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您睡著了,我們一直守候

您睡著了,我們一直守候

醫療網站上有個小夥子向我諮詢,說自己過兩天要做腎結石的手術,問我這種手術是上全麻好還是半麻好。我告訴他,腎結石手術一般是在腹腔鏡下做,即微創手術,需要上全麻。小夥子說,感覺好害怕呀,聽說全麻時帶上呼吸罩就睡著了,自己才18歲,萬一醒不過來,可怎麼辦啊。

小夥子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網上的一份統計數據。近兩年的數據顯示麻醉醫生因精神壓力大、工作勞累等原因猝死的幾率是三千分之一,而手術病人因麻醉因素死亡的概率在國內三甲醫院已降至十五萬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說麻醉醫生猝死的概率是手術病人因麻醉死亡概率的50倍。

當然,我不會跟小夥子講這樣的數據,對於過度緊張的他來說,十五萬分之一也是一個讓他非常焦慮的數字。就像術前訪視時我們只會跟授權委託人談麻醉風險是一樣的,跟病人談,只會增加病人的恐懼感。我告訴小夥子,麻醉並不是大家想像的「打一針」那樣簡單,我們做的不僅僅是讓病人睡著,更重要的是保證病人安全,讓病人無痛、舒適地醒過來。

儘管國內的麻醉醫生比較短缺,但為安全起見,醫院每個手術間至少配有一名麻醉醫生,甚至大部分三級以上醫院的麻醉科都實行「主治醫師負責制」,即每個手術間的病人由一名主治或者以上職稱的麻醉醫生負責麻醉。所以,不論採用何種麻醉方式,不論病人是清醒的還是睡著了,從病人入手術室開始,都會有一名麻醉醫生守候在他的身邊。

那麼有些病人會好奇了,既然麻醉已經打好了,麻醉醫生在身邊還有什麼用呢?如果你聽說過一句話: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或者你曾經經歷過手術和麻醉,你就會明白,麻醉醫生在身邊才是一顆大大的「定心丸」呢。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病人的生命體征監測,也就是反映病人心跳、呼吸、氧合等情況的指標。這些監測包括心電圖、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等。如果是比較複雜的手術,那麼監測項目會更多,比如說體溫、中心靜脈壓、呼氣末二氧化碳、麻醉深度、肌松監測等等。這些監測能夠反映出麻醉狀態下患者的各項器官功能是否正常,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我們會快速做出分析、判斷並及時處理。比如說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在打上麻醉後突然出現胸悶、噁心、嘔吐的狀況,那麼我們會首先考慮是由低血壓引起的,進而重新測量血壓,加快輸液,並靜脈推注適量的升壓藥物。大家都知道剖宮產手術的麻醉方式是半麻(我們稱椎管內麻醉),術中產婦是清醒的,如果手術過程中產婦訴說自己心口疼、胃疼或者肩膀疼,我們會告訴她這屬於牽拉痛,是正常反應,同時我們會給予適量的鎮靜、鎮痛藥物來處理。

其次,我們術中一直在做的是維持患者的麻醉狀態,滿足手術要求,保證病人手術結束時安全蘇醒。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凡事過猶不及。那麼麻醉也是這樣,不能過深,也不能過淺。怎樣來維持合適的麻醉狀態呢?靠的就是我們麻醉醫生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比如說一個術前合併高血壓的患者術中突然出現血壓升高,那麼我們就要根據手術的進展情況考慮是由什麼因素引起的,是麻醉過淺,鎮痛不足,手術刺激?還是藥物的副作用?只有找到正確的病因,才能做出有效的處理,這裡面處處皆學問。前面我們提到,麻醉不僅僅是讓病人睡著,更重要的是讓病人無痛、安全、舒適的醒過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在麻醉前跟病人良好的溝通,手術結束前把握藥物的停用時機以及充分的術後鎮痛,這也是考驗麻醉醫師能力的重要一面。

當然,我們麻醉醫生的工作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術中輸血指征的判斷,術後鎮痛泵的配置,以及在危急重症病人的搶救中,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穿刺、胸外心臟按壓、電除顫等都是我們的拿手本領。

所以,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哪一天不幸需要做手術和麻醉,請把您的擔憂告訴您我們,並始終相信:麻醉醫生,值得信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眼瞭望 的精彩文章:

TAG:醉眼瞭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