼎盛時期的產物。因鼎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厘米,壁厚6厘米,通高133厘米,重達832公斤。
「司母戊」呈立耳、方腹狀,並且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tāo tiè,神話中一種貪殘的猛獸)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
幾經波折的命名
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青銅鼎,其命名過程也同樣充滿傳奇。
「司母戊鼎」的命名和文學家郭沫若有直接關係,當年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無獨有偶,和郭先生同一時期的著名學者羅振玉也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於是,「司母戊鼎」這個名字便一直沿用下來了。但有不少專家學者並不認同這一命名,所以關於「司母戊」名字的爭議也一直不斷。
文革前夕,考古專家決定重新探討銘文「司母戊」中的「司」字,一些學者認為此「司」字應為「後」字。認為是「後」的專家學者,是根據商代甲骨文及有關辭例得到佐證。
經過學術界的探討後,更多人贊同其為「後」字。2011年3月28日,新國博正式向參觀者推出標牌名「後母戊鼎」。
出土及守護國寶
時間回到1939年3月,河南安陽武官村村民吳培文和家人在野地里探寶時,首先發現了後母戊鼎。此時正是抗日戰爭的非常時期,為了防止日本人發現,吳培文立即召集了40多個村民,在晚上動工挖掘,他們連挖了三個晚上,才把這個銅銹斑斑的龐然大物從13米的地底下挖上來。
2005年9月19日再次見到司母戊鼎的吳培文
不久之後,日本人還是聽到了村民挖到寶物的風聲,聽到風聲後的日本人多次來到村莊,企圖搶走寶鼎。為了保護鼎的安全,吳培文他們多次與日本人鬥智斗勇。無奈之下,最後村民們將寶鼎秘密託付給鄉親父老,他們一行逃離村莊暫時避難。吳培文等鄉親為保護後母戊鼎,在吳家大院三次轉移埋藏地,最終將其埋藏在吳家大院東屋,免遭日寇掠奪。
吳培文和村民們冒著生命的危險與日本人鬥智斗勇,並且取得成功,他們才是寶鼎的真正守護者,才真正為人們所敬佩。
※「印璽在手權勢我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細品那些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女性
TAG:文創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