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縣西巷的前世今生
在泉城路以北,大明湖以南,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轄區內有這樣一條老街,它曾貫通老濟南的南北,曾被《老殘遊記》稱讚過「家家泉水」。這裡至今尚存有濟南城區內最大的明代關帝廟,濟南城區內最完整的清末四合院,這裡的中央泉、九華樓、太和碑等,無一不滲透著老濟南的風韻……
縣西巷地下的珍寶
「到了濟南,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更覺得有趣。」這是清末作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對濟南的描述。
這「家家泉水」的地方,指的正是在泉城路以南,大明湖以北,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轄區內的縣西巷。這條老街雖然長不足千米,但在歷史上,曾是貫通老濟南南北交通的最快通道,也是唯一的通道。
縣西巷舊貌 牛國棟/ 圖
500多年前,明德王大興土木修建德王府時,其邊界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後宰,西至芙蓉街,東與舊曆城縣署隔路相對。縣署王府間的那條南北路於是被時人稱為縣西巷。縣西巷街巷往複深幽,曲水潺潺串流於小巷民居之間,有夾道綠蔭、別緻亭台、高牆府衙、威嚴教堂。清代鄭板橋曾在此留下「三櫞茅屋,兩道小橋,幾株垂柳」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縣西巷老街舊景
縣西巷地下水資源極為豐富,與黑虎泉一脈相連。歷經時代變遷,雖然有不少泉眼已被佔壓和填埋,但至今尚保留了15眼彌足珍貴的泉井,多數終年不涸。
赫赫有名的中央泉位於縣西巷2號。是散落在居民家中的市井泉,它石質井沿古樸小巧,泉井一側的牆石上,有泉碑歷歷可見,據說是院主人舒卿氏黃士泰於宣統三年所刻。縣西巷40號的院中泉井被附近居民親切地稱為「尺子泉」,是頗有名氣的地下水位「監測儀」,只要該泉水面漲到井壁上的特定青磚位置,濟南四大泉群就到了全部噴涌的時間。
縣西巷是青石板路,多的是無名泉水,下大雨時陰溝裡面的水盛滿了,就從石板縫裡冒出水來,像趵突泉一樣,水流的很快,路面上很少有積水。另一大特色是家家戶戶四合院里都有小井,有的井裡面還養上小魚,井不深,彎腰就可以掬到。
老濟南民俗建築群變遷史
縣西巷一帶的民居既不同於芙蓉街一帶的商業區民居,也與原高都司巷、寬厚所街等處的豪華民居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三進院落不多,門樓規格相對較小,估計舊時以平民住戶居多。正因如此,它是老濟南民居中的一種代表類型。
縣西巷還保存了多處宗教場所,關帝廟被視為城市的財神廟,創建於宋代;萬壽宮原為道觀,清代改為江西會館,曾是濟南十大會館之首;福慧禪林相傳始於唐朝,基本保存完好的琉璃瓦透露出昔日的富麗堂皇;靠近大明湖的鐘樓台基是原鐘樓寺的一部分,樓上巨鍾金朝鑄造,被稱為「齊魯第一鍾」;在縣西巷曾發現了北朝精美的菩薩立像、宋代地宮及唐代開元寺遺址等宗教遺迹,最近又發現了刻有「飛天」圖案的唐代經幢。
「九轉大腸」與老濟南
最早的「醫藥廣告」
談起名吃,魯菜中響噹噹的代表菜譜「九轉大腸」便起源於縣西巷的九華樓,《中國名菜譜》里記載的小吃「細饊子」起源於這裡的鐘興和,清代著名的中藥店太和閣亦坐落於此。
清光緒初年,濟南府「九華樓」酒店生意格外紅火,據說是掌勺大師傅烹制出一道絕活菜肴,引來了眾多回頭客。他一改豬下貨不上大席的傳統,將豬大腸用全料煮熟焯過,後炸,再燒,出勺入鍋反覆多次,直到燒煨至熟。這道菜入口滑潤,兼有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端上餐桌後客人們讚不絕口,席間一文人贈其名為「九轉大腸」,意為廚師技藝高超和製做此菜工序複雜,五味俱全。歷經百年風雨,今天佇立於縣西巷與後宰門街交界口的九華樓僅剩下一座單樓,九轉大腸卻已然是魯菜中響噹噹的代表菜譜。
與九華樓相對的,當年曾是清代濟南府著名的中藥店太和閣。有關太和閣廣泛流傳著一個故事,乾隆年間,店老闆去外地購葯返家途中過河時,恰遇到山洪暴發,就在危急時刻,恍惚中像是有神人相助,不覺中渡過大河,性命貨物均無損失。回到家後,僥倖撿回性命的他發下樂善好施的誓言,每逢初一十五半價售葯,沒想到此舉讓太和閣聲名遠揚。今天,昔日的太和閣早已不知去向,但記載太和閣經營之道的太和碑卻依然砌在原址一房屋牆體內。這塊刻於乾隆四十八年的石碑堪稱老濟南現存最早的「醫藥廣告」。