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護國人心靈,必須回到先秦

養護國人心靈,必須回到先秦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子產:鄭國賢相。子西:楚國的令尹。管仲:齊國名相。人也:即此人也。伯氏:齊國的大夫。駢邑:地名,伯氏的采邑。沒齒:直到死時。


有人問子產是怎樣的人。孔子說:「惠民的人啊。」問子西。孔子說:「他呀!他呀!」問管仲。孔子說:「人才啊,他把伯氏駢邑的三百家封戶奪走,使伯氏終生吃粗茶淡飯,但是伯氏直到老死也沒有怨言。」

孔子極其重視為國家、為人民建功立業,所以孔子稱讚子產,稱讚管仲。後世偽儒只重視自己成人、成聖,而不重視民生與國事這一儒家的本質追求。宋儒之「無事袖手談心性,臨難一死報君恩」的迂腐正是導致宋代以後中國一蹶不振的根本原因之一。因為國家意識形態教育淡化,教育追求本末倒置,人才規格自然出了問題——培養的多數是脫離了儒家情懷、士人情結的書獃子,這些人在和平時期不能振興經濟和改善民生,在困難時期不能興利除弊和創新守責,在國難當頭也必然不敢、不能、不會有什麼擔當。養護國人心靈,必須回到先秦,回到孔子,回到原儒。

作者:柳恩銘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語心讀 的精彩文章:

論語心讀·公冶長:「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

TAG:論語心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