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音音老師分享「工筆人物繪畫顏面、五官及手足的用線」等方面的知識及「鬼子母菩薩」作業點評

雷音音老師分享「工筆人物繪畫顏面、五官及手足的用線」等方面的知識及「鬼子母菩薩」作業點評

感恩音音老師!這一期的內容結合同學們存在的相關問題,老師又給大家講解了十分重要的繪畫知識,讓同學們對人物畫中的一些重要常識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彌補了我們度母群這些零基礎學員的繪畫理論方面存在的缺失。讓我們大家都來認真地學習一下吧!

各位師兄,大家晚上好!

我們今晚的作業不多,我想一邊點評作業,一邊和大家分享關於人物繪畫中顏面、五官、手足或者一些線描等方面的知識。

我們先請組長放「鬼子母菩薩」的原圖,大家先看一下。

我們先看一下鬼子母菩薩作業的原圖

一號作業

一號師兄您鬼子母的耳朵是不是染漏了?注意看一下耳朵的顏色和臉部的膚色,相差得有些距離,師兄可別忘了。小童的眉毛畫得有點粗,對眼睛和鼻子形的分析、理解還要加強。

我看你衣服上面的紋飾也開始畫了,我發幾張鬼子母的衣飾圖片供您參考。

因為也有別的同學在畫這張「鬼子母」,我們就順帶講一下一些相關內容,例如眼睛的畫法。

眼睛,是五官體現的重點部位。

要畫好眼睛,首先要了解它的結構。眼睛是一個球體,皮膚覆蓋在球之上,因此眼睛並非薄薄的平面。

其中包括了眼眶骨、眼球、眼輪匝肌、皺眉肌、降眉肌和上、下眼臉、眉毛、睫毛等部分。了解它們的解剖、透視結構等基本知識,然後再進行描繪,就能畫出更完美的畫。

我們接著講一下顏面、五官及手足的用線:

能否畫好人物畫的顏面、五官及手足,是衡量一個人造型功夫的重要標誌!人物的形象的妍媸美醜及神情變化,主要靠對顏面、五官及手足的刻畫來表達。五官是人物傳遞情感、面部表情的主要器官,手足則可體現與面部表情密切關聯的動作表情。所以,畫顏面、五官、手足是第一重要的造型功夫,是人物畫的看家本領。學習工筆畫人物,畫好人物的顏面、五官及手足是重點,應該給予十二分的注意。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用線描刻畫顏面、五官和手足的方法。

眼和眉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物傳神最重要的部分。顧愷之說:「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在這句話里「阿堵」是指眼睛,歷代有成就的畫家都非常重視眼睛的刻畫。

畫眼的關鍵要畫准結構與透視,注意眼球特別是瞳孔的轉折變化。上眼瞼弧度的變化很微妙,畫眼瞼用線不能簡單化,要感覺它是包著眼球的。上眼瞼用線要濃重些,因為它本身有厚度,光線又大多從上方射下來,使之產生陰影,加上較長的眼睫毛,所以在人們的視覺習慣中,上眼瞼線總是感覺深而厚的。但上眼瞼線並不是一條死黑的線,靠內眼角處要畫得略輕些,靠近黑眼球的一段則要畫得濃重些。上眼瞼的外側應由厚重逐漸減薄直至消失,用線應比中段細;上眼瞼線覆蓋在下眼瞼線上,眼梢要畫得稍長一些。下眼瞼較薄,轉折柔和、平緩,眼睫毛稀少而短,所以,畫下眼瞼要處理得虛一些,要用較淡的線。下眼瞼與眼珠交接處,要用細而虛的線若接若離地交代一下,不能用重線將眼珠框死,影響眼睛的靈活性。

眼球為一個玻璃體,大部分被眼瞼覆蓋,畫正面眼睛的眼球,通常用重墨、濃墨勾出一個大半圓的眼珠線,而不要畫成圓形,這是因為眼珠上的上半部分常常被上眼瞼遮蓋著;瞳孔用焦墨點出,點在大半圓的偏上部分。

眼睛的刻畫要與眉毛的刻畫相呼應,俗話說「眉目傳情」,可見眉毛的表情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眉頭的緊張與舒展具有明顯的表情區別。畫眉用遊絲描為好,先從眉頭畫起,用短線實起虛收,自下向上呈放射狀挑出,漸漸向外平斜,緊貼眉弓下緣,線可由短而長。但整個下瞼眉的形狀,要由粗漸細,上瞼眉至眉頭三分之一處緊貼眉弓上緣畫起,虛起虛收,開始極短,漸漸拉長,到眉梢部下彎,要井然有序,走勢明確,整道眉毛內側略直而外側呈弧形。

由於藝術手法的不同,也有人喜歡概括地用一兩筆將眉勾出,特別是畫佛像和古代侍女,這兩種方法各有其妙。一般來說,畫寫實風格的現代人物畫,特別是人物較大的大幅作品,宜用寫實的手法畫眉毛;古典人物畫、小幅畫多用概括的手法畫眉。

男女老幼的眉毛特徵是不一樣的,女性的眉毛細而彎,男性的眉毛剛而直,老年人的眉毛稀疏,兒童的眉毛要清淡,嬰兒的眉毛甚至可以略而不畫。畫眉用筆宜放鬆不可過於拘謹,眉毛畫好了,會使表情更為生動,所謂「眉飛色舞」是也。

鼻子的位置在整個臉部的中央,又是臉部唯一縱向的器官,對造型的影響極大。古代人物畫家將鼻子視為五官之主,《畫論》稱之為「中嶽」,看得出古代畫家對鼻子的重視程度。

我們先說一下側面的鼻子。側面的鼻子,先以細爽、結實的線畫出鼻準,就是鼻樑,往下勾至鼻頭部分,線宜處理得略虛一些,折過來鼻頭底面用線宜實;然後畫鼻孔,注意做到一筆下去,既表現了透視關係又解決了深度,切不可將鼻孔線與鼻準線連在一起;然後再以圓潤的鼻翼線將底孔括住。

正面的鼻子較難畫,除了鼻孔及鼻翼兩側的線,鼻孔較明顯外,其它部分幾乎找不出線條來。畫正面的鼻子,通常用兩筆勾出鼻孔,外側靠鼻翼端用筆宜實,位置略高,內側要虛一些低一些,兩筆不要連在一起;通過向內、向下的行筆趨勢,把鼻頭和鼻中隔暗示出來;也可一筆把兩鼻孔連鼻頭一起勾出來,形狀如打勾的圖,千萬別畫成了打叉的形。(見下圖)

鼻孔兩邊用鼻翼線括住,畫鼻翼需注意下部分向內轉的坡度較大,靠上部分坡度較小些,用線宜柔和不可生硬;正面鼻子一般不畫鼻準,高聳的鼻樑靠渲染去表現。

嘴是五官中活動範圍最大的部分,表情也極為豐富,嘴角微微一動,就蘊含著微妙的表情變化。嘴周圍口輪匝肌的張弛,也會引起嘴周圍肌肉的變化,隨著嘴的張開與緊閉,會形成許多複雜的表情。所以,向來有「眼傳神、嘴表情」的說法,畫家畫人物頭像除了眼睛,在嘴的刻畫上著力最多。

畫正面閉合的嘴,要注意唇中線的起伏變化。唇中線粗細要得當,嘴越緊閉線就越細,中間唇峰部分要略有虛實變化,上唇兩端內線成窩,遠看窩的陰影近似三角形,故嘴角起筆正好用「釘頭鼠尾描」,能表現出嘴角的深度。上嘴唇的輪廓線以兩條弧線勾成,內側靠人中部分線短而坡度陡,外側線長而坡度緩,行筆宜輕,筆跡宜虛。下嘴唇輪廓線可一筆完成,用筆宜實,中段靠近頜唇溝部線應略粗一些,上唇線的長度要長於下唇線。

畫側面閉合的嘴,由人中起筆,由內向外斜出豎下,從人中到上嘴唇的轉折,不要形成銳利的尖鋒,而是形成略帶圓形的鈍角,唇中線、唇峰與唇側要有起伏變化。嘴角的用筆走向要以表情而定,下嘴唇轉入頜唇溝要轉圓、橫行,向外斜出虛收。

耳朵

耳朵是五官中唯一沒表情的器官,所以常被忽視,實際上畫好耳朵也不容易。

畫耳主要抓住耳輪的外形特徵及耳垂的形,耳輪是耳朵轉折最方的部分,而耳垂則是最圓的部分,畫耳輪的內外輪廓線要多用較方直的線,畫出形的轉折;畫耳垂用較圓的線,畫出形的圓厚。耳屏與耳輪是耳朵中最突出的部分,用筆一實一虛,仔細留出二者之間的耳洞即舟狀窩;對耳輪上方的三角窩及耳屏均不宜畫得太實,可以用淡墨輕輕勾出。

畫耳的要點,一是要準確,找出耳的位置及耳朵與眼外角的距離,因為這將決定臉龐的寬窄;同時還要注意因頭的俯視引起耳的透視變化。

顏面的輪廓

顏面的輪廓線決定了人的臉型特徵,有時往往因一條線之差,人物便有了妍媸美醜之分,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面部的結構複雜而微妙,力求畫准。顏面輪廓線用筆宜圓潤,墨色宜清淡,凡是肌膚部分皆如此,通常多用鐵線描。

手是人的第二表情器官,不同的手勢代表了不同的無聲語言。「畫人難畫手」,因為手的結構複雜,又是人體四肢中最活動、透視關係變化最大的部分,很難掌握。畫手關鍵在於,理解手的結構及熟悉運動規律,多寫生、多練習難點,自會迎刃而解。畫手用線總的要求是,細、勁而勻稱,富有彈性。還需要根據人物的年齡、性別、職業等特點,選擇不同的線描。

一般來說,男人的手較粗壯;女人的手較纖細;老人的手較枯瘦、筋骨裸露;兒童的手較圓潤、關節處常形成小肉窩;體力勞動者的手較粗糙;知識分子的手較嬌嫩。畫粗壯的、枯瘦的、粗糙的手,應注意線的起伏、波折、頓挫,宜用挺拔的鐵線描;畫纖細、圓潤、嬌嫩的手,宜用柔韌流暢,頓勢不易過大,以遊絲描為好。女人、兒童的指甲也與男人、老人、勞動者有別,婦女和兒童指甲薄而圓,男士和老人的指甲闊而寬,用線時前者受力後者剛健;畫手的肌腱與皺紋,不可太繁、太實,要學會取捨與概括。

足部結構可分為腳趾、腳背、腳跟和腳踝四部分;足的外形,前側薄平後側圓厚。畫足部用筆規律大致與手部相同,男性、老人足部,用線方折剛健;女性、兒童足部用線柔潤、圓轉。

以上是和師兄們分享了一些顏面、五官及手足的用線一般規律和畫法。

下面繼續點評作業

二號作業

二號師兄的作業整體效果不錯,畫面整體感覺挺清新的。我先發張彩圖給你看一下。

你把小童的衣袍理解為鬼子母的衣袍了,用顏色把它改過來就行。別的繼續分染下去即可。

平時要注意加強一下線條的練習;同時,也要把背景的雲層分染出來。

三號作業

三號師兄的作業,是沒綳到板子上面畫的是吧?畫面感覺有點皺,也出現了漏礬的現象。

三號師兄鬼子母的神韻表現得挺好的;背景的雲層表現得薄了一些,可以繼續分染一下,把層次和厚重感染出來,畫面會更好。

師兄注意一下小童的眼睛處理得有點簡單了,我為什麼要和大家分享顏面五官這一塊呢?因為畫到人物每個人都會涉及到。您看一下是不是您處理小童的眼睛有點簡單了?您對照一下。

各位師兄在畫人物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下。希望今晚和大家分享「顏面五官及手足的用線」這一塊的知識,能對大家的繪畫有所幫助。

感恩大家的陪伴!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妙生 守靜 窗外有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度母日記 的精彩文章:

雷音音老師略講中國畫的色彩材料、性能與用色特點
看得見的進步——彩鉛3組楊文斌老師素描作業點評並答疑

TAG:度母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